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传统民居风格独特,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世界建筑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从北京的四合院到南方的天井民居,从西北窑洞到西南的干阑式住宅,无不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所积累的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它们不仅为人们遮风避雨,也默默的传递着古老的文化。  相似文献   

2.
董强  周恺 《百科知识》2013,(8):60-62,66,68
"欲识金银器,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自古人文渊薮、富庶繁华的徽州,不仅人才竞踊、文化昌盛,其独特的建筑艺术亦享誉华夏,尤以民居建筑堪称精粹。徽州村落的选址多遵循中国传统风水观,在群山环绕、山明水秀的皖南,绘制出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卷。承袭千年的徽州民居徽州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与祠堂、牌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多处中国传统民居的审美文化特征,分析了中国传统民居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依据。论述了中国传统民居发展形成的独特建筑装饰艺术形式。指出了中国传统民居装饰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与现代人们住宅观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现代出现的别墅项目,在民国以前,多以传统民居为主。从目前保留下来的民居看,富人住的房子,大多都是精品,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体现了强烈的地域特色。但是,在鸦片战争前后,即在很多地方变成殖民地以后,殖民文化带来的欧美原版别墅建筑的植入,曾经一度改变了中国别墅的类型,并且逐渐成为有钱人住宅形式的主流。传统的民居逐渐被淘汰,留下来的大多是文物,很少再有达官贵人喜欢传统意殳的民居。  相似文献   

5.
李东红 《今日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李东红 《金秋科苑》2009,(15):180-180,171
其传统民居具有既遵循传统形式又兼具地域特色的双性特点。本文通过对其建筑格局、空间组织、造型与装饰等方面的分析,剖析了王家大院在严谨的等级规范制度中寻求变通和创造自我形象的精神实质,从而体现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具有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厚度,探讨和揭示了传统建筑价值对于当今建筑研究的意义。山西民居的建筑装饰是古代历史文化,艺术与科学的载体,具有历史文化的,艺术的,科学的价值。是中国传统美学中极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对民居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山西民居的独特风格是受北方高原气候、自然地理、村落聚积构成和中国传统理论等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川西传统民居多为木质门窗,做法颇为讲究,装饰感极强,是川西传统民居文化乃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标志与符号之一。本文仅从装饰的工艺技法、题材及其体现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对其门窗装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材料中木材作为一种基本主材,木材在我国历经千百年经久不衰,木材作为一种绿色建材越来越符合现代建筑要求。从木结构全生命周期中计算木结构在加工过程中碳排放量,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确定了装配式木结构民居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并对装配式木结构民居生命周期从原材料开采、运输、工厂加工、运输到现场装配、使用到拆除处置各阶段的碳排放进行列清单分析,明确低碳装配式木结构民居建筑的含义,提出了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放的评价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在日本的一次学术报告会上,刘加平的报告刚一作完,一位日本学者突然站起身来:"你知道青木志郎吗?你知道宫野秋彦吗?他们都对中国窑洞进行过长期研究.你要研究什么呢?"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加平的回答简单直接:"日本学者研究的是窑洞的‘昨天'和‘今天',我要研究的是窑洞的‘明天'。"日本人从猎奇的角度.对窑洞建筑的历史演变、性能发表了大量研究论文,但作为中国建筑学者,刘加平更关注的是居住在窑洞中的4000万中国农民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住上安全、舒适又不失传统特色的新型生态民居。20多年间.刘加平的脚步从陕北到云南,从西藏到汶川,对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生态民居建筑进行着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首先总结中国传统民居的哲学思想和生态精神的基础,然后以北京为例,针对目前都市居住环境的现状,期望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街、巷、院的关系以及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精华之处,为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空间肌理的城市探索和尝试性提出人居环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首先总结中国传统民居的哲学思想和生态精神的基础,然后以北京为例,针对目前都市居住环境的现状,期望从中国传统居住环境街、巷、院的关系以及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等精华之处。为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和传统空间肌理的城市探索和尝试性提出人居环境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50年,我国的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项到全面、从局部构件到整体结构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最近20多年,加固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其应用对象已从开始阶段的单层的破旧民居扩展到建设工程中的各类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西北地域性民居建筑特色鲜明。数千年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各族人民摸索出了一套最有效的利用资源、最经济的进行建设的适宜性技术,建造出了各种类型的民居建筑。了解和借鉴传统民居建筑所采用适宜性技术,传承先人的生态智慧,达到适应环境、保护生态的目标,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使西北民居建设得以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析湖北合院式民居院落空间结构—咸宁刘家桥老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柳 《科教文汇》2008,(12):191-191
传统合院式民居在中国分布极广,通常都是通过“院落空间”这个建筑的核心来组合住宅建筑。由于院落空间弹性、可变性,使院落式民居的形态多样并具有广泛适应性。它们不但有效地利用环境,还融入了中国传统人文思想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15.
《科技风》2021,(6)
我国地震灾害的发生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对靠前,属于地震多发的国家,而且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占比较大。从有关地震灾害损失调查报告中发现,发生地震灾害时,对农村民居的破坏较大,这主要是因为农村民居的建设缺乏抗震设防,从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农村民居的抗震工程建设需要得到重视,通过对农村民居建设合理的改进,提高民居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地域性传统民居的保护和设计亟需更科学、理性的依据.本文基于SPSS对浙西传统民居院落空间的尺度开展定量分析,通过田野调查、统计分析、类比归纳等手段,从庭占比、庭院长宽比、建筑设计长宽比3个方面,面向传统民居院落空间设计提出合理尺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河套地区的室内设计,往往盲目复制现代经济发达地区的设计符号,丧失了鲜活的地域性。河套文化是游牧文化与黄河文化融合的产物,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上数次大移民,尤其是清末民初晋、陕二地向河套地区移民,开发了河套地区的农耕文化,河套民居随之从蒙古包为主逐步迁移到以晋、陕特色民居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室内设计风格。继承、发扬传统室内设计风格,可使河套地区的的室内设计继续保持自己的特色,在当代室内设计领域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8.
宏村独出机杼的艺术布局、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观念以及其特有的徽派建筑特征,是我国民居艺术的典范,它体现了聚居村落对当地地理、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尊重。本文从经典的民居艺术出发,探讨其艺术价值对当代居住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游记的形式,通过对新疆民居的考察、选取了几个较有特色的民居进行介绍、分析了新疆民居的建筑形式特征和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20.
高娟 《科教文汇》2008,(23):259-259
本文以游记的形式,通过对新疆民居的考察、选取了几个较有特色的民居进行介绍、分析了新疆民居的建筑形式特征和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