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上古时的日本列岛居民,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平安时代初期斋部广成编著的《古语拾遗》中记载:“盖闻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前言往行存而不忘。”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人开始接触汉字。据出土文物证明,当时中国的手工业品已传入日本,其中许多金石器物上,如铜镜、印章以及货币等,都有铭文。这些铭文虽然只是不成文的单个汉字,但这是日本人最初接触到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前叶汉文已经传到日本。在《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人中,保存有公元238年12月曹魏致日本邪马台国  相似文献   

2.
《论衡》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学术巨著,也是记载"倭人"的最早古籍之一。《论衡》中"倭人献鬯"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与日本交往的一段事迹。但是这段事迹真实与否,一直饱受争议。通过进一步研究,尤其是通过对《论衡》的固有名词如"鬯草""白雉""越裳""宛"等的比对论证,可知,王充所谓的"倭人"其实是"东夷"的一种代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倭国"和"日本国"。  相似文献   

3.
考证《三国志·董卓传》、《刘表传》等篇中10处记载不确切和传抄讹误的地方。这些地方涉及到职官制度、法律制度以及地理等,有些还关系到对整个文本的解读。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的往来渊源流长。中国的古代史册中,从《三国志·倭人传》到《晋书·四夷列传》,都有关于中日两国古代交往比较详细的记载。然而,自晋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至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的约150年时间里,中国的史书中却找不到日本倭国来朝的记载。究其原因,也许是晋朝长期战乱不已,朝廷档案或失散民间,或毁于战火,后人编纂晋史已无从察考当时的中日关  相似文献   

5.
关于古代日本和中国关系的最早记录,首推《三国志·魏书》的东夷传.(以下简称《魏志》倭人传)但要从《魏志》了解古代的中日关系,首先要求我们解决东夷传倭人记事中所记邪马台国(陈乃乾校点本作“邪马壹国”,误)的位置问题.也就是邪马台女王国是在九州?还是在日本畿内大和?关于邪马台国的位置问题,日本学者所写的论著可以千计,但大部是想以巧辩曲解来否定古代中日的友好往还,来达到维持他们所谓“国体尊严”的目的.为了正确了解古代中日关系,就得把这一问题重新加以研究,作出合于科学的结论.(一)日本学者对本问题看法的变迁三国时代的邪马台在日本畿内大和,在古代日本人是没有什么异说的.日本官修第一部历史《日本书纪》就是这样记载的.在《日本书纪》卷九神功纪卅九年下,有下列记事:是年也大岁已未,《魏志》云:明帝景初三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子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也.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比较《毛诗故训传》、《诗集传》和《毛诗传笺通释》对《诗经·邶风·静女》首章的诠释,对比性地探讨《诗经》研究范式的差异,并进一步解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中国于汉、魏、晋、南北朝时称日本为倭。《汉书·地理志》:“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一些学者认为,古之称日本为“倭”,可能同“匈奴”、“鲜卑”一样,只是一种音译,因为日本民族称“和”,“和”为“倭”的谐音字。另一种说法是,日本人长得个矮,所以称“倭”。《后汉书·光武帝本纪》和《后汉书·东夷传》记录建武中元二年(57年)汉光武帝赐印给倭国。这是中国史书对日本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中元二年(公元57午)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当时的日本尚属于国家林立的状态,并无国名。其国王遣使入汉,愿为…  相似文献   

8.
牛存节是隋唐五代时期后梁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著名将领之一。《新五代史·牛存节传》记载比较简略,而《旧五代史》由于是辑佚本,牛存节相关传记也是残缺不全。近年洛阳新出土的《牛存节墓志》详细记载了牛存节的戎马生涯,对于补充新旧《五代史》中《牛存节传》之缺漏、纠正史传之误颇为有益。  相似文献   

9.
《山海经》《论衡》《汉书》是最早记载“倭”的古籍,这三部古籍对“倭”的记载虽然简略。却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因此这三部古籍也作为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通过对这三部基本文献中的“倭”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的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10.
古代福建对日交往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世界作出很大的贡献。日本是我国的近邻,与中国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仅就古代福建与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作粗浅的探索,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早在两千多年前,两国就有了友好往来。《汉书·地理志》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三国时,据《魏志》所记,日本使者来魏凡四次,魏使者到日本凡两次。《文献通考》卷324记载说:倭人“初通中国也,实自辽东而来”,“至六朝及宋,则多从南道。”南…  相似文献   

11.
作为最早记载“倭”的古籍,《山海经》《论衡》《汉书》的相关记载蕴含着中国古代先民对“倭”的原始理解与认识过程,是考察“倭”起源的基本文献.考察其中“倭”的记载能够得出东汉以前我国先民对“倭”认识上的变迁轨迹,即从刘向父子编校的《山海经》中考证“倭”是成熟于西汉中晚期的抽象地理概念,从王充的《论衡》中考证“倭”是指代“东夷”的抽象族别概念,从班固班昭的《汉书》中考证“倭”是在历史基础上略有文学形象的“九夷”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陶渊明研究史上,尚无人研究过《宋书·陶潜传》的真正原作者是谁,而根据现代历史学观念,历史叙述对于历史对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试图追寻《宋书·陶潜传》的叙述者,解决陶渊明研究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据现在所能使用的材料,《宋书·陶潜传》作者很可能是徐爰。  相似文献   

13.
清朝初年 ,李因笃、顾炎武因为《资治通鉴》没有记载大诗人屈原、杜甫 ,就断言“《通鉴》不载文人”。30 0多年来无人对这个说法提出异议 ,甚至瞿蜕园 1 95 6年在其《通鉴选·前言》中附和了这个说法 ,进而认为《资治通鉴》“过于轻视文人”。考察占《资治通鉴》全书篇幅 1 3的隋唐部分 ,发现实际情况与这个说法不符。《旧唐书·文苑传》一共收录了 1 0 4位唐代文人 ,其中 2 1人《资治通鉴》也予以记载 ,事迹或雷同 ,或反而多于前书。《旧唐书》把文人中官职高的人在《文苑传》外另外立传。《资治通鉴》记载了很多这类文人 ,大量引用其文章 ,介绍其文学活动。《资治通鉴》甚至记载了不少诗句。由于《资治通鉴》是篇幅极大的史书 ,给帝王提供治国施政的历史经验 ,因而对于历史人物以关乎国家的盛衰和民众的喜乐忧愁为宗旨而加以取舍 ,即使是文学成就很大的文人 ,如果与政治关系不够密切 ,只能不予记载  相似文献   

14.
《文选》卷二十七载有王粲后期的代表作《从军诗五首》。其第一首(“从军有苦乐”)首见于《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裴注置此首于建安二十年曹操西征张鲁事后,并云:“是行也,侍中王粲作五言诗以美其事。”《文选》李善注略同。笔者亦无异议。这里只说其第二至第五首的系年问题。这后四首诗的作年,现存史料无明确记载。第一个为之系年的是李善。他注《文选》,于此四首之“凉风厉秋节”首云:“《魏志》曰,建安二十一年,粲从征吴。作此四首。”(按:《魏志·王粲传》只云:“建安二十一年,从征吴。”“粲”字当是李善为表意明确而加的。“作  相似文献   

15.
刘向,字子政,原名更生,沛(今江苏沛县)人,西汉末期一位硕儒,文化巨子,传附见于《汉书·楚元王传》。他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少弟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经历宣、元、成、哀四朝,官至光禄大夫、中垒校尉,故后人称刘光禄、刘中垒。一生著述宏丰,他的《新序》、《说苑》和《列女传》广为人知,研究人员也对它们进行了深入探讨,但都着重于《新序》和《列女传》,对《说苑》有些冷落。我们今天就来看看这部书的特色。一、《说苑》的流传及命名刘向的《说苑》是继《新序》之后又一部收集先秦以来至汉初的历史故事集,《汉书·艺文志》中记载“刘向所序六十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圣武亲征录》中记载的速哥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攻金的史实与《元史·速哥传》相对照,认为两者所记为同一人,并考证出速哥之族属乃久隶西夏籍的克烈人。同时认为《亲征录》、《速哥传》与《山居新话》所记渡河之事当为同一史实,此人即速哥。速哥因曾助窝阔台汗渡黄河,故在当时或以后被追封“答刺罕”之号。  相似文献   

17.
《滨州学院学报》2020,(1):27-32
《筹海图编》记载了丰富的海防理论,其中论及山东的海防。山东位于我国沿海地区,是明代抗击倭患拱卫国土安全的重要区域。《筹海图编》的资料可靠,借此可从历史文献学的角度梳理出明朝山东区域的海防问题。山东处于明朝廷的咽喉之地,也存在倭患问题,所以借助文献资料可以了解明代山东的海防,同时也能看出《筹海图编》重要的史料价值。从《筹海图编》中看山东这一区域内的海防情况,根据书中的措施对山东的海域安全做出规划,使山东防区成为明朝的坚固门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就《宋史·吴玠传》中吴玠“晚节颇多嗜欲,使人渔色于成都,喜饵丹石,故得咯血疾以死”的记载,旁征博引,列出多条理由,证明吴玠死于嗜欲好色,《宋史》记述不误。  相似文献   

19.
在唐丽战争期间,高句丽加强了同倭的联系,双方各有所图,就高句丽而言,结好倭是为了实现连横之势,在战略上抗衡唐朝;于倭而言,加强与高句丽交往,有助于实现其自身的以朝鲜半岛为基点的"天下秩序"。本文以《日本书纪》记载为基础,结合《三国史记》、《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书记载,试对唐丽战争期间的高句丽与倭交往情况做梳理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记载两汉时期乌桓和鲜卑的,主要有《后汉书》、《三国志》和裴注所引的王沈《魏书》等。这些书对于乌桓鲜卑的记载,无论起始年代还是记事范围都大致相同。但有人单单认为王沈《魏书》十分可信。如马长寿先生在《乌桓与鲜卑》中说:“王沈一门数人都通晓乌桓鲜卑情况,所以上述各条具有很大的可靠性,与一般闭门杜撰史志者不同”。内田吟风先生在《北亚史研究》中说:“因为王沈一家与北方少数民族关系至深,所以王沈《魏书》中关于乌桓鲜卑的详细记述,恐怕在很大程度上是他家族成员的见闻,应该是十分可信的”。考《晋书·王沈传》,王沈“少孤,养于从叔司徒[王]昶,事昶如父”。又据《三国志·魏志·王昶传》,王昶历任太子文学、中庶子,魏文帝时“徙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后“迁衮州刺史”。正始中“转在徐州,封武观亭候,迁征南将军假节都督荆豫[二州]诸军事”。嘉平二年,他秦请“袭取”孙权,亲自出征且“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