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十堰晚报》创刊于1995年7月1日,至今已15年。报纸坚持城区为主、民生定位、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发扬担当精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时代主旋律;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晚报发展之路。 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十堰晚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由薄变厚,由黑白到彩色,从当初的四开4版,到2009年日均超过32版,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4日,攀西地区第一张晚报——《攀枝花晚报》正式创刊。从创刊之日起,我们就忠实地履行新闻媒体的职责,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传达社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加强舆论监督,努力促使问题的最终解决;坚持开展公益活动,树立媒体的良好形象;不断改革创新,促进事业的健康发展。经过10年的发展,如今《攀枝花晚报》已经成为攀西地区最具社会影响力、自费订阅户最多、广告吸纳量最大的都市生活报,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信任。  相似文献   

3.
创刊于1993年7月1日的库尔勒晚报,是库尔勒市委机关报。创刊以来,库尔勒晚报始终坚持政治家办报,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抓好具有时代特征、地方特点、晚报特色的“三特”新闻,走出了一条办报、发行、广告经营等一体化的报业经营新路子。期发行量由创刊初期的不足4000份、周二刊4开4版黑白报纸,发展到现在的期发行量4万多份、周六刊4开8版(《楼兰·周末》4开16版)彩色报纸;广告年经营额由创刊时的几万元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万元;固定资产已达3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4.
大连晚报社:欣闻《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谨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过去的15年里,《大连晚报》在大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现大连晚报迅速发展的同时,为  相似文献   

5.
2010年底,贺州日报社将贺州市广电局旗下的《桂东电视报》兼并,并在其新闻媒体资源的基础上创办了《贺州晚报》,2011年3月18日正式创刊,成为贺州市历史上唯一的一份都市类报纸。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贺州晚报》坚持“晚报风格明显、贺州特色浓厚、  相似文献   

6.
作为创刊22年、正值壮年的省级晚报,齐鲁晚报始终坚持严格管理与热情服务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多年来与全国众多广告客户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为客  相似文献   

7.
《天中晚报》是一张创刊于2000年的地市级晚报,创刊仅七年,就在2002年、2004年、2006年连续三年蝉联河南省十佳报纸,其广告、发行每年都有较大幅度地增长。本文试对《天中晚报》的管理体制、新闻思想和经营思路作一浅析,对中国地市晚报选择发展路径与方法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攀枝花晚报》从2001年3月4日正式创刊起,就实行全新的运行机制,主动适应读者,走向市场、开拓市场。以党报“晚风”,服务百姓,贴近生活、贴近民众、贴近社会为办报方向,形成一个连接千家万户、连接周边市县、连接川滇两省的信息网。创刊一年来,《攀枝花晚报》的发行量已突破1万份,广告收入近150万元。《攀枝花晚报》为什么能取得较大的发展?我们认为坚持“具有攀枝花特色,川滇结合、攀西结合、民族结合、大工业企业结合的高格调、高品位、高档次的综合性晚报”的报纸定位,注重晚报的贴近性、可读性、实用性、知识性、…  相似文献   

9.
陈浩 《新闻知识》2002,(12):21-24
《西安晚报》创刊于1961年,是中国西部历史最悠久的大型城市晚报之一,多年来,以其浓郁的古都特色和雄浑的西部风格为国内外广大读者所认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报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西安晚报各方面也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质量不断提高,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经营收入稳步上升。但是,近几年来,在西安报业市场激烈竞争中,《西安晚报》由于管理体制、报纸内容版面老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晚报的品牌优势受到了严重冲击,报纸发行量、广告收入一度下滑,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以来,在新一届市委的关怀下,西安晚报重整旗鼓,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前提下,按照“办一张市委、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都满意的报纸”的总体思想,在坚持晚报  相似文献   

10.
值此《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之际,谨向大连晚报社的全体职工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给予《大连晚报》大力支持的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大连晚报》自1988年7月1日创刊以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办报质量,受众群体广泛,发行量日益扩大,发展形势喜人,成为广大市民喜爱的报纸,为大连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朱颖 《新闻世界》2012,(2):25-26
2011年11月8日,《宿迁晚报》迎来了自己10周岁生日。为了总结过去的办报历程,谋求新的发展,宿迁晚报编委会围绕"风行十年"这一主题,以读者为中心,举办了"感谢有你"系列评选、首届读者节、创刊十周年座谈会等活动,出版宿迁晚报创刊十周年优秀新闻作品选和创刊十周年特刊,  相似文献   

12.
南阳晚报是一张创刊仅两年多的晚报,不要说同全国性报纸和省级相比,即便是同同一地区的南阳日报相比,它也只是个“小弟弟”;然而就在这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南阳晚报人留下的足迹,却不能不让人肃然。创刊第一仗南阳晚报总编辑包廷怀,是一位典型的北方汉子,那张透着憨气的脸上总是挂着几丝自信。1990年9月,  相似文献   

13.
1.1988年7月1日,经市委批准,出版了大连市有史以来的第一张晚报——《大连晚报》。周三刊(二、四、六下午出版)。《大连晚报》是在《大连日报》出版的《棒棰岛周报》的基础上创刊的。1988年6月23日,即《大连晚报》创刊前夕,《棒棰岛周报》出版了最后一期。在3年多的时间里,共出刊198期。《大连晚报》创刊时总编辑为吴厚福,报社设6部2室,即新闻部、出版部、社会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广告活动部、办公  相似文献   

14.
《衢州晚报》是由衢州日报社主管、主办的都市类报纸,创刊于1998年10月6日。13年来,衢州晚报在办报质量、事业发展、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8年在全省报纸质量评估中,衢州晚报以294分跻身全省优秀报纸行列,列全省地市晚报第一。《城乡对话》栏目荣获浙江省优秀栏目;2005  相似文献   

15.
宁波晚报机制改革已历两年,初见成效:强势媒体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采编经营机制正不断融入“竞争大潮”;报业经济厚积薄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3年、2004年合计销售额3.31亿元,占创刊10年总销售额的44.4%;广告创收2.67亿元,占创刊10年合计广告创收的45.98%;上缴集团利润1.15亿元,占创刊10年总利润的52.3%;上缴国家税金2296.79万元,占创刊10年总税收的47.26%。报业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既不能不切实际,想一蹴而就;也不能犹豫不决,延误时机。只能顺应潮流,仔细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条件,坚持改革,深化改革。2003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地市报人》2006,(6):F0002-F0002
《娄底日报》是中共娄底市委、娄底市人民政府的机关报.创刊于1988年 (前身为《娄底报》),1993年1月1日改为《娄底日报》。2000年7月1日.娄底日报社又创办了子报《娄底晚报》(彩报)。《娄底日报》、《娄底晚报》坚持走“政治家办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之路.高度服务市委决策,  相似文献   

17.
武汉晚报从1961年5月1日创刊到现在,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文革”前的“市委机关报”时期;从1984年9月 1日复刊到1992年7月,日报主办晚报时期;从1992年8月到现在,作为独立的晚报时期。 三个历史时期,武汉晚报虽然扮演了不同的“晚报角色”,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晚报特色的探索和尝试。尤其是近年来,还把创自身特色当作新闻改革的首要目标。 在探索晚报特色的过程中,我们思考得比较多的问题是:晚报特点到底是什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日益激烈的报业竞争和多媒体的“前夹后攻”,如何继承和发展已有的晚报特色?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报思想、办报观念、宣传方式和报道方法,哪些在新形势下仍需继续坚持,哪些需要改变,哪些需要创新?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认真加以解决。 这些年来,武汉晚报在创自身的晚报特色的实践中,探索出一些较为成功的经验和作法,简而言之,可用“一、二、三、四、五”来概括。 所谓“一”,就是一个目标:创自身更加鲜明的晚报特色。 1984年9月1日,武汉晚报复刊时市委为我们确定的办报方针是:“面向社会、进入家庭、指导生活、陶冶情操”;1992  相似文献   

18.
温州晚报     
传递幸福与快乐《温州晚报》创刊于1993年2月16日,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精心打造出雪君工作室、昨夜今晨、学生记者团、寻找、池上楼、春草池等品牌栏目,为读者奉献了一道道精彩的精神大餐。温州晚报以传递幸福与快乐为目标,追求新闻策划和差异化竞争,注重民生,与读者互动,力求深度报道,坚持办出一张有品位的报纸。  相似文献   

19.
《大连晚报》已经走过了15年的风雨历程。15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经过晚报全体干部、职工的努力拼搏,大连晚报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值此《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之际,通辽出版《记者摇篮——〈大连晚报〉创刊15周年特刊》,总结工作经验,反映奋斗历程,很有意义。办报初期,《大连晚报》只有四开8版,发行量仅几万份;近几年,特别是经过1999年以来的第二次创业,现在已扩至四开48版、56版,发行量突破了30万份,广告收入也创历史新高,并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跻身全国报业百强,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20.
弹指一挥间,乌鲁木齐晚报已走过十年的路程。 乌鲁木齐晚报是幸运的,它欣逢改革开放这个历史性机遇。它的创办和发展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1982年8月30日,自治区党委批准创办乌鲁木齐晚报;王震同志为晚报创刊题词。1984年1月1日,晚报汉文、维吾尔文两种文版同时创刊,成为全国第十五家晚报,维吾尔文版成为全国第一家少数民族文字晚报。十年中,晚报尽管走过了曲折的路程,但始终保持了蓬勃发展的势头。晚报的读者从乌鲁木齐扩展到自治区境内82个地州市县,发行量稳步上升,晚报的经济效益也同样大幅度增长。 回顾十年的办报历程,我们深深认识到,乌鲁木齐晚报不仅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的重要媒体,是沟通政府与广大群众的桥梁,也是外界了解和观察新疆及乌鲁木齐的重要“窗口”。在当前报刊林立、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乌鲁木齐晚报要有一个大的突破、大的发展,就必须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办出特点;就必须在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针的同时,在改变思想观念、改革新闻报道、建立竞争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晚报才能迎接严峻的挑战,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