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9月至10月,张家口晚报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首例捐献器官并成功移植的新闻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先后采写、刊发稿件15篇,帮助器官捐献者阎靖的父母实现了捐献爱子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愿望,阎靖的父亲阎立斌因此也入选河北省2006年度"十大爱心人物".此事感动了张家口市、河北乃至全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张家口晚报》在2006年9月至10月,对我国长江以北地区首例捐献器官并成功移植的新闻事件进行了追踪报道,先后采写、刊发稿件11篇,帮助器官捐献方阎靖的父母实现了捐献爱子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愿望,阎靖的父亲阎立斌因此也被评为河北省2006年度“十大爱心人物”。此事感动了张家口市、河北省乃至全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2007年3月底。此报道也获得了2006年度河北省新闻奖一等奖。在这组报道中,作者作为报道组的一名成员,进行了全程采访,感触颇深,收获多多。这些体会或许对我们进行典型报道有一定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2011年岁末,一位外来工成为宁波器官捐献第一人。甬城各大媒体全方位地报道了此事。作为地方党报的宁波日报,更是高起点、高规格地进行持续报道:从2011年12月14日起至2012年1月21日,先后刊发了近30篇孙永海捐献器官及反响的连续报道,有消息、通讯、评论和照片。甬城媒体的报道得到市领导多次批示,引起中央媒体关注,央视《今日说法》栏目还特地来甬制作专题片,在全国又一次展示了“爱心宁波”的风采。同期,全城媒体的“大合唱”形成合力,推动了器官捐献事业在甬城的蓬勃发展:短短1个多月里,全市新增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120多名,有3人捐献成功;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办公室和专家委员会,一家民企设立了专项基金。  相似文献   

4.
生命摆渡人     
对职业的理解与思考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最初是来自于红十字会和医疗机构的志愿者.2010年3月中国正式启动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这一职业随之产生.2015年,我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合法途径.这标志着中国器官捐献事业进入了更文明的新阶段,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工作意义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5.
捐献意识其实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它不仅仅体现了国民的素质,也在考验着政府在这方面的宣传和引导能力。政府的工作做得再细致,如果没有强大的宣传舆论做先锋和后盾,器官捐献也将是无力顺利实施的。以下从两个方面浅谈如何加强舆论宣传促进器官捐献事业健康发展,以解决捐献器官困难的问题。一舆论宣传做辅助,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序的管理  相似文献   

6.
2009年2月下旬开始,《秦皇岛日报》以《山海之声》版为依托,从关注秦皇岛市遗体(器官)捐献的系列报道《生命接力,你加入吗》人手,联合有关部门启动了“生命接力”大型志愿活动,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几年来,“生命接力”志愿行动不断,志愿者队伍迅速壮大,新增遗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00余人、  相似文献   

7.
陈薇 《新闻天地》2011,(12):53-54
多年来,深圳市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时常在两种遭遇中游走:她被信任、被感激,是帮助他人延续生命的“贵人”;有时,她又是“不吉利的人”,一个傻子,一个添麻烦的多事者,而她也在生死之间.感受着器官捐献制度的困扰.与人情世故的纠结。  相似文献   

8.
吴学刚 《新闻窗》2008,(1):83-84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者之一。  相似文献   

9.
2007年8月底至11月初,贵州省内各主流媒体对水城县捐献人体器官的农民工陈家祥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其感人故事传遍黔中大地,由此,在身后实现捐献器官遗愿的陈家祥成为年度都市人物候选人,积极参与此事的“中国宣传人体器官捐献第一人”的陈德忠老人也成为“感动中国”的贵州两名候选人之一。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器官捐献大会"期间,由新华社《经济参考报》联合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红十字会特邀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公益微纪录片及融媒体报道《"移"路同行——中国器官捐献移植五年间》经新华社各渠道发布后,引发强烈反响,产生刷屏之效。国家卫健委、中国红十字会对新华社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1.
健康新知     
好消息捐肾无损健康美国一项医学研究说,捐献肾脏对人体健康没有长期影响。研究小组联系了1963年迄今在明尼苏达大学医院捐献肾脏的3698人,了解他们捐肾后的身体状况。研究人员还随机挑选其中255人做肾脏和其他器官检查。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内容分析与网络民族志的调查方法,从叙事视角、互动设计、媒体组合、算法运用等方面对"叶沙一个人的篮球队"公益传播活动进行构建分析,以期为我国器官捐献提供新的传播与媒介动员策略。  相似文献   

13.
待捐     
贵州4岁男孩邱成灏突发恶性脑瘤之后, 父亲想到了捐赠孩子的全身器官,作为留住儿子的一种方式。 开始时,父亲邱培亮的想法很简单,孩子病到这个地步, 他只图两样,一、捐献成功;二、孩子走得不痛苦。 可他没想到,两件事竟然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4.
一 1985年的一天,我下班回到家,70多岁的老母亲拉住我说: "人死了以后,一下子烧掉怪可惜的,还是捐献遗体好,遗体可以解剖用作医学研究,有些器官还可供移植救人."原来,母亲在电视上看到介绍我国现代医学缺少遗体进行人体解剖研究的报道,遂有了这个想法.  相似文献   

15.
1951年,南京人民以高昂的爱国热情参与了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运动。在南京市委、南京抗美援朝分会的领导和动员下,南京市按照工、农、工商、居民“四大系统”,分阶段展开了捐献飞机大炮的宣传动员和认捐、缴款工作,于1951年底取得了超额完成捐献29架飞机的成绩。南京市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胜利,对鼓舞前线士气、促进南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充分体现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马璟 《军事记者》2014,(7):35-36
以网络、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党报的新闻传播实效面临严峻考验。中国军工报社通过“80后”军官黄亮捐献器官的相关报道充分认识到,传统媒体只要善于借助新媒体平台,采取灵活的报道形式,就能够发挥好传播正能量的作用,牢牢占领主流舆论阵地。  相似文献   

17.
郭晓东 《新闻窗》2014,(2):90-90
全国劳模申书堂下岗后练地摊,给市民群众修理自行车,他说要为社会传递正能量,为百姓服务自己感到很幸福。山村教师付保江扎根林州市原康镇柏尖沟村执教37年,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山村的孩子们。身患脑瘫重病的21岁女孩岳阳,自愿死后把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8.
梧槐 《新闻天地》2004,(11):30-32
这是一家“生命共享”网站,也是全国第一家专门为器官移植提供信息交换平台的专业网站。“用我的肝换你的肾!只要您或您的亲人,在能捐的器官中捐出一个来,您同时就能得到别人为您捐献的器官。来吧,拯救别人就是拯救自己!”这是“生命共享”网站的爱之箴言。  相似文献   

19.
《中国博物馆》2012,(2):89-94
本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一百年来的藏品征集与捐献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百年来博物馆藏品征集、捐献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20.
地方高校图书馆对地方作者捐赠文献资料的管理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欣娟 《图书馆》2005,(2):87-89
捐赠是完善和丰富地方高校图书馆馆藏地方特色的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地方作者捐献资料的类型和特点,并就地方高校图书馆如何做好地方作者捐献文献资料管理质量的控制,建立地方作者捐献文献资料保障体系,提升地方作者捐赠文献资料利用价值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