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神、人地位及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秦统一前,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神性至尊、神人互补到天人相分的历史发展过程。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思想的转变中,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窥见先秦唯物主义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先秦诸子多涉足于天人思想研究,庄子在其中卓然不群。老子哲学乃是社会政治学说,庄子哲学则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墨子的“天”是宗教,庄子的“天”则是哲学;庄子哲学较之孔孟之道,接近于自然哲学,孟子的天人合一以道德为基础;庄子和荀子的天人思想都从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出发,分别沿着天、人向两极延伸,互相对立,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3.
不论是中国的“天人合一”还是西方的“天人相分”,都没有处理好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天人合一”一味强调人类必须顺从自然,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事事,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精神;而“天人相分”则一味强调以人为中心,征服自然,虽然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吸取两者之精华而摒弃其糟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引起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中西方传统的自然观具有截然不同的内涵和发展过程."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各有其可取和缺陷处,而"天人和谐"自然观取二者之长,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西方传统哲学一直走的是主客二分的道路,天人相分,而海德格尔反转了这一路径,从“此在”中引出了人与世界互含统一不可分的理论,即主张天人合一.而要天人本真的合一,又必须先人是人,即人脱离其首先的常人状态,去本真的存在,这一过程海德格尔又是通过“向死存在”最终完成的.也正在此意义上,海德格尔的哲学,特别是“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东方的哲学有了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6.
在对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看法上 ,历来都有“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之争。其实 ,“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都是中国文化核心精神的一体两面 ,没有它们的矛盾互动 ,就不会有中国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的今天。本文以为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两种文化精神都较全面而典型地贯彻在《诗经》中了。作为前者的体现是全民性的本真日常自然 ,其中 ,浸润并沉淀着中国文化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科学精神 ,而作为后者的体现则是平民的自然 ,以及由平民的自然所孕育生成的《诗经》的艺术表现方式——赋、比、兴 ,其中 ,浸润并沉淀着中国文化亲和自然、回归自然的伦理情怀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围绕“无人关系”产生了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天人合一”的天命神权观和“天人相分”的朴素唯物主义观。实际上这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展开的斗争。本文从先秦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出发,就“天人关系”之争的哲学意义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荀子从人出发,把天当作人理解自身的对象性存在物和超越自身的中介物,形成了以分为前提,以合为归宿的天人哲学,既肯定天人相分,主张天和人在各自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又主张天人合一,认为礼义道德的超越性使天人之间建立了形而上的联系,饱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自然美学观受制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华民族与西文民族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正是这不同的文化传统,特别是哲学传统,造成了中西自然美学观的差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一种和谐的统一的亲密关系。中国三大哲学学派:儒家、道家、佛教禅宗,都讲“天人合一”,但侧重点不同。儒家讲“天人合一”,是从政治、伦理的立场出发的。孔子说“知天命”、“天生德于予”,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都企图将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能力归之于“天”,他们的“天”就是伦理道德规范的形而上学化。后来的董仲舒附会阴阳五行说,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和天人感应系统,让政治秩序和自然规  相似文献   

10.
荀子从人出发,把天当作人理解自身的对象性存在物和超越自身的中介物,形成了以分为前提,以合为归宿的天人哲学,既肯定天人相分,主张天和人在各自的范围内发生作用;又主张天人合一,认为礼义道德的超越性使天人之间建立了形而上的联系,饱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论断是不能成立的,但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可以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将人类文明划分为"天人合一"文明、"天人相分"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天人和谐"文明就是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既是一种文明形态又是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一、从对自然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念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西方文化则是“天人相分”,而中华文化是“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受海岛狭小范围的限制,为了生存,为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常常是独立地面对自然,搏击大海,从而养成了求新、求变、好奇好动的民族性格和天人相分的自然观。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凡与神均一分为二,界线分明,强调二元的并存与对立。而在平原农耕气氛中生长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3.
韩愈的天人感应观虽然属于“天人合一“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但由于其坚持“天人相乖“和“祸善福淫“的基本观点,从而既与主流的“福善祸淫“的天人感应观不同,又与传统的“天人相分“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不同,在中国天人感应观乃至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史上都可谓独树一帜.而且,他的这种独特的理论对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哲学和西方哲学因生存环境、社会状况、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缉的差异,形成了两种显然不同的今性。中国传统哲学以天人合一为主导,西方哲学以天人相分为前提。由于这一根本的出发点不同,便造成了一系列不同的特征。因为讲冘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以人生哲学为核心,以道德和艺术为精神,以直觉和领悟为方法,充满诗意境界,突出致善致美的价值功能。因为注重天人相分,西方哲学以本体论和认识论为基本内容,以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带有科学精神和宗教幻想,充满理性色彩,以求真求知为主旨。 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属于封闭性的大陆型农业文化形态,地值温带,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广大农民“靠天吃饭”,对大自然有亲近、依赖之感。这种状况孕育出的哲学从一开始就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所谓“顺乎天而应乎人”。老子主张,“道法自然”,天地人三者一以贯通,人生追求的目的不是认识和征服自然,而是泛爱万物。因此中国哲学富有人情味,赋予万物以情,寻求人与自然的沟通。庄子写《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孟子更认为:  相似文献   

15.
言语交际活动反映出文化差异,而民族文化成因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因此一个重视均衡、对称、含蓄,另一个则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心态与审美理想。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不断调整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6.
天人关系是荀子和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天人关系是荀子庄子哲学的重要的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言语交际活动反映出文化差异,而民族文化成因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因此一个重视均衡、对称、含蓄,另一个则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审美心态与审美理想.在言语交际活动中,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不断调整在异质文化碰撞中的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9.
浅析荀子和庄子"天人相分"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关系是荀子和庄子哲学的重要内容,荀子和庄子都以天人相分为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最终都实现了天人合一.但由于其对天和人理解的理论视角的不同,导致了其对天人相分思想认识的截然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其对天人合一实现的途径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意境与天人合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合一”(主客合一 ) ,“意境”便来自于中国古代艺术对“天人合一”的深切体认 ,是“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产物。但古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却未能总结意境理论。今人主导性的思维方式是“天人相分”(主客相分 ) ,从这种基本立场出发也不适宜寻找和总结“意境”的本意 ,其追寻的结果是对“意境”的肢解。因此造成对意境理论的解析始终不能令人满意。对意境理论的总结 ,需要有理论的自觉 ,还需要有对“主客二分”的超越 ,进入到更高一级的“天人合一”,才是最适宜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