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学之道——刘献君教育论丛》(以下简称《大学之道》),汇集了作者刘献君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三十余年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这三十年间,刘献君教授大体上每十年侧重于一个主题,主要在中国教育研究的三个领域影响突显:第一个十年开展大学德育研究;第二个十年推进文化素质教育研究;第三个十年开辟和发展中国院校研究。  相似文献   

2.
中外大学的办学使命在演化过程中创造性继承,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点.中国古代的"大学之道"注重人文科学的研究和人格的修养,现代大学的办学目的主要体现为一种实用工具,也导致"双一流"大学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了系统性偏差.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要增强办学使命的"独特性"和人才培养的"内生性",通过建构起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激活大学发展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3.
文化责任是一个国家、民族或群体、个体对其自身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当然责任,古今中外的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无不贯穿着文化传承与创新这一主线。在高深学问、人才培养和引领社会等方面立足于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终极追求;以大学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提升大学的文化扬弃水平和文化创新能力,是大学文化责任的路径选择;既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又坚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实现"体用互构",是大学文化责任的价值取向;既着眼于上焉者的文化之"道",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又立足于下焉者的文化之"器",重视文化发展的应用实践,践行"道器并重",是大学文化责任的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之问"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无法回避的一道艰深命题。破解这道难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融通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高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大学是学生专业发展方向确立的关键期,前者是后者的基础。高中与大学如何能更好融通,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呢?"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清华论坛上,北京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抛出议题。"清华论坛"是北京市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研究分会"走进大学"的首场活动。论坛上,清华大学校长、教授和北京市知名高中校的校长们,围绕高中与大学如何联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各抒己见,提出了一些融通之道。  相似文献   

5.
求之于势:研究型大学的个性发展之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个性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求之于势”是研究型大学的个性发展之道。从宏观上看大学要求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之势,求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之势来发展个性。就大学自身来说,应当求高原造峰的学科建设之势、求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之势和求服务社会的科技创新之势来发展个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的主题为"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传承大学精神、强化人才培养",围绕这一主题,会议开设了四个研讨专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大学文化与战略;高校科学管理;大学治理。这些议题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响应,形成了70余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积极探索了高等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改革提出了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熊庆来担任云南大学校长期间治校状况的梳理,在五个方面总结了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状况,即:"为有国家用之才"的育人之道,"独立自主,效率优先"的管理之道,"立足本省,面向西南"的服务之道,"学习国内先进大学"的开放之道,"尊师爱生,提携后进"的和谐之道。总结、论述他的办学思想与实践,应该对当今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理念贯穿中国高等教育历史发展的过程,是古代高等教育的纲领.成均、私学、太学、书院可分别代表古代大学发展的四个阶段,"大学之道"理念蕴涵在其中的每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陈宝生关于"四个回归"讲话的核心是"回归大学之道"。回归大学之道即按教育规律办大学,不忘办大学的根本宗旨与首要目标。这既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迫切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发展与高校自身发展的强烈要求,更是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必由之路。回归大学之道主要是实现三个"回归",即回归大学全面育人之道,回归学生自主学习之道与回归教师安心从教之道。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大学之道的探讨受到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大学制度的双重影响,从而形成了两个认识误区:教化之道与管理之道,忽视了教育对象——大学生的主体诉求。而在以知识经济与网络传播为特征的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大众化、普及化,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空前提升,学习之道成为新时期大学之道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持续推进,出现高等教育质喜量下滑、大学精神失格、教育功利化等问题,高校学术和人才培养受到严重挑战。书院作为古代教育的一种制度,其教学组织、学术传统等独具特色,所蕴涵的“大学之道”、恪守的学术精神、凝聚的制度张力为现代大学提供了可贵的思想资源与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2.
正在高等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均不同程度地背离了传统的办学模式,走上了一条高等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互动的道路。实用主义、国家主义、科学主义、平等主义等世俗化、官僚化的办学理念严重地冲击了以追求本真教育、自由教育、精英教育为使命的经典大学理想,致使学界强烈呼吁回归大学之道。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十几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大学的数量和在校生规模突飞猛进地增长,一跃成为高等教育大国。与发达国家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国内高水平大学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其主要举措有:注重战略管理规划,突出办学优势与特色;坚持内涵发展,注重办学效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加强文化建设,发挥引领作用;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提升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历时性研究可以透视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SSCI(2006-2012年)的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大学教育》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状态,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该刊载文所研究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该刊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5.
要办好开放大学,必须改革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模式。通过调查研究,揭示粤西开放大学教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探究促进粤西开放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管理方略: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管理理念;关心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校长要注重提升管理艺术;关注教师的需要更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辟由个体向群体推进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提升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实现开放大学的建设目标破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彭金金 《文教资料》2012,(12):140-141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为主体的高等教育机构,然而却在日益急功近利的社会文化大环境的影响下呈现出诸多弊病。追本溯源,书院作为我国大学的重要源头,其"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师重道"的核心价值、"兼容并蓄"的学术风气及"独立自主"的治学原则,为我们探究大学之道提供了丰富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祥柽  卢亚楠 《文教资料》2011,(20):146-148
进入21世纪以来,通过制定战略规划来指导学校发展,成为我国大学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生存发展空间的普遍选择。大学战略规划也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作者对近年来国内大学战略规划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大学战略规划研究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8.
在对大学的诸多隐喻中,"象牙塔"、"服务站"和"有机体"这三种隐喻最具代表性,分别蕴涵了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观、政治论高等教育哲学观和存在主义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教育哲学理念;大学隐喻的流变是不同时期的大学精神内涵、存在价值以及发展脉络的重要表征,是不同时期人们对大学认知方式以及价值判断取向的客观反映,是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实践修正的产物。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将体现如下特征:高等教育理念发展的多元化与整合、高等教育政策制定的阶段性和特色化、高等学校发展的异质化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20.
台湾“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实施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台湾高等教育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但教育经费没有随学生人数的增加而同步增长,且导致大学生平均素质降低,高校还存在着"重研究、轻教学"的倾向。因而,从2005年起,台湾实施了旨在提升大学教学质量的"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大学重视教学,引导大学在教学制度层面做整体的调整及改善以提升教学质量,并通过竞争性的奖励机制,促进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发展岛内教学卓越大学之典范。这一计划的实施,启示我们: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大投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