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华传统修身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种适应社会、适应历史发展的道理。中华传统修身文化具有浓厚的哲学基础,修身文化源于哲学,同时,哲学的发展又对修身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廉洁修身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前提与基础。面对社会一些影响大学生廉洁修身的不利因素,文章提出大学生廉洁修身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遵循法制规范,提高民主素质,做到认知与行为统一。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了修身的基本特征、社会文化功能,当前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缺陷和如何开展大学生修身教育,旨在唤起大学生和教育工作者强化和重视修身教育。  相似文献   

4.
廉洁修身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前提与基础.面对社会一些影响大学生廉洁修身的不利因素,文章提出大学生廉洁修身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遵循法制规范,提高民主素质,做到认知与行为统一.  相似文献   

5.
荀子非常重视个人的修身做人,认为个人修身做人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又有利于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他认为修身做人最重要的是养成"诚"的品德,具有宽容厚道的心胸和谦让不骄的作风,并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修养方法。荀子的修身做人理论特别重视个人言行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注重外力他律的同时,亦很重视向内修养的工夫。  相似文献   

6.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出发,分析研究我国修身教育的悠久传统、内容要求和我国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论述修身教育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从而提出修身教育是小康社会教育的重妻构成内容。  相似文献   

7.
儒家之"礼",包括个体修身、社会教化、治国养民、礼乐兵刑、典章制度等内容,大体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个体修身之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成为重要的修身教育阵地。面对新世纪、新形势,加强高校网络宣传教育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大学生修身教育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思想一直延传至今。而作为儒家的修身思想,由先秦时期到至今不断发展和发扬,为人们提供了行为规范,提高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生活和谐安定。古语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可以直接看出,修身所处的地位,是以后做事做人的基础,故而现今的一些学者说到:先学做人,后学做事。文章阐述了儒家思想关于自身修养的问题,为读者解释了修身的重要性以及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的课程改革方案应该把原课程中的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独立设置为“修身“课程,把社会科学教育与历史、地理课程合并为“社会“课程。“修身“课程的性质是单纯的德育课程、经验课程,由班主任和德育处实施,主要教学方式是体验。社会课程的性质是智育课程、学科课程,特别重视社会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教学方式是探究。  相似文献   

11.
儒家“修身为本”思想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道德修养,把修身作为人从事其他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故“自天予以至庶人是皆以修身为本”。儒家“修身为本”的主要内容是“修己以敬”、“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包含修炼自己、修炼家庭伦理关系、修炼与他人相处之道三个方面。儒家“修身为本”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有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师者静为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师者,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方能受社会尊重、家长爱戴、学生敬仰。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是结合时代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营造的一种良好的自律教育氛围,高校构建与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对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指导和激励他们奋发有为、自觉成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任焕娜 《河南教育》2007,(10):64-65
“每个人都能文明修身”是我们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因为社会发展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人的发展。但是。因为人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文明修身”需要倡导,特别是在最能代表社会文明的大学中。然而。倡导的意义在于不再倡导,而是使每一位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在对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文明修身,爱我校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了解的过程中,有学生说:“这是一场锻造我们思想的盛宴,主角是我们。”学生这样的话语。表明他们在这项活动中收获着,或是深刻的思想,或是良好的习惯。总之,一场全校性的、持续一个学期的活动在影响着每一位学生。 本期“刊中刊”选取了许昌职业技术学院“文明修身,爱我校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中的几个镜头。虽然这些镜头聚焦的活动是片断式的,但可以展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在成长中对自我修身的思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回溯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修身思想,重提"修身为本",不仅是出于承继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需要,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选择地借鉴与吸收我国传统修身思想的精髓,以符合新时代形势的道德观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我,这是实现社会和谐以及个体真正幸福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之洞对子女修身教育的内容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和情感教育。教育内容涵盖传统文化和当时社会诸多精华,可以指导子女修身励志,对现代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修身是儒、道、佛共同的研究课题 ,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 ,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修身思想 ,力求达到个体至善和社会至善完美统一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中国当代大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分析,阐明了高校应加强中国传统修身思想教育,以期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培养适应社会的优秀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社会的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一定的修养方式,才能内化为道德主体的自觉行为。格物致知、正心诚意、躬行践履是朱熹修身工夫的三个重要环节。朱熹的修身思想。上承先秦儒家。下启宋明后学,对于人的存在的道德价值的完善。现实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修身观以马克思主义人学为理论基础,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核心内容,以自律和他律相结合为基本模式,以君子和人民公仆为理想人格,以解决新时代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问题为使命,以世界各国修身思想为借鉴、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在修身内容上,将偏重于"爱有差等"的传统私德修养转化为大德、公德与私德修养相结合;在修身模式上,将道德自律的基本模式转化为自律和他律相结合;在理想人格上,将君子人格转化为君子和人民公仆相结合,由此实现了对中国传统修身思想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