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世纪教育呼唤新型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寿光市教育委员会张文南1999年,我随山东教育考察团到美国访问。在一所小学,我问校长:“您认为,一所学校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什么?”那位校长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说:“最大的因素不是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不是课程,也不是教法,而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这话有些出乎我的意外。回国后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体会到那位校长的话是多么正确。我们可以设想,一个没有感情投入、只是按照职业规则来按部就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他可以不打折扣地完成教书任务,但却难以融入学生的情感世界。这样的老师,…  相似文献   

2.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对外窗口,代表着学校的形象,校长是一面旗帜,是教师奋发前进的指路明灯;校长是灵魂,是引领教师成长的精神力量,校长不是普通教师,其“五官”自然要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校长的“五官”长得是否“优秀”和到位,将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声誉,关系到一所学校的聚集力和战斗力,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副校长可以“下岗”了,并不是说让副校长失业,而是说可以取消这一岗位;不是说学校要“破产”了,而是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效率。因为这一职位在现代学校管理中带来很多弊端:1.校长的“尴尬”。副校长和校长一样由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任命,因此,副校长虽然比校长职位低,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帮手,可是他不是由校长任命的,校长对他的制约力有限。如果遇到比较合作的副校长,校长的工作当然是好做的,如果遇到个性太强的副校长,校长的权威就大打折扣,工作中的很多东西无法顺利地贯彻下去。有这样的案例:校长只身到该地任职,他的一些举措得到老师们的一致…  相似文献   

4.
一、中小学校长基本的角色“定位”“校长校长,一校之长。”官本位色彩太浓,不宜滥用。“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虽出于名人之口,但颇有鬼气,焉能苟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个体有存在的价值,变成时髦用语泛化起来,就不见得有什么普遍意义。办好一所学校第一位的不是校长,而是教师。证明一:上海交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课题组分析有9条,按其重要性排序,“名师荟萃”排在第2位,“校长掌舵”排在第5位(第1位是“学科建设”)。证明二: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一流大学的根本标志只有一条,就是师资队伍。证明三…  相似文献   

5.
一、学校预算的制定与执行 我曾听过我所尊敬的校长之一在新学年刚开始的某一天说:“预算和人事工作做完,我看我今年的工作就算完成了吧?” 我非常幼稚地反问道:“你说什么?”说他出言很不慎。然而,后来当我自己开始当校长时,才对那位校长的话的意义有了实际的感受。不言而喻,为  相似文献   

6.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句话意味着,校长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和管理方式对学校各项工作影响极大。陶行知先生说过:“要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要评价它的校长。”特别是在今天,如果校长还是紧护着“官帽”,做一个穷于应付各种事务的“官僚”,那么,他就很难把学校引向正确的方向,很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很难实实在在地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人们常说:“校长不应该是‘官’,但管事又要宽。”校长管事宽,人人都能认同,但这种“宽”又不是陷入事无巨细的事务主义泥潭,而是要做到“学校是我总负责,但学校没有一项具体事情是我负责”。校长管事…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办学方向的掌舵者,教育思想的贯彻者,学校管理的指挥者。要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一个好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所学校在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以后,校长便是决定的因素,而这个“决定的因素”主要是在校长成功治校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为此,本文就校长成功治校问题谈几点自己的思考。一、确立正确的办学思想是校长成功治校的前提条件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首位领导者,他的办学思想直接影响到学校办学具体目标的确立、领导决策的行为,影响到办学策略的选择和办学成果的评价。校长的办学思想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这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办学效益。因  相似文献   

8.
胡顺发 《教师》2008,(13):113-114
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所学校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方法,“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但好校长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实际工作中造就的。总结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我感到,做好一个中小学校长,必须克服“六多六少”,  相似文献   

9.
今天,在某小学进行“每周一校”调研。 某小学原是一所中心小学,撤乡并镇后,随着乡镇建制的撤销,中心小学也随之变成了一所村小。 到了那所学校,校长一把抓住我的手,激动地说:“你是乡镇撤并后到我们学校的最大的官!”  相似文献   

10.
一所学校的办学之道体现了校长的价值追求。在多年的学校管理实践中,我始终将“发展至上”作为自己的追求定位,并坚信“发展”是校长办学的“硬道理”。我是2000年12月到知春里小学任校长的。刚上任,就连受三个“刺激”:一是参加学校团支部组织的欢送老校长的仪式。会上,大家态  相似文献   

11.
略论校长的人格影响力●南京市六合县教师进修学校沙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讲过:“从一定意义上讲,有一个好的校长就会有一所好的学校。”一所好学校绝不是校长一个人干出来的。但可以肯定地说,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个威信高、影响力大的校长。现实生活我们常可见到,有...  相似文献   

12.
前言     
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评价一所学校,先要评价它的校长”。校长的教育思想和管理才能是办好学校的决定性因素。 严格培训是提高校长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南京市的校长培训工作开展几年来,成效是明显的。概括起来可以说是“三、三、五”。首先是在制订规划时,注意坚持“三个为主”:在培训层次上,坚持以岗位  相似文献   

13.
校长对于学校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在《刘彭芝教育文集》中写道:“校长是个领跑人”,河北乐亭第三中学校长杜淑华把校长称为“一校之魂”。这两所学校的发展使我们深刻体会到:学校发展需要有智慧和责任的校长。  相似文献   

14.
在这里,我们可以戏谑地将王校长称为“小事”校长。在我们周围,多的是“大事”校长,少的是“小事”校长。一般来说,作为行政长宫负责制下的校长.是一所学校影响力最大的“人物”。之所以称有些校长为“大事”校长,因为他们认为,校长是管理“大事”的——制订发展规划、发表重要指示、传达上级来文、组织各项迎检,一天到晚,从学期初到学期末,  相似文献   

15.
唐蓉青 《初中生》2008,(11):22-24
有人说:“人和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也不是海角,而是你说的话我听不懂。”这话用来说明普通话的重要性,实在是太贴切不过了。一次,上级领导到一所学校检查工作,学校校长说的是当地方言。校长汇报完毕,上级领导总结道:“你汇报的内容,有15%我没听懂,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导者,是学校的“灵魂”、“神经中枢”,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校长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整体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有人说,要评估一所学校,最好先考察学校的校长。这就要求校长深明任重,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成为理想的校长。  相似文献   

17.
校长,顾名思义,是一个学校的行政最负责人,其在学校范围内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是拥有一定权力的。对一位校长而言,正确地、合理地运用人民给他们的权力,从而把自己的学校组织好、管理好,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工作只靠权力因素付诸实施,对于一个新时期的校长而言是远远不够的。新时期管理人的核心,管理的真谛在于如何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个性,“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也就是说,学校能否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但也决不是简单地发号施令的权力性因素,而是恰到好处地动用非权力因素。这对于管理好一所学校是非常重要的。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管理者,如果把学校比喻成一台机器,校长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在于学校离开自己便无法正常运转,校长只能是以一种润滑剂的方式出现,他的任务是如何使学校这部大机器运转得更加协调、自然,更加富于活力。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老师     
iamhistory 《师道》2002,(4):19-19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学员相当激动地说自己学校的条件如何如何差,校长如何如何不懂得管理学校……听众无不为之动容。坐在下面的我原来没有打算说话的意思,只是越听越不是滋味。冲动之下,我接过话题问:“既然这样,你该怎么办呢?”那位老师一愣,回答说:“我什么也不想干了!再不更新设备,下学期的一些课我们就打算不开了......”  相似文献   

19.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新任校长不仅要做到与领导班子“和”,与教职工“和”,而且十分有必要努力做到与前任校长“和”,这是新校长管理学校成败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这里所讲的“和”并不是从人际关系意义上而言的,主要是指新校长要与前任校长治校在治校方面所采用的正确措施、政策“和”。  相似文献   

20.
要把一所学校办得成绩卓著,有多种因素,严格的说,不能都归功于校长。但一所办得好的学校,必定有一个好校长。因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陶行知语),吴永安同志的办学事迹又一次说明了这个道理。他从校长到党支部书记所走过的每一步,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肥西师范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