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范围,既包括留学回国的人才,也包括在外留学人员。在其成立20年的不断努力与开拓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度重视留学人才工作,留学人员从中得到了大量发展机会,同时,各类留学人才也极大地促进了国家自然科学研究的开展。充分发挥海外人才的重要作用为贯彻“人才强国”和“用好两种智力资源”的政策,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和留学人员为国服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于1992年8月设立了以资助留学人员短期回国工作讲学为目的的专项基金,1998年设立了海外青年合作研究基金、港澳青年合作研究基金,鼓励和支持海外留学人员以讲学、合作…  相似文献   

2.
羊城 《神州学人》2000,(5):15-15
人事部《2000年人事工作要点》对今年的留学工作作出部署: 努力做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为国服务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一批掌握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留学人员和海外优秀专家回国工作或服务;加快留学人员高科技创业园区建设,促进留学人员回国开发、转化科研成果;加大回国留学人员开展科研经费资助力度,择优支持留学人员回国交流考察;建成并开通人事部“中国留学人才信息网”,充实网上内容,为海外留学人员回国或为国服务创造条件。 《要点》同时提出,要结合“西部人才资源开发计划”,组织海外留学人才围绕西…  相似文献   

3.
对提高国家公派留学效益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工作中,只有实行“精选精派”,重视派出单位的推选作用,进一步加强留学人员的在外管理,切实保证留学人员履行回国义务,努力改善留学回国人员工作软环境,才能有效地吸引贸学人员回国服务和为国服务,提高国家公派留学的效益,使留学基金真正起到为国家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中央“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工作方针,教育部于1996年设立了“春晖计划”,资助在外优秀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为促进国内经济、教育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越来越多已在国外高校任教的留学人员愿意利用其学术休假期回国内高校从事讲学和研究,并得到了国内高校的积极支持。为了推动高校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鼓励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教育部决定设立“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 “春晖计划”海外留学人才学术休假回国工作项目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  相似文献   

5.
鼓励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工作或服务,是留学教育的政策目标;吸引他们回国任职或挂职,是应对人才流动全球化趋势的策略之一。在实施中,要完善政策措施,科学管理,落实待遇,充分调动回国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粤港澳大湾区在吸引国际化人才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吸引留学人才的政策创新方面也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与留学人员回流大潮涌起的背景下,加大力度吸引留学人才,促进其在大湾区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应有之义。本文概述了留学人员回国大潮的总体情况,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留学人才的优势和集聚留学人才的相关政策措施,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吸引留学人才面临的挑战,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应建立更加灵活的引才机制、更好承接“出国留学-回国发展”良性人才流动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留学工作的发展,留学人员情况的变化,如何适应新时期新形势,做好当前的留学工作,是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面临的新问题。芝加哥总领馆教育组结合邓小平在25年前关于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讲话,认真讨论研究,在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他们认为只有充分认清形势,紧紧围绕“为留学人员服务”这一核心,拽紧“服务”这根绳,才能在鼓励广大留学人员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同时,做好优秀留学人员为国、回国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8.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留学人员丁作和博士后工作.中央确立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提出了“拓宽留学渠道 ,吸引人才回国,支持创新创业,鼓励为国服务”的新要求。截至2007年底,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31.97万人。截至2008年6月,全国已设立179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相似文献   

9.
“九五”上海留学工作的目标和措施黄耀文上海“九五”期间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工作总的思路是: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和在加大“回国服务”工作力度的同时鼓励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的方针,围绕上海跨世纪发展战略目标,以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报效祖国为核...  相似文献   

10.
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15年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家财 《神州学人》2005,(12):36-37
基本情况 1990年1月17日,中共中央有关部门给国家教委下发了关于留学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热情做好学成回国人员的安置工作,为他们回国后的工作和生活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制定特殊的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拔尖人才回国服务。国家教委可在每年留学人员总经费中安排20%的经费用于做好留学人员回国的安置工  相似文献   

11.
赴俄罗斯高校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实习不同于普通高校,其与中俄合作办学的主要目标、为推动中俄经济贸易发展提供充足的俄语人才资源、全球化经济发展带来的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都有着紧密联系,应重视中俄合作办学中国留学生毕业实习面临的问题,积极引导其实习,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12.
李灵革  赵文远 《天中学刊》2003,18(6):99-101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优秀的海外留学生成为共产党和国民党双方争夺的对象。新中国的欣欣向荣局面吸引了海外留学生的目光,但西方各国对海外留学生的回国百般刁难,设置层层障碍。我国政府展开各种办法.通过设立民间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各地建立留学生的专门机构以及外交上的种种周旋,争取了大批留学生回国。归国海外留学生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袁世凯在清末力主废除科举,倡导留学,选派和资助学生出国留学,重用归国之士,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留学热潮的出现及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女性留学与发展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女性留学始于鸦片战争后,由美国传教士带出、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医学院的金雅妹是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民国初年留学政策的修正,使女性留学从个案发展成为政府认可的社会现象,推动了国内女学的发展;女性留学归国后的职业选择与留学专业密切相关,师范教育、文学艺术、医学等是主要门类,择业地域则大都选择在沿海和发达的城市。民国时期,女性留学正处在提倡新学的时代,女性留学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起来,它更是进步与时尚的社会新现象。留学女性的“出”与“归”不仅是对人们固有的传统观念“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挑战,而且是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贡献。女性留学及其归国后形成的女性职业群体,对中国妇女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并构成了民国时期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与晚清海军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行新式海军教育是近代军事变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为适应制器、练兵和加强海防建设的需要,晚清海军教育以兴办水师学堂为先,首开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先河。自19世纪80年代起,军事留学生陆续学成归国。作为早期比较系统地学习西学技艺的新型人才,其中一部分人与晚清海军教育多有联系,或投身海军教育,出任海军学堂教习、总办等职务,个别的还亲自创办海军学堂,或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完善了近代海军教育的思想理念。留学生群体由此在晚清的海军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培养了一大批新式人才,促进了晚清海军教育的近代化。但由于留学生群体主观因素、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在当时沉闷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氛围的影响下,晚清海军教育仍存在着诸如从事海军教育的留学生师资较少、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目的过分偏重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国留学的各类学生人数不断增长,进入21世纪以后,更是呈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社会形成一股强劲的潮流。导致留学潮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教育消费心理等等。留学潮给中国乃至世界带来巨大深远的社会和经济影响。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强劲的增长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延续,根据最近四年的增长速度预测,2013年出国留学人数将突破45万人。社会各方应理性看待与应对居民的留学热情并予以积极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rise of educational mobilities worldwide, students’ experiences of educational sojourn, especially that of the Chinese Mainland students, have come under greater research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Amongst diverse kinds of Chinese students/scholars abroad, this paper focuses on a type that finds themselves in a unique country under equally unique circumstances: Chinese students studying at pre- and undergraduate levels in Singapore under Singapore’s government-sponsored “foreign talent” scholarship schemes. Based on an ethnographic study conducted over a 16-month period in China and Singapor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overview account of these Chinese student-scholars’ sociocultural experiences in Singapore under three headings: (1) privilege—how Singapore’s “foreign talent” policy endows considerable privileges, opportunities, but also responsibilities on these Chinese students; (2) prejudice—how and why these PRC “foreign talents” encounter certain local discourses of discrimination and exclusion; and (3) predicament—how they sometimes experience complex and conflicted feelings about being made Singapore’s “foreign talent.”  相似文献   

18.
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亚伯拉罕·林肯海外留学委员会”近期推出美国学生海外留学的国家发展规划,旨在切实增加美高校学生海外留学人数,促使学生更加熟悉其他国家的文化,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满足反恐、经贸等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美国高等教育界已经认识到海外留学应当成为本科生教育的一个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An adaptive conjoint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the study abroad preferences of a sample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stud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rip location, cost, and time spent abroad are the three most important determinants of student preference for different study abroad trip scenarios. The analysis also uncovered four different study abroad need-based segments. In order to increase study abroad participation rat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universities determine which of these segments they want to target, and then develop a set of study abroad offerings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custom designed to address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each targeted segment. Recommendations on how to market to each segment are provided.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地处抗战前沿的河南对留学工作仍旧十分重视。对留学生的考选及派遣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也及时派出了一批留学生。日军占领河南后,大部分地区沦陷,当地经济受到重创,教育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一时期,河南的公费留学呈现出人数不稳定、经费短缺以及注重实科等特点。但毕竟在战争中坚持了下来,为河南留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