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师”,是人们或社会对从事教育工作的一种称呼,或是表明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种公开的社会身份。据《辞源》载,“老师”一词,最早见于《史记.荀卿传》:“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年老资深的学。金元好问有诗曰:“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这里的“老师”是指教授学生  相似文献   

2.
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中国”一词。《诗经·大雅·民劳》中写道:“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我国古代,“国”字的含义是“城”或“邦”,意思是先爱护京都的百姓,进而安抚四方。从这里不难看出,“中国”即“中央之城”或“中央之邦”,“中国”这个词专指帝王所在的国都。周代文献中,“中国”一词有五种含义:一指京师,即首都;二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三指中原地区;四指国内、内地;五指华夏或汉族居住的地区和建立的国家。作为指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  相似文献   

3.
课本第 3 3页《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示意图》图例四为“国民党侵占的解放区”。在这里用“侵占”一词 ,我以为是不妥当的。什么是“侵占” ?《现代汉语词典》说 :“用侵略手段占有别国的领土。”这里的“侵略”一词 ,又是什么意思呢 ?《现代汉语词典》说 :“指一个国家 (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 )侵犯别国的领土、主权 ,掠夺并奴役别国的人民。”所以 ,“侵占”一词是用在两个国家之间发生的事情上 ,是指一个国家用武力强占另一个国家的领土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用。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中 ,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开辟的抗日根据地与…  相似文献   

4.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的小康指“安养”、“休息”。其实,我们现在所指的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当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成相篇》是荀卿的晚年作品,写于春申君黄歇已死(公元前二三八年)之后,他本人废居兰陵的时期.他以当时流行于民间的通俗的文学形式,概括地总结了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和主张.就《成相篇》的思想内容说,可以说这是荀卿政治思想的一个纲领.清人郝懿行说过:荀卿“本图依托春申,行其所学;迨春申亡而兰陵归,知道不行,发愤著书,其旨归意趣尽在《成相》一篇,而托之瞽蒙之词以避患也”(见王先谦《荀子集解》“考证上”).这个评语是有根据的.因此,从荀卿这篇晚年所写的带有总  相似文献   

6.
“先生”一词最早见于西周至春秋年间。《诗经·大雅》中的《生民》说:“诞弥厥月,先生如达。”这里的“先生”是始生的意思,即现在所说的“头生”。《论语》也有“有酒食,先生馔”的记载。这里的“先生”,指父兄长辈。稍后,在《孟子》中有:“先生为何出此言也?”这里面指的“先生”又有了  相似文献   

7.
荀卿,赵人。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李斯尝为弟子,已而相秦。——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相似文献   

8.
《汉书·艺文志》著录赋家作品,总分为“赋”与“杂赋”两类,其中“赋”类又分三种,即屈原之属、陆贾之属和荀卿之属。此三种之分,前人很少谈及,直至清末民初,章炳麟、刘师培始作明确论说,甚为学界推重。其实章、刘之说并不符合文学创作的实际情况,也有悖历史事实。通过对《汉书·艺文志》义例及有关赋作著录本身的悉心考察,结合汉代赋体创作的众多史料,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汉书·艺文志》“赋”类三种是按品分类编次的,屈原之属为上品,陆贾之属为中品,荀卿之属为下品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上,荀卿的《赋篇》是第一个以“赋”名篇的作品。在我国古代,很早就有人把荀卿与屈原一同列为辞赋的创始之祖。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大儒孙卿(即荀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意思是说,荀卿与屈原都是最早“作赋以风”的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谈到荀卿的《赋篇》时,曾说;“曰  相似文献   

10.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写到这样的情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读到这里,有同学认为其中的“万岁”是指秦王。这是误解。其实,战国以前,人们喊“万岁”,仅是表示开心或祝贺的一种习惯用语。早在《诗经》中就有“万寿无疆”的诗句,是用于民间的祝颂之词,可看作是“万岁”的“远祖”。后来的先秦历史散文《战国策》中提到  相似文献   

11.
荀子     
司马迁在《史记·孟荀列传》里曾经说荀卿对于亡国乱君的浊世之政痛心疾首,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这里所说的“序列著数万言”即是指的荀卿的名世著作《荀子》。我们现在能够看到的《荀子》有三十二篇,是唐朝杨根据汉朝刘向整理版本编定而成的。《荀子》是一部深邃的思想著作,对于中国历史影响深远。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到了汉代,人们为了避汉宣帝刘询讳,改为孙卿。荀子是战国末期赵国人。他喜欢儒术,曾经两次游学于当时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册有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名篇《赤壁赋》 ,课文中有几个注释或不正确 ,或解释较为含糊不明确 ,现分别简单分析如下 :一、几个不正确的注释1.“举酒属客”中的“属”。课文注为“属 ,通‘嘱’ ,这里指劝人饮酒”。“属”有解释为“通‘嘱’”的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属”。《辞海》里也有“通‘嘱’”这一义项 ,但解释为“托付 ,请托”。同时 ,《辞海》里又有“倾注 ,引申为劝酒”这一义项 ,并引用“举酒属客”为证。徐中玉先生主编的《大学语文》(华…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生活用语中 ,挫折一词是指挫败、阻挠、失意的意思。在中国古代 ,挫折一词最初用以说明兵家战争中失利的意思。如《后汉书》上有“北地营保 ,安乐观望。今遍域或全 ,虏兵挫折”的说法。在《管子》一书中则有“兵挫而地削”的说法。这里 ,挫指失败 ,折指折断 ,挫折一词常与挫败、挫伤等通用。在心理学中 ,挫折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所要达到的目标受到阻碍 ,因无法克服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与情绪  相似文献   

14.
贵 1998年第12期登了施茂枝老师的文章《是“这里”还是“那里”》。文章认为:《少年闰土》一文中,闰土说的“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这两句中的“这里”一词是作者的笔误,应该改为“那  相似文献   

15.
一“兵要”一词最早见著于史籍的是《左传》,闵公二年“偏躬无慝,兵要远灾。”在《三国志·魏·王粲传附陈琳》中亦有:“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这里“兵要”一词是指兵权而言。《荀子·议兵》:“王曰:‘请问兵要?’  相似文献   

16.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苏教版)第十三课《早》里写道:“我忽然明白了清香的来源:是蜡梅花。”文中还有多处出现“蜡梅”这个词。当我上这课时,在黑板上板书“腊梅”这个词时,学生们立即向我指出:“老师,您写错了,课本上是虫字旁的蜡。”于是,我向学生解释:“腊梅是一种植物,它冬季开花,腊指农历十二月,符合这个意思。而且文章开头交代去参观三味书屋的时间正是在酿雪的天气里,应该是腊梅。”课后,我把这一问题提出与其他老师探讨,有的老师与我的看法一致,而有的老师则认为应该以课本为准,理由是与教材配套的一些教案及参…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18.
高三《思想政治》教材中有一些概念 ,在教材的不同地方和不同的语境中往往有多种或多层含义。这种情况给我们阅读理解教材和分析解答政治问题带来一定困难。在此 ,笔者试对这类概念作一简要的归纳和分析 ,供大家参考。1 经济 经济一词是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根据高三《思想政治》的一些具体论述 ,可以把经济的含义归纳为以下五种 ,或者说经济有五种常见的用法 :其一指生产力。经济最基础的含义就是生产力。如教材中经常出现的“发展经济”或“经济发展” ,这里主要是指“发展生产力”或者“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指经济基础或者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9.
古代希腊是历史之乡,“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就诞生在这里。在古希腊,“历史”一词起源于动词historein,意为事件证据的蒐集以及知识与真理的搜求等,并不是指故事的讲述。后因词义的演变,才有了讲述故事之类的意思。而今,“历史”一词有三种含义:其一,指事物(包括人类社会和  相似文献   

20.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第八课,选李煜词《虞美人》一首。课本为其中“朱颜”一词作注云:“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笔者以为,此解实在牵强,有悖词脉词旨。其理由如下:一、查《古代汉语词典》(陈复华主编,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朱颜”一词的解释是:“青春红润的面容。泛指女子的容貌”。“红颜”一词的解释是:“①年轻人红润的颜色。②指青年时代。③喻女子艳丽的容貌。④指美女。”苏轼《纵笔三首》诗之一:“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词:“闲时又来镜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