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材第2l页指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突出地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这表明《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但是,有一些学生提出:“既然《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那么它也具有进步性。”  相似文献   

2.
过去 ,史学界一直认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农民战争的最高理想 ,闪耀着政治平等、经济平等、男女平等的民主思想。作者联系太平天国实际政策 ,认为《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是一切财产公有和一切生活资料平均供给的圣库制原则 ,这套办法将小生产方式理想化 ,完全取消商品经济的发展 ,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在近代历史上已经丧失理想的光芒  相似文献   

3.
一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同年秋冬间颁布了一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1860年又重刻刊行。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是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和基本物质生活问题。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的同时,太平天国还颁布了另一个文件《百姓条例》,规定“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即实行土地国有。在《天朝田亩制度》中规定,土地按产量高低分为九等,然后把这  相似文献   

4.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尽管先后作为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出现,但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的太平天国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正处于蓬勃发展之势。《资政新篇》是1...  相似文献   

5.
邹汉源 《考试周刊》2007,(17):96-97
文学界对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主流评价为“空想”,意为根本无法实现。事实情况是:《天朝田亩制度》是可行的,但《天朝田亩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实行的是以其为方向和最终目标的过渡性纲领。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节有两幅图片(如上),分别是“《天朝田亩制度》书影”和“田凭”。图片中的纪年方式很特别,“《天朝田亩制度》书影”中的时间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田凭”中的时间是“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壬戌拾贰年”。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在此作一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问:怎样理解《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答:《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于建都天京之后不久刻印成书,公之于世。内容包括土地制度、圣库制度、司法制度等等,而其中心内容则为解决广大农民所最关心的土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  相似文献   

8.
虽然《天朝田亩制度》集中反映了农民的反封建思想,但太平天国自始至终实行的仍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这是由太平军的小农意识决定的。  相似文献   

9.
在太平天国的文献资料中,《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份值得重视的材料,它规定了太平天国诸多的政策和制度,其中有土地制度、诉讼制度、重农抑商政策等等。对《天朝田亩制度》作出公允的评价无疑是有利于公正地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笔者通过对《天朝田亩制度》的研究,发现《天朝田亩制度》自身与现实存在着矛盾之处。现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思索或对某些观点的朴苴提出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巨片《太平天国》即将上映之际,回顾这场伟大的农民革命战争,它给后人提供的历史经验既丰富又深刻;它以殷红的鲜血给后人留下了不少刻骨铭心的教训.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势力同封建主义交相为恶,使本来就尖锐的国内阶级矛盾迅速激化,汇集成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革命洪流.太平军高举义旗,从广西一隅出发,所向披靡,迅速席卷大半个中国,仅用两年又两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同清王朝相对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并维持了十四年.它建立和实行了一系列完整的制度和政策,是历史上历次农民起义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1853年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把历代农民起义“平均”、“平等”的要求系统化和制度化.1859年洪  相似文献   

11.
1948年7月,以新华社信箱的名义发表的《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将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定论为“农业社会主义”.自此后,《天朝四亩制度》就一直被认为是“农业社会主义”或“农业空想社会主义”.近年来,学术界又有一些同志对此阐发论述.刘其发同志在《光明日报》的“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史讲座”中指出:“近代中国社会主义的最早形态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农业社会主义.它的实践就是太平军中实行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它的理论表现就是《天朝四亩制度》……《制度》不仅反映了农民的民主要求,也反映了农民的社会主义要求.”①有的同志甚至称历代农民起义是“农业社会主义”的实践.②笔者认为,《天朝四亩制度》是“农业社会主义”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有些问题值得讨  相似文献   

12.
引论中华民族第一章太平天国革命教学目的要求: 一、了解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及其胜利发展的原因。二、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与历史作用。三、了解太平天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天朝田亩制度》、(以下简称《田亩制》)被认为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性质.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杨荣国的《简明中国哲学史》、任继愈主编的《中国哲学史简编》以及王永康在《略论洪秀全的民主主义革命思想》中都持此种意见.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认为《田亩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千百年来农民阶级要求的平均平等思想的纲领化,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在讲授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它应是重点阐述的问题之一.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对这一纲领所包含的内容,不易正确、深刻地理解,因此它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之一。讲授《天朝田亩制度》首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其一,应注意避免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觉,即《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主要就是平分土地.诚然平分土地是《天朝田亩制度》的核心内容,但这一纲领性的文件内除平分土地之外,还谈到了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如理想社会的基本原则、社会组织、产品分配办法、国库制度、乡官制度、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以及一些其他的社会、政治、经济、文教的规定等等。实际上,《天朝田亩制度》是以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新的土地制度为核心  相似文献   

15.
我组在给初中二年级讲授“太平天国的土地制度和外交政策”一节时,举行了一次观摩教学。课后觉得有些体会,现在我们把这节课的备课和讲授做一简略介绍。课前我们研究了这节课的教学目的和重点,认为教学目的必须订得具体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才能使课堂教学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确定的教学目的是:在具体讲解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的基础上使同学掌握:(1)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是中国农民阶级要求推翻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空前伟大的土地纲领,它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从而加深学生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革命,是在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所发生的是伟大的一次农民革命。由于所处时代的特点决定,这次革命不同于以前的历次农民起义,是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序幕性质的农民革命。它不仅提出了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并且,在它所解放的区域内,曾试图按着自己的愿望去解决城市工商业问题。在早期,太平天国根据“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  相似文献   

17.
一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的前期和后期,曾颁布过两件重要文书:《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改新篇》。这是内容显然不同的两个具体施政纲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洪仁玕撰写《资政新篇》的动机和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关于革命性質的問题展开了不同意見的爭論,一种意見認为太平天国革命是“單純农民战爭”;另一种意見則認为是“資产阶级性的农民革命”持“單純农民战爭”論的同志們認为:太平天国革命和以往历史上任何农民战爭一样,是没有先进阶級的領导,农民在这場革命中是唯一的力量;它們所提出的綱領——天朝田亩制度虽然体現了农民反封建的革命要求,但它所标榜的平均主义的方案,却在实質上是反动的;革命的組織形式也没有改变历来所采用的宗教迷信手段、政治上封建保守的色彩很濃。因此这些同志們認为太平天国革命仍然不超出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虽然披着宗教外衣,但它是一次农民阶级的革命。中国农民阶级的理想和愿望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得到了比较完备的表现,也通过《资政新篇》预示了中国社会由小农业向大工业迈进的前景。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乡官制度论略——兼论《天朝田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的乡官制度以《天朝田亩制度》为法理依据。乡官组成的复杂性决定了斗争的残酷性、艰巨性。政治、经济、军事、文教是乡官的四大基本职能。乡官制是军、政合一的制度,是区别于以往农民战争的一个极富特色之处。对乡官制的研究,使“《天朝田亩制度》颁于1853年冬”之成说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