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隐含条件是指题目已知信息中没有明显呈现,但对解题的进行起到关键作用的信息.隐含条件可能已经包含在题目之中,但没有明显呈现,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也可能不包含在题目之中,但可以通过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或者根据与题目相关的条件、结论进行深入探究后发现其存在于相关的数学概念、定理、方法之中.在日常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的易错题往往是具有一定的隐含条件的  相似文献   

2.
图形信息题是指将几何图形作为信息的载体的一类数学问题,这类问题常将某些已知条件,特别是数量关系条件隐含在题目的附图中,解决此类问题,必须认真仔细地去观察图形,正确地从图形中提取信息,找出数量关系.如果忽视了图形所提供的信息,就无法从图形中找到解题的条件,会感到无从下手,现举几例介绍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所谓信息给予题,指的是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伸或定义新的内容,给出课本上未叙述过的知识,提供一定容量的新信息,要求学生依据新信息进行解答的题目.这类问题面孔新,叙述新颖抽象.下面举例谈谈数学信息给予题的几种常见类型.  相似文献   

4.
所谓隐含信息,是指在数学题目中不是以显露的形式给出,而是有待于人们去挖掘、捕捉的重要信息.它对于解题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题目隐含信息领悟、挖掘的多少.下面专门探讨隐含信息的各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数学式子的结构特点及其所隐含的数学信息往往蕴含着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等差中项法就是根据题目的题设条件(或隐含)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刘明 《教学与管理》2012,(11):46-47
一、数学插图及其作用数学插图,是指穿插在数学习题中并能为题目提供背景信息或文字内容的图片,具有解释、表征、组织等作用。它为我们的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是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幅数学插图都体现了编者的精心安排,它或将知识融于故事之中,或将抽象化于形象之中,或将方法聚于演示之中,或将思维散于  相似文献   

7.
何谓“问题”?问题是指主体想做某件事,但又不能立刻知道做这件事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的情境。所谓“提出问题”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针对学习或研究的对象,自主认识并提出我需要达到什么目标(结果)?已有条件是什么?困难(障碍)是什么?并清晰、准确的用数学语言把它表示出来的一种行为或能力。通过学习使初中生接触和初步掌握观察、探究、质疑、反思、归纳、数学实验等基本思想和方法,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思维的层次。  相似文献   

8.
解决数学问题,需要解题信息.解题信息,可以是语言信息、符号信息,也可以是图形信息,它蕴含在题目的条件、结论及图形中,有的轻易即可获取,有的复杂隐蔽不易察觉.要想获得全面的信息,关键在于认真审题.除了要搞清已知、结论、题目的性质、所属类型外,特别要对关键的词、特殊的形式、特定的关系、直观的图形等,仔细观察,认真推敲,不可轻易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因为这往往是某些重要信息的来源.获取了解题信息后,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公式产生过程、概念与性质、题目的隐含条件、结构形式、条件和结论关系、隐含数学思想、提示等方面挖掘解题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公式产生过程、概念与性质、题目的隐含条件、结构形式、条件和结论关系、隐含数学思想、提示等方面挖掘解题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数学交流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可以分为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两种过程:内部交流是指大脑对外部信息进行分解、转化、取真的一个数学思维过程;外部交流是指主客体问的信息传递。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应培养学生会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数学活动,并力求数学语言的精炼、严密和准确。  相似文献   

12.
数学题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或明显给出的固有条件.它有待于解题者从题意、数式、图形或与之相关的知识中去挖掘.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如果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不仅能避免出现错误,而且能使一些看上去无法解决的问题得到顺利解决.  相似文献   

13.
泽碧啦 《西藏教育》2010,(12):34-35
数学解题思维策略,是指解决数学问题时所采取的总体思路。它是数学思想和观点在解决数学问题是时思维决策的选择。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面对问题时,通过观察弄清问题,抓住题目的特征进行广泛的联想.检索信息和回忆已储存的信息,因此思维策略是一种宏观的指导。大体上,我们可以把解数学题的一般思维策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公式产生过程、概念与性质、题目的隐含条件、结构形式、条件和结论关系、隐含数学思想、提示等方面挖掘解题信息,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数学题(简称题)是指数学上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或解决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潘晓鸡 《成才之路》2011,(26):87-87
有些数学问题,从常规的方法入手,往往比较烦琐,但若注意捕捉题目中的各种信息,构造一个数列、一个方程、一个函数或一个复数等,便可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弃繁就简,获得简捷、明快、精巧的解答。  相似文献   

17.
数学中的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没有直接给出来,但从定义、实际意义等出发又必须满足的条件.初中数学中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有三角形三边关系的隐含条件、分式和分式方程中分母不能为0的隐含条件和二次问题中的隐含条件等.  相似文献   

18.
所谓信息迁移题,是指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陌生的数学情景,或定义一个概念,或规定一种运算,或给出一个规则,通过阅读相关信息,根据题目引入新内容进行解答的一类新题型。由于信息迁移题背景新颖,构思巧妙,而且能有效的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能,所以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因此,加强对这种题型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现以部分中考题为例,说明其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数学言语是运用数学语言的过程或产物,是个体根据其所掌握的数学语言知识产生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行为.数学言语是个体借助数学语言接收、加工、传递数学信息的动态过程,是了解数学语言和运用数学语言表达思想、进行思维的动态过程.数学言语能力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时运用  相似文献   

20.
开放性试题是指题目所给的条件不充分或所得结果不唯一这类试题.这类题目有助于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全面考虑问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数学上的"排列组合法"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