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华 《小学生》2013,(7):4-4
第一部分:篇目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下册教材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和押韵的浅显古诗,其中进入课文中的有19首,识字课中有5首,拼音部分有11首,"语文园地"(含拼音复习)中有13首,合计48首,占上、下册语言材料的52%[上、下册共编排各类文93篇(段、首)]。第二部分:教材特点1,选文典范,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儿童生活实际诗歌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张巧娟 《亚太教育》2020,(6):173-173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改变了目录顺序,拼音教学被安排在了识字单元教学的后面,以此来降低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难度。我们可以巧借不同的儿歌,贯穿于拼音教学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让拼音课堂充满活力而又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3.
《菜园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归类识字课。主要由加注拼音的9种蔬菜名称和一首儿歌、一幅插图组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学生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在情境中识字,既认识了一些蔬菜及名称,又培养学生初步的识字兴趣和能力。下面  相似文献   

4.
刘伟 《河北教育》2007,(9):41-41
课程改革以来,儿童文学作品作为课文大量进入教材,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实验教材,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低年级课文的主体,仅以人教版低年级课标实验教材为例,课文为儿童文学作品的,一年级上册有15篇,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下册有25篇,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上册有20篇,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下册有17篇,占全部课文的53%。这个统计尚不包括拼音部分的儿歌和“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  相似文献   

5.
《比尾巴》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首三问三答句式的儿歌,介绍了6种动物尾巴的不同特点,内容较容易理解,所以在教学课文时,应积极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让学生画尾巴,编儿歌,开展动物尾巴介绍会,凸显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认识事物的机会,并从中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得到一定启发。  相似文献   

6.
窦丽 《小学语文》2008,(7):24-26
【教材简析】 《ai ei ui》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拼音部分的第9课,是复韵母教学的起始课。因此,复韵母的字母组成和发音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应突出对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教材简析】《菜园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识字(二)中的第三课。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利用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8.
张艳 《小学语文》2007,(7):12-14
《菜园里》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识字(二)中的第三课。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利用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蔬菜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相似文献   

9.
教材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二)第4课。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和儿歌认读14个生字,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  相似文献   

10.
徐军 《文教资料》2006,(16):122
新课程注重多学科渗透,语文与音乐也有很多结合点,儿歌在语文教材中就受到学生的欢迎,而这方面有些教师不大重视,文章以小学一年级为例,将课内外儿歌同语文教学目标结合起来考虑,提出了具体的儿歌的教学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拼音课《15ɑnɡ、enɡ、inɡ、onɡ》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的最后一课。本课包括4部分内容。这一课的情景图,画的是小朋友们高兴地放风筝,图中含有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再现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具有形象性和开放性,有利于儿童看图说话,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趣味性。教材中看图说话学拼音是从儿童学习的兴趣、需要着眼于易学有用的原则,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搞好有效衔接,继续发展儿童的口头语  相似文献   

12.
字典是学习语文的重要工具,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分别安排了音序和部首查字典教学内容.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认认同偏旁的字"的教学中,我惊喜地发现个别学生竟然"搬"出了<新华字典>.语文园地六"说说同偏旁的字"的教学中,我又发现很多学生都在使用字典.看来,小家伙们对这本书很好奇.考虑到字典对巩固拼音和独立识字的特殊作用,我在一年级上学期期末,上了一节"认识字典"的语文实践课.  相似文献   

13.
石惠英 《贵州教育》2008,(21):29-31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学科一年级上册根据陶行知的<手脑相长歌>改写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个宝"既来自原诗诗句.……  相似文献   

14.
季楚潇 《教师》2019,(17):27-28
程宏明先生创作的经典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被编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中,其以独特的语言形式、诗意的艺术表达展现了儿歌创作的魅力。与此同时,程宏明先生巧妙的思想性和有趣的艺术形象也使其颇具教学价值,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经久不衰的经典课文之一。  相似文献   

15.
姜炳卫 《天津教育》2014,(17):111-111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为例,具体阐述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 一、立足单元整体把握教材 小学语文教学既有阶段性又有其内在的联系性,人教版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充分尊重了这一特点,注重了单元教学体系的构成。例如四年级上册教材按专题编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相似文献   

16.
金秀媚 《成才之路》2009,(20):33-34
课题名称: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9课《ai、ei、ui》。 教材分析: 《ai、ei、ui》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汉语拼音的第9课。这篇课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i、ui及其四声;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第三部分是音节kai、gei、hui;第四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句子和儿歌。为巩固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17.
【教材分析】《ZCS》为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的第7课。本课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3个声母z、c、s,每个声母配一幅插图,提示音形,激发学习兴趣。第二部分是拼读练习,zi、ci、si,z、c、s与a、e、u拼读及其他三拼音练习。第三部分z、c、s书写。第四部分是生字认读,并配有插图、儿歌。  相似文献   

18.
一、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体例结构 让小学生一入学就喜欢语文,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初步学语文习惯,这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最佳境界.为此,冀教版语文一上教材以学生认知需求和素养形成为线,努力通过教科书中"我学语文真快乐"、"认字与学拼音"、"课文"、"综合学习"、"口语交际"五个版块的内容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亮丽的底色.  相似文献   

19.
一、冀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体例结构   让小学生一入学就喜欢语文,打好语文的基础,培养初步学语文习惯,这是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教材和语文教学努力追求的最佳境界.为此,冀教版语文一上教材以学生认知需求和素养形成为线,努力通过教科书中“我学语文真快乐“、“认字与学拼音“、“课文“、“综合学习“、“口语交际“五个版块的内容设计,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亮丽的底色.   ……  相似文献   

20.
教材分析 《影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学生在识字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学习的一首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儿歌。课文安排了11个生字的认读、两个部首的认识和3个生字的书写,书写时重点学习新的笔画“横斜钩”和“竖折折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