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学的专业是哲学,对新闻完全是外行。但由于新闻几乎同每一个人有关,至少在现代化社会是这样,各行各业的人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关注着新闻改革,并以不同的方式对改革的进展作出自己的反应。我曾翻阅过长征出版社出版的《外国新闻通讯选评》,其中上册有一篇文章,题为《珍珠港:美国海军被打得狼狈不堪》,是美国《时代》周刊1941年12月对震惊世界的日本军偷袭珍珠港事件的报道,这篇报道真实而又生动地记录了毫无准备的珍珠港军民,在日军偷袭下,被打得措手不及,狼狈不堪的情景。报道描写该港居民在日本飞机狂轰滥炸时,“很少有人惊慌  相似文献   

2.
我是企业的业余通讯员,撰写言论是我八小时以外的爱好。自1985年以来,先后订阅了《盐阜大众报通讯》、《新闻通讯》、《新闻爱好者》、《新闻知识》、《新闻战线》等新闻业务刊物,不断增强自己的新闻知识。同时,我自觉学习党在各个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要领,领会精神实质,边学边干,抓住“热点”写言论,增强言论的时效性,提高了言论稿件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3.
《同心曲》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对推进新闻改革这个角度谈谈看法。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少数同志对新闻改革不知如何深化,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改革会停滞,新闻报道要回到假、大、空的老路上去。《同心曲》的播出,为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一、新闻改革,要向哪里改?要坚持什么方向?《同心曲》的启示是:新闻改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人常说:师者,教知识;友者,帮工作.我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新闻爱好者》是良师益友. 我担任《水电工地报》总编辑工作,虽然已有一定本事,但是光靠这点本事是远远不够的.人的知识是要不断更新的,特别是在改革的新时期,一个新闻工作者,要想适时采编具有时代性的好新闻,就必须拜老师,交朋友.我甘心情愿拜了《新闻爱好者》这个老师,交了这个朋友. 我的老师知识真够渊博的——新闻理论,教我提高理论水平;新闻经验,输送给我“养分”;写作知识,使我精编、细作更开心窍:“通讯员园地”,提供给我培训通讯队伍的范例;……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学了《新闻爱好者》1988年第5期《探讨总编的学问》一文,开阔了我的视  相似文献   

5.
算起来,这十几年来我在《新闻知识》上发表的文章不会少于十万字,出一期个人专刊已绰绰有余,所以,我是《新闻知识》的老读者、老作者既不是客套也不是夸张。其实,在《新闻知识》上经常露面的还有许多专家学者,包括国内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那么,是什么使得他们对《新闻知识》情有独钟呢?我认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新闻知识》不拘于八百里秦川的大家气度和开阔视野,是它冲破潼关的阻塞昂首走在新闻改革前列的根本所在。只要稍加研读一下这十五年来《新闻知识》的征文题目,我们就不难发现,高扬新闻改革的旗帜,坚持“双百…  相似文献   

6.
《新闻与成才》杂志是全军新闻工作者喜爱的新闻业务研究和新闻知识普及月刊。它的主要功绩主要体现在是办好军委机关报的参谋和助手,是指导办好军区、军兵种报的良师益友,是培养部队新闻人才的园地和园丁,是新闻改革的向导和旗帜。为进一步办好《新闻与成才》杂志,我提几点建议:首先县讲一未加强对军队新闻改革研究的引导,提供更多新的启示、信息、经验和做法,在新闻改革的方向上、观念上、手法上给予更多的引导和指导。建议开辟《新闻界新观点》、《外军新闻界》、《新闻改革笔谈》等栏目;其次是进一步加强对军区军兵种报的业务指…  相似文献   

7.
《新闻知识》月刊就新闻转轨开展笔谈讨论这对开阔新闻改革的思路,开拓新闻改革的深度,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意义。如何理解新闻转轨由于新闻转轨是个新的提法,我周围的同志,包括一些老新闻工作者,开始时有点儿迷惑不解。其实,方明在《新闻转轨刍议》一文中已说得比较明白了:所谓新闻转轨,就是“新闻机  相似文献   

8.
《同心曲》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对推进新闻改革这个角度谈谈看法。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少数同志对新闻改革不知如何深化,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改革会停滞,新闻报道要回到假、大、空的老路上去,《同心曲》的播出,为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同心曲》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我想从对推进新闻改革这个角度谈谈看法。去年春夏之交的动乱以后,少数同志对新闻改革不知如何深化,甚至有的同志认为新闻改革停滞,新闻报道要回到假、大、空的老路上去。《同心曲》的播出,为在新形势下的新闻改革提供了新的启示。1.新闻改革,要向哪里改?要坚持什么方向?《同心曲》的启示是:新闻改革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把当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同当好人民的喉舌很好地结合起来。《同心曲》的21集节目,反映的是人民所关心、党和政府很费  相似文献   

10.
在我订阅的众多刊物中,最使我称心如意的就是《新闻爱好者》。 《新闻爱好者》是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较有特色的刊物,是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说句心里话,我对贵刊是“一见钟情”的。去年夏天,我有几篇作品发表于《广西日报》、《广西人事》、《广西支部生活》上,报社邮来了稿费,我便去领回。在麻桐邮电所里我领到了稿费特别高兴,高兴之余,专管报刊发行的梁秀玲女士特地走过来向我祝贺,并真诚地把有关写作的佳书一一借给我看,什么《新闻与成才》、《记者写天下》、《新闻爱好者》、《新闻与写作》令我大饱眼福,美不胜收,当即…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语言要准确,这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新闻语言也需要“模糊”,似乎不可思议。其实,准确和模糊并不矛盾,有时采用模糊语言更能准确地表达事物。因此,我们在讲新闻语言时,不仅不要回避这一问题,而且应该对它加以研究。实际上,不管自觉或不自觉,模糊语言在新闻写作中早已被广泛运用。远的不说,就拿毛主席写的新闻名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报道来说吧,全文只有200多字,文中就有“大约30万人”、“20日午  相似文献   

12.
对一个企业秘书来讲,常读《新闻知识》也能使人受益匪浅。《新闻知识》在今年的订阅计划中,已成为我的友好“伙伴”。《新闻知识》贵在“新”,时效性强、可读性浓,是初学写作的阶梯。我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在《新闻知识》上学到的知识,采写了一篇通讯,被《军工报》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我想结合新华日报新闻改革的实践谈三点体会。 第一,党报改革要努力使党报遵循新闻规律,强化党报的特色或优势。 在苏南办报质量比较高、各个市都有晚报的情况下,我们《扬子晚报》在苏南的无锡、苏州、常州,每个地方大约都有10万份。有很多人都讲《新华日报》要好好总结《扬子晚报》的经验,把报纸办好,报纸质量是发行之本。现在《新华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秉持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真实准确传播新闻信息,自觉抵制错误观点,坚决杜绝虚假新闻。其核心问题是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读了《新闻知识》第十一期李践同志写的《文责自负何必盖章》一文,我有同感。我还认为不是“松动”一下的问题,而是新闻改革的一个环节。应当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稿件审查制度.给基层通讯员松绑。我认为盖公章往往是造成稿件失实的原因。据我所知,  相似文献   

16.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7.
真诚合作宣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林枫具有广泛影响的《新闻战线》已届不惑之年,值得庆贺。长期以来,《新闻战线》给我许多启示和教益。我与《新闻战线》交往较多,是近九年来的事。这种交往,着重于探索社会主义中国新闻改革理论。也就是研究,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第4期上发表金东水同志《话说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一文,这确实是值得一议的问题。我先要说,金文题目不够确切。应当是新闻写作的“京派”与“海派”,是就新闻业务领域而言的。金文说成“新闻改革的‘京派’与‘海派’”,新闻改革的范围比较广了,除了新闻业务问题之外,还包括新闻体制等等大问题。而且就“改革”而言,是不大好分什么“派”的。金文一开头讲在上海好新闻评选会上听到的。这话正好是我在会上说的。但这种说法的真正来源是在北京或其它地方。我在会上说,北京有一种说法:新闻有“京派”、“海派”之分,我  相似文献   

19.
干过新闻这行的人都知道,采写新闻的目的就是要报道出去。因此,记者必须进行认真采访,报道的人和事要真实准确。时下,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新闻单位正在推进新闻改革,加强队伍建设,贯彻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仍有少数编辑记者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改革有误解,认为没有了条条框框,今后记者跑跑市场,翻翻材料,跑跑机关就行了,无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果真是这样吗?结合我采写《大西北再架彩虹》一文(见《新疆日报》1月20日周末版),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采写《大西北再架彩虹》一文,整整用了一个星期跑基层,其中在工一局复线工程指挥部听介绍一天,其余时间全用来现场采访。我事先没要一份材料,只要了几份打印的一处指挥部办的《兰新线上》简报。在一处六队隆隆的搅拌机旁,我和一个“小不点”交谈起来,他手里操纵着机子,机声很大,我扯着嗓子问,  相似文献   

20.
感激·惭愧·祝愿徐兆荣在中国,从事记者、编辑工作或是新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恐怕没有人从未读过《新闻战线》。由此说来,我是幸运的:我不仅有幸成为《新闻战线》的读者,同时还是一个作者;而我更以为得意的是,当我开始在《新闻战线》上发表文章的时候,还是个在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