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愉 《广西教育》2005,(1A):64-6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内部心理动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朗读兴趣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前提。低年级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知识积累少,学习经验缺乏,识字很少,语感较差。朗读课文对他们还只是刚起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对朗读产生兴趣,他们就会产生读的愿望;有了愿望,便想去读、肯读、认真读;有了读的动力,朗读的效果当然也就提高,所以要提高朗读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课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朗读指导的看法与建议.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朗读指导首先在于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兴趣的培养需要靠语文老师在每一堂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采取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比如合作读、表演读、分角色读、比赛读等,让学生体验朗读的兴趣,从而爱上朗读.  相似文献   

3.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应如何从小培养低年级学生爱读的习惯和善读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一.兴趣为首;二.基础为脊;三.范读为翼;四.体验为羽。  相似文献   

4.
"听、说、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其中"读"尤为重要,学生通过读感知、理解课文,通过读来表达感悟。可以说,读的成功与否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朗读,通过梯度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一、兴趣引路,制定分层目标1.示范引导,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驱动力。朗读教学也是如此,当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朗读看成是一种任务或负担,会主动读,乐意读。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笔者常常把电视台  相似文献   

5.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认D练内容,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其朗读能力呢?首先提出要求,循序渐进。开始认D练时所学生只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加字;再提出要读流利,也就是读得速度适当,不读破句,不唱读;在读得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读,也就是力求通过朗读,把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经过这样一步一步的议席,学生的朗读水平就会逐步提高其次,朗读的形式多样化,以提高兴趣为主。朗读教学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如果每一篇课文都采用同样的方法朗读,学生就会厌烦。如第三册《美丽的公鸡》一…  相似文献   

6.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因而,朗读训练就显得特别重要。比如,朗读训练有巧设情境、范读引路、精心指导、宽容评价、营造环境等。朗读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应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7.
根据职中学生基础薄弱这一实情,从纠正思想认识出发,根据教材改革,展开多种形式的阆读,以此激发学生朗读兴趣,进行有效的朗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大多言简意赅,音韵和谐,很适合朗读。有效地、投入地朗读。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且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和作者、文本之间的对话。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加强朗读且不断变换读之方法,根据文章内容需要,采用个人读、集体读、轮换读及分步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一、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取代不了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没有朗读课文的兴趣,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才能主动去读,才能读好、读懂,才能读出味道来。那么学生的朗读兴趣应怎样去激发呢?  相似文献   

10.
邱炳华 《考试周刊》2010,(48):43-43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地读,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本文认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关键;激发心中的情感是推进朗读教学的基础;关注学生的性格是推进朗读教学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白银 《文教资料》2009,(20):60-61
古诗文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中是难点,培养学生读语感,读情感,读美感,读好感是提高学生古诗文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注重古诗文教学的"读",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朗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真正的语文课。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朗读训练只是流于形式。据此,笔者就自己的观察、体会、做法列举一二,求教于方家。一、朗读训练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读的目的性不强。教师让学生读了,但大多是让学生机械地反复朗读,对于为什么让学生读,要读到什么程度等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其次,读的自主性不强,呈被动读的态势。学生的兴趣与情感无法调动,无所谓主体性与独立性,从而落入“死读书”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在文言文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朗读教学,从通读、自由朗读、指名朗读、范读、分角色朗读、精读、译读、背读、集体朗读等九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尝试,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丰富学生情感的重要手段。实施示范引领策略、读思结合策略、快乐阅读策略、实施巧妙阅读策略以及读评结合策略,能够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促使学生“乐读、会读、巧读”,切实提高初中语文朗读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5.
守望的角度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把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摆在了愈来愈突出的地位。在朗读训练中,我特别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读”是学生理解文意的桥梁,是阐发情感的媒介,是学习祖国语言的载体。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它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没兴趣朗读课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它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去读,那幺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方式,童话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将围绕示范朗读,点燃学生的兴趣;动作精读,营造课堂的童趣;标点细读,激发童声的智趣;想象引读,发掘儿童的情趣;角色分读,引发儿童的理趣,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童话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朗读,使学生在朗读中领略童话的魅力,用朗读让童话更有儿童味。  相似文献   

18.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朗渎对理解课文内容、增强语感、陶冶情操等,起着其他任何活动所取代不了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都没有朗读课文的兴趣,这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产生兴趣时,才能主动去读,才能读好、读懂,才能读出味道来。那么学生的朗读兴趣应怎样去激发呢?  相似文献   

19.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读为本.怎样让学生读得自信、精彩呢?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的集中不持久,教师要不断变换朗读方法、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不会选择一定的朗读方法来表达所读文章的情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 根据教学经验,教师在阅读课上,要重视三种类型的朗读:准备型朗读、精练型朗读和展示型朗读.  相似文献   

20.
把好低年级朗读关严春香朗读是一种将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表达艺术,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激发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现行新编小语教材根据学生特点,重新明确了低年级教学的任务,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思想。那么,如何把好低年级学生的朗读关呢?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