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省以构建城市群作为实现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江苏省13个地级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估,以综合实力较强的先发城市作为引领城市群发展的核心城市,测算其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范围与强度,确定城市群的辐射区域边界和强度。据此得出以下结论:江苏省城市群集聚于苏南地区,徐州市是苏北唯一的城市增长极;核心城市对被辐射城市的经济辐射范围与核心城市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经济辐射强度与两城市间的距离密切相关;江苏省城市群的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实力呈现出“小集聚、大分散”的空间分布状态。因此,江苏省在构建多层次、跨省市的城市群时,核心城市既要增强“内在实力”,也要发展“外在带动力”;被辐射的城市应依靠自身产业特点和地理位置,找准在江苏产业分工中承担的角色和价值链位置。  相似文献   

2.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自身的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晋城市作为煤炭资源型城市,在不断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应加快新兴产业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把经济转型作为当前城市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现代物流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作为资源枯竭城市,通过对已经积累的资源进行SWOT分析,认为把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选项是可行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促进淮北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制定相应政策,创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4.
新乡市作为豫北重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伴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为避免千城一面,新乡市旅游发展应采取避强定位策略,依据自身优势将城市打造成以"休闲"为特色的豫北名城,与周边旅游城市进行差异化旅游竞争。文章基于比较优势视角从交通区位、资源优势、与省会联动以及打破旅游发展瓶颈等方面论证了新乡将"休闲"作为旅游发展定位的可行性,并从重视产业发展、加强硬件建设、创造休闲环境以及打造休闲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城市休闲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通过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地方高校资源的深入研究,找到二者作用合力,积极探究地方高校促进城市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推动城市文化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6.
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服务需求上升是通过服务供给创造来实现的,推动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合理逻辑是“供给优先”,实现城市服务业超前发展。中国城市服务业创造的突破口应是创新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服务业,再造传统服务业。其保障是重视“质”与“规范”,核心是不断创新,基础是各产业均衡发展并再造城市服务业的层级结构。以服务业发展带动中心城市发展,以工业和相关服务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许是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7.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文化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日渐重要,成为许多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门类,有自身的特殊性,其开发模式与一般的文化产业应有不同侧重。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应避免过度市场化,探索生态化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后,纽约市的郊区化已经形成规模,中心城区的城市问题得到了缓解,并使整个纽约地区的经济发展加速,但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比如中心城区的"产业空洞化"、经济衰退现象等,这迫使纽约市中心城区启动"旧城复兴"的战略来重振经济,这是其郊区化中最大的教训所在。因此,在郊区与中心城区的博弈中,保证两者的同时快速发展是对我国一个重要的启示。我国在面对郊区化过程时,应提前做好后工业城市建设产业布局的转型准备,针对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在聚集效应削弱后,中心城区应实施重点产业发展战略,努力改善投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建立新的聚集增长点,吸引人才与企业资源回流,利用自然、教育资源,走"知识型"增长道路。  相似文献   

9.
青岛市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惟一伙伴城市,其城市旅游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在分析奥运对城市旅游的推动作用基础上,对青岛市应如何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全面提升城市旅游形象和旅游产业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动漫产业在全球迅猛发展,中国动漫产业也蓄势待发,各大城市奋力抢夺发展动漫产业的制高点。在动漫产业这样一个朝阳产业中,国内的竞争已经显现,国内众多城市都希望在动漫产业发展中获得竞争优势。将动漫产业作为厦门创意产业的突破点和重点发展,是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禀赋,从而有效地实现产业竞争力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
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将给开封的复兴和发展带千载难逢的机会,重新确定开封城市的发展战略将决定开封能否再次辉煌。本文从郑汴一体化给开封带来的发展机遇入手,认为面对新的机遇,开封应恢复大宋古都,展现宋都古韵,打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建造国际文化旅游之都;恢复水城风景,营造人居环境,建设休闲开封;增强支撑作用,借势共同发展,树立工业强市理念。  相似文献   

12.
我国持续不断的工业化和目前正在实施的城市化战略,导致了在条件相对优越的地方城市群的出现。我国中部地区,也正在形成以郑州为核心的中原城市群。该区域处于陇兰经济带的中间部位,东邻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西接广袤的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辐射范围较大,具备城市群发展的一系列条件。中原城市群发展首选应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统一协调,统筹规划,培养增长极,调整区划,实现中心城市跨区域扩张,增强产业牵引功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城市休闲文化是城市的基本特点之一,体现城市个性,张扬人文品格。休闲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孕育,不同的休闲文化对城市的发展意义不同,不仅体现在物质形态,更深入地体现在城市的精神层面。开封的休闲文化是中原休闲文化的代表,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休闲文化对开封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开封素有"北方水城"美誉。开封市近年来规划实施的"宋都水系工程",着力打造生态旅游"水上长廊",构建城市"蓝色文化链",为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的整合开发和"大旅游"机制的最终形成提供了难得机遇和便利条件。本文基于"宋都水系工程"事件的实施背景和意义,SWOT分析了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的治理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开封文物型旅游景区有效治理的适宜模式,接着分析了整合开发模式的优势和风险,最后提出了相应的保障举措。  相似文献   

15.
开封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驰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充分利用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资源建立博物馆群体,是促进开封旅游业发展最实际、最具可行性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就郑汴新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出郑州、开封、郑汴新区应该通过一体化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超级大城市.从文化底蕴、历史内涵和国内外认可度,城市名称应定名为开封.文章还就城市安全,即消除黄河水患威胁提出开挖第二黄河,以利防洪、灌溉、水运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衡量近十年来河南省入境旅游发展状况,以及各地市间入境旅游发展差异,本文运用Theil指数评价了2000年———2011年期间河南省入境旅游区域发展状况,分析了空间发展分异演变轨迹,结论为:河南省入境旅游从2000年以来,各市间差异虽然在逐渐缩小,但各地市间差异数TP值仍然很大,市间差异显著;总体差异表现在区间差异TWR和区域内部差异TBR都比较明显,区域内部差异略高于区间差异;从区域内部差异TWR值来看,其他地市区域内部差异贡献率较低,中原城市群地带内差异贡献率较高,且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焦作和开封四个城市,且由于新乡、漯河、济源、许昌和平顶山的入境旅游发展落后,中原城市群作为整体的强势实力没有得到体现。可见,在近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入境旅游差距较大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善,中原城市群在入境旅游发展方面所发挥的引领、带动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8.
历史时期濒水城市水灾问题初探--以北宋开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宋的开封是一个典型的濒水城市。本以开封为例,透过大量的历史材料,对历史上濒水城市水灾的基本特征、发生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做了初步分析,揭示了历史时期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并提出只有将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的结合,城市才能更健康地发展,从而对当代濒水城市水灾问题的进一步解决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开封市的汽车销售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是.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开封市的汽车销售人员整体较年轻,学历‘以大专为主,且大多数人所学专业与汽车销售不对口,开封市汽车销售人才急缺。对此可通过在高校增设汽车销售专业、加大对在职汽车销售人员的培训、加大汽车销售从业资格的监管等措施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未来的一大发展方向。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显著,方兴未艾,前景广阔。开封在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进程中,做大做精做强文化旅游产业至关重要。其主要实现路径包括:科学规划,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做精、做强文化旅游项目;培育龙头,做精、做亮文化旅游品牌;突出特色,做活、做靓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做全、做特文化旅游产业链条;注重创意,做优、做奇城市旅游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