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亲属之间的性禁忌是人类古老的禁忌之一,中国古代这方面的禁忌更为严格,不但包括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包括亲属的配偶在内。亲属之间的性行为被认为是乱人伦的禽兽之行,我国古代法律对这种行为处罚极重。通过分析古代法律对"亲属相奸"加重处罚的具体原因,揭示出我国古代亲属间有着严格的性禁忌观念、注重"男女有别"的家内伦理以及对家族伦理秩序的严格维持。  相似文献   

2.
亲属关系形成后,在法律上会发生一定的效力。西夏社会中存在着因亲属推恩而减免的荫庇制度、因亲属株连而被刑的连坐制度、对亲属刑事犯罪予以隐匿的容隐制度及亲属相杀、相卖、相奸、相盗等亲属互犯的处罚制度。同时,西夏社会中存在着鲜明的亲属关系的拟制。  相似文献   

3.
史书书奸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当时社会的一种映照。奸罪作为违反法律和伦常的非婚姻两性关系,自法律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法律和伦理的双重制约。自晚周以来,近亲相奸一直是法律严厉制裁的对象,常人和奸亦为法律和礼制所不容。但学界流行一种观点,认为在某个时期,存在非禁锢期或事实上的奸罪非罪,这种观点的偏颇不仅在于放大了史书书奸现象,而且并非所有的私通都可归入奸罪。法律制裁的只是和人妻和奸的行为,加之和奸的隐蔽性,对于和奸当事人很难都制之于法,从而容易导致奸罪非罪的假象。  相似文献   

4.
论亲属法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法律行为又称为身份法律行为,是指对于亲属的身份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产生法律后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亲属法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是种属关系,亲属法律行为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下属概念。实施亲属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亲属行为能力。亲属行为能力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行为人具备一般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行为人具备亲属行为能力的特殊要件。亲属法律行为一般要进行登记,得到国家承认,才产生该亲属法律行为的法律效果。  相似文献   

5.
出租运输和货物承运本身具有正当业务行为的一面,具有中立性质;根据中立的帮助行为理论,考虑到业务自由与法益保护之间的平衡,即便运输行为符合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或形式上符合运输型犯罪的正犯的构成要件,通常也不应作为犯罪处罚.出租车司机明知乘客杀人的犯罪意图仍将其载至犯罪现场的,只要不存在事前犯罪计划制定阶段的意思沟通.行驶过程中也没有融入正犯的犯罪计划,就不宜科处司机帮助犯的刑事责任.即便承运人知道所承运的系伪劣商品,承运人也不承担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帮助犯的刑事责任.按照传统帮助犯的构成要件作出的大量司法解释因为完全无视运输行为的中立性质,其合理性大可质疑.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广东高考中,全省有4名考生因作弊被处罚。他们使用的作弊设备几乎是间谍级的:笔芯摄像头、豆粒耳机。广东的情况不是个例,近年来,这样的新闻不时见诸媒体。有的学生接受了处罚,而有的觉得处罚太重向法院提出诉讼。专家认为,作弊行为屡禁不止,是因处罚太轻了,比如多数只取消考生成绩而已。你怎么认为?  相似文献   

7.
在民法上,“货币所有与占有相一致”是一项通行不悖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会自动在刑法领域取得天然的正当性。刑法并非隶从于民法或其他部门法的附属品,而更应该具备独立风格与品质。货币可以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不仅占有他人遗忘或埋藏的货币而拒不归还的行为能够成立侵占罪,而且代为保管他人货币不予归还的行为也属侵占,因该行为具备实质处罚性故而对其也应以侵占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8.
诉讼欺诈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由于行为本身带有的复杂性和性质的特殊性,加之我国现行刑法对其也无明文规定,导致司法实践中对此类行为的定性和处罚结果差异甚大,刑法理论界也存在颇多争议。对于诉讼欺诈行为,在目前刑法尚未作出专门评价的情形下,宜按诈骗罪定罪处罚。又因诉讼欺诈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独特性,以诈骗罪论处不足以全面和准确评价之,我国刑法应单独设立“诉讼欺诈罪”。  相似文献   

9.
批评之箭     
我批评你是为了你好,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史金诺经由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久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其不论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的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卡  相似文献   

10.
对于亲属词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是汉语语义学研究的需要,也是词汇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的需要。笔者将近二十年的汉语亲属词的研究情况予以总结。汉语亲属词概念结构的组织维度至少有四个:亲属的亲密程度、姻亲,非姻亲、辈分和对象性别。汉语亲属词的分类既受亲属词的特性影响,也受知识和经验影响,同时还受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11.
王鹏飞 《班主任》2004,(1):36-37
闻名遐尔的心理学家史金诺经动物试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久力也更长久;因坏行为而受到处罚的动物,不论学习速度或持久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的学习行为上也有同样的结果."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拿起表扬的武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等提法永远闪烁着育人光芒.  相似文献   

12.
刑法中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可界分为普通非刑罚处罚方法、特殊非刑罚处罚方法、人民法院适用的非刑罚处罚方法和行政机关适用的非刑罚处罚方法。普通非刑罚处罚方法存在功能缺陷,为弥补功能缺陷,应完善其体系,增加普通非刑罚处罚方法种类。教育矫正是特殊非刑罚处罚方法应有的功能,现有的特殊非刑罚处罚方法种类稀少,难以有效发挥教育矫正功能,应当增加其种类;特殊非刑罚处罚方法在适用对象、适用原则上均有不足,需要完善。行政机关适用非刑罚处罚方法有悖法理,应将行政机关适用的部分非刑罚处罚方法植移入人民法院适用的非刑罚处罚方法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3.
完善我国亲属扶养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属扶养制度历来都是有关亲属立法的重要内容。扶养制度既具有法律性叉具有道德性的二重性决定了立法对扶养制度的界定,不仅仅局限于禁止、制裁、处罚手段,更多的还应是一种倡导、鼓励、预防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转化型犯罪的处罚原则,抢夺转化型抢劫犯罪因行为人主客观表现的变化导致其行为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主客观方面已经超出了抢夺罪的犯罪构成,而符合抢劫罪的构成条件,法律规定以较重的犯罪定罪处罚,是为了表明法律对该行为在出现特定情况时更为严厉的否定性评价,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预备犯的罚责根据在于其行为的实行性。然而,在罪刑法定与责任主义的限制下,形式预备犯因不具有构成个罪的类型化描述而根本性地缺失实行行为性,对其处罚显然有违犯罪的构成规则。在依分则规定处罚实质预备犯的同时,对已达到刑事规制界限并实质可罚的、临界于"着手"的形式预备犯进行处罚的可行性解释路径,在于将其拟制为具有高度类质性的实行行为,并由此满足刑事政策对具有严重法益威胁行为处罚的要求,消弭预备犯处罚根据的理论纠葛。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亲属用自己的合法财产帮助犯罪人退还违法所得的现象;但是,由于这种现象没有相关法律的系统规范,在实际操作中伤害了亲属的善良感情也对执法机关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从亲属帮助罪犯退赔财产行为的立法现状、执法现状及该行为的性质来看,我国有必要建立"亲属在刑法上帮助退赔财产"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恒信德律评估珠海中富收购关联方B.P.I的少数股东权益为例,可以分析在非公平关联交易中资产评估机构的策略选择。短期内,在关联交易中,评估机构与大股东之间将因利益博弈而合谋。因此,证监会加大对于评估机构抽查力度,加强对于评估机构违法行为的处罚,是规范评估机构在关联交易中定价行为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鸳鸯被>的故事从表面看只是婚姻纠葛这样的民事纠纷,但该纠纷却从头至尾都与刑事案件纠缠在一起.本故事包含有一起真正的刑事案件--张瑞卿骗奸(强奸)案.这起骗奸案在承袭冒名顶替骗奸情节的同时,却完全改写了此类故事的内涵:冒名顶替骗奸者张瑞卿获得了婚姻和伦理的支持,被冒名的刘员外却受到了惩罚.张瑞卿骗奸的表面逻辑是为了保证女性的性只能被一个男人所拥有,但更深层次的骗奸逻辑在于作者时其骗奸行为的内涵作了颠倒黑白的道德评定.这种创作逻辑的实质是元杂剧中随处可见的文人特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叶亚杰 《天中学刊》2009,24(4):46-49
只有在具有不得不使用刑罚进行处罚的法益侵害或者威胁的时候,才可以将行为人的行为作为犯罪,动用刑罚手段进行制裁,这是刑法谦抑原则的本质体现.谦抑原则要求在司法实践中把一些行为进行非犯罪化、非刑罚化、轻刑化处理.  相似文献   

20.
缘坐,是中国古代因一人犯罪而株连其亲属和家属的制度,是一种基于家族血缘关系而产生连带责任的刑罚制度。缘坐主要适用于谋反、谋叛、大逆不道等危害皇权的重大犯罪。因家族中有父兄犯罪,祖母、母亲、妻子、女儿、姊妹也要受到株连,特别是出嫁女即要受到父亲家族的缘坐,还要受到丈夫家族的缘坐,是"一人之身,内外受辟"。对妇女缘坐的刑罚有弃市(死刑)、没官(收为官奴婢)、给功臣家为奴、流三千里等。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妇女缘坐范围有逐步缩小、处罚逐步减轻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