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个性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进而影响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青少年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差,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所以,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性格不仅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要求。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主要途径有:树立良好榜样;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引导非正式小团体;促进青少年自我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及合理地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  相似文献   

2.
个性是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主要是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是在一个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春期对青少年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从培养青少年的个性方面讲,加强青春期教育是极其重要的。 一、青春期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初始阶段 人的个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有一个形成和发展过程。从婴幼儿开始到童年期,儿童几乎是不加选择地接受周围环境施加的影响,而且他们也只能被动接受而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他们的兴趣、爱好等具有多  相似文献   

3.
张耀庭 《天中学刊》2013,(6):124-126
在青少年的不良性格研究中,有关青少年性格孤僻的研究并不多。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不良环境、生活压力等都在冲击着年轻的一代,使得青少年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青少年性格孤僻者与日俱增,成了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社会现象。分析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危害及其形成原因,探讨预防、矫正青少年性格孤僻的应对策略,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的研究(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五关于性格发展与教育的研究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个性差异首先是性格差异,由于性格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联系,因此,性格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复杂而难度很大的课题,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中比较薄弱的一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对儿童性格形成的研究,自建国以后长期处于近乎空白状态。自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方面研究才逐渐展开,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儿童性格发展的影响,对独生子女性格特点的研究;对儿童青少年性格特点的比较研究;对儿童青少年性格特征的…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育心理学》指出:“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一代具有现代观念和意识、广博的知识和技能、善于驾驭顺境和逆境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具有良好个性的人。笔者在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中就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个性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一、教师要努力形成教学个性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小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教师的性格特征对学生影响极大。比如一个温和、理解、负责、有较高文化素养、富有…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既有先天的不同素质基础,又有后天环境条件的影响,而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就青少年学生而言,影响他们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对他们进行教育的主要施教者--教师的个性.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只有个性方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相似文献   

7.
目前,青少年身上存在许多不良性格,影响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给整个教育带来极大的障碍。为了从根本上预防青少年不良性格的养成,试图从家庭教育方面探讨青少年不良性格形成的原因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姚秋芬 《考试周刊》2013,(55):152-153
青少年由于其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极易产生心理问题,对其人格的健全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在生物教学中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奉上"心灵鸡汤"是预防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全面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个性及自我追求是青少年群体普遍存在的共同特征。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在自我认识上存在绝对化及突出自我追求而忽视环境与社会整体利益、过分重视权利而轻视义务等误区。从哲学角度解惑释疑,最大限度地给予引导,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进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把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素质教育主要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基础素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所以,素质教育实际是基本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青少年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时期。青少年健康性格是以一定的遗传素质特别是神经类型为前提的,受到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正由于这样,在素质教育指导下,课堂教学就成为学校教育中学生健康个性培养的重要阵地,研究青少年个性发展,特别是探讨青少年健康个性  相似文献   

11.
赫丽娟 《文教资料》2008,(13):88-89
本文分析了我国青少年学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从四个方面简单剖析了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师应针对这些问题,在合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从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薛亚萍 《考试周刊》2013,(48):177-178
网络环境对当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会导致情绪、性格、行为与品德、人际交往诸多方面的心理问题。因此,要积极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开设上网指导课,监督其上网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与社区活动,防范青少年受网毒的侵害,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人的性格千差万别,各有特点。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吗?现代新里学家作了否定的回答:人的性格主要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的性格、教学态度和情感投入对学生的形成也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时代,青少年学生个性意识增强,思想趋于多元化。青少年学生的交流、分享和表达习惯也与以往不同,青少年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对待新媒体,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依赖,导致其心理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应加强对新媒体的认识,优化青少年学生交流、分享新媒体环境,加强新媒体机制建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对待新媒体,为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援助。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时代,经济迅速腾飞,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存在心理问题的青少年比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危机,甚至有自杀倾向,这使整个社会有一种深度的焦虑感.本文结合社会现实,从时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入手,重点透视有自杀倾向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从而提出通过性格塑造、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自杀预防及增加自杀预防内容教育的对策,消除青少年的种种心理困惑,对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予以正确引导,促使青少年保持健康的心理,以有利于其积极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李玉梅 《陕西教育》2005,(12):49-49
国内外许多研究表明离异的家庭是向社会输送精神畸形的重要来源地,父母的离异,会给孩子们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具有强烈的自卑、怨恨、被遗弃等消极情感。二是缺乏生活和学习信心.不喜欢与人交往.具有严重的性格缺陷等。这对孩子们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将带来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孩子个性发展和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学习、事业等。为了使孩子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性格,我们就一定要重视学前教育。本文从学前教育与儿童的关系谈起,就学前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具体分析,以期让广大教师重视学前教育。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的精神个性不仅伴随着他的一生,同时也制约和影响着他的一生。然而,这种精神个性的形成,更多地要到人物的早年经历中去追根溯源。二十岁以前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积累与生命体验已大致规定了后来心理性格的走向轨迹。成人后的一切可能都能够在青少年时代找到潜因,青少年时的种种迹象也不难在成人以后的经历中找到投影。今天,当我们重读郭沫若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性格主要是受学校、社会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中学校教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在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的性格、教学态度和感情投入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也起到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积极心理学的兴起,打破了主流心理学过分关注消极心理现象的局面,使心理学的研究取向从消极转向积极。其中性格优势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性格优势在青少年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幸福感,促进优良表现,而且能预防和缓解青少年心理问题。因此,培养青少年的积极人格特质对其积极成长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