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紫颜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颜色》是当代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一经出版便轰动美国文坛。小说深刻地描述了身处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求取自我解放的艰辛历程。而崛起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致力于寻求建立一种适应后殖民文化背景下妇女文本的理论模式和阐释策略,为解读《紫颜色》的主题提供了一个独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建立美丽的家园——《紫颜色》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丽丝·沃克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她的经典力作<紫颜色>是美国黑人文学的里程碑.作者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紫颜色>,通过对小说女性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表达了解放女性和自然,发展女性自我意识,建立一个两性平等、美丽家园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刘进丽 《海外英语》2013,(6X):191-192
作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一,艾丽斯·沃克的《紫颜色》是一部描绘黑人女性觉醒、弘扬黑人女性解放和独立的杰出之作。历来的文学赏评多聚焦于诸多女性角色和女性主义这个侧面,而忽视了《紫颜色》中黑人男性的潜藏文本意义。笔者将把目光投向《紫颜色》中的男性配角哈波,力图通过对他原生家庭和精神创伤的分析,揭示出黑人族群共同经受的精神创伤。  相似文献   

4.
小说《紫颜色》一直以来备受各国学者所关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态女性主义伦理思想,更为研究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正是以这一视角为契机,阐述了在父权制文化中,压迫女性和压迫自然之间存在着重要联系。根据《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通过自然之女——西丽的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西丽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说明只有颠覆自然"他者化",女性才得以完整生存。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紫颜色》中的人物索菲亚作为一位黑人妇女的特殊身份遭受着性、性别、种族、阶级等方面的多重压迫。因此 ,我们从女性主义视角来解读《紫颜色》 ,将会获得一种全新的意义阐释  相似文献   

6.
小说《紫颜色》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沃克的代表作。很多学者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剖析该作品,也有学者讨论这部小说的叙事技巧。苏珊·兰瑟和罗宾·沃霍尔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学,通过对主人公叙事声音的分析,解读和探讨沃克对女性权威的身份建构,体现了女性主义批评与叙事技巧的有效结合。同时,沃克在这部作品中有效地消除男性话语的支配权,建立女性自己的叙事权威,有助于读者进一步理解该小说中沃克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王雅萍 《文教资料》2010,(21):25-27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对生态问题和黑人女性的关注一直是作品的重要主题。她的小说《紫颜色》、《父亲的微笑之光》和《我亲人的殿堂》描写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社会中的悲惨命运,刻画了女性与自然的天然联系,探索了姐妹情谊与男性觉醒,具有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8.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受到关注较少的一部小说,人们一般是从父权文化,男性视角,消费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分析珍妮悲惨的命运。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珍妮姑娘》,揭示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迫害,指出德莱塞生态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邱慧 《培训与研究》2010,27(1):17-19
《珍妮姑娘》是德莱塞作品中受到关注较少的一部小说,人们一般是从父权文化,男性视角,消费主义或者女性主义的角度去解读分析珍妮悲惨的命运。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解读《珍妮姑娘》,揭示作品中女性和自然的紧密关系以及他们在男权社会中所受到的双重迫害,指出德莱塞生态主义意识和女性主义意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女性主义与翻译研究的日益关联.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女性话语成为女性主义翻译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以艾丽斯·沃克的女性主义小说《紫颜色》中译本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对女译者陶洁(1998)和男译者杨仁敬(1999)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通过实例探讨了女译者凸显女性话语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文学发展中,关于黑人女性形象的塑造经历过由"扁"到渐"圆"的过程。黑人女性形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白人主流文学中的黑人女性"他者"形象,二是20世纪初黑人女性文学先驱者首创的黑人女性正面形象,三是黑人民权运动及妇女解放运动兴起后,黑人女性作家塑造的积极抗争与实现自我的新黑人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赵素花 《培训与研究》2007,24(1):15-16,19
艾丽斯.沃克在《紫色》中探讨了黑人女性这一主题。本文在其“妇女主义”的启发下,针对原著中几位女性的人生历程,从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意识的回归,女性意识的蔓延和女性意识的超越这几部分解读了黑人女性这个特殊群体的独立过程。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在艾丽丝·沃克的创作中,还是在黑人女性形象的长廊中,《紫色》中的索菲娅都是一个光彩夺目、具有独特魅力的黑人女性形象,堪与《圣经》中的力士参孙相媲美.她那仿佛与生俱来的反抗精神,无比强健的身体和精神力量,是黑人女性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和反抗原动力的象征,也是作家本人作为黑人平权运动斗士的形象投射.  相似文献   

14.
15.
翟永明是后朦胧诗和女性诗歌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即"黑色时期"和"白色时期".她黑色时期的诗歌大量地运用黑色意象群,并大量地抒写梦幻,从女性的视角来观察女人的命运;她白色时期的诗歌则大量地运用白色意象群,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一切.总之,翟永明前后期的诗歌,由于采用了独特的视角、个人化的思考以及独特的表现手法,因此她的诗歌获得了一种美学上的独特力量.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how black male and female identities have been constructed dichotomously in response to the gender framed “crisis” in black America. The ethnographic research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n secondary African American History course, located in an urban school district in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 case study of one black female student in a class of fourteen black male students was developed to deconstruct opposition and the use of resistance and empowerment by the female student. The classroom interactions among the male students, teacher, and Nicole were presented and analyzed from Nicole’s perspective. Analysis centralizes how Nicole interprets the class community,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language used reflecting the needs of the African American males at the expense of her own social, cultural, and gender identity.  相似文献   

17.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颜色》多处描述黑人的歌声,歌声成为黑人自由抒发情感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成为他们战胜痛苦和艰辛生活的精神支柱;音乐是黑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黑人生活中的苦与乐,见证了黑人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吴迎春 《海外英语》2012,(3):216-218
《宠儿》是美国当代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为莫里森获得199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该文重点分析了莫里森独特的奴隶叙述方式及其在整个黑人文学中的文学地位。莫里森以奴隶尤其是女性奴隶的角度描写了奴隶的真实内部生活,改写了黑人女性在传统的奴隶叙述及主流文学中的刻板形象,揭示了掩盖黑人真正历史的沉重黑幕!填补了以往奴隶叙述的空白,为重建黑奴文学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代表作《他们眼望上苍》主人公珍妮成长过程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珍妮成长过程中追求的不仅仅是完整独立的女性意识和身份。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讨珍妮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作为人类的她同自然的关系、作为女性的她同男性的关系和作为黑人的她同白人的关系,即如何超越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白人与黑人这些二元关系,从而获得一种独立、和谐的生存状态,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能平等和谐、互相依存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20.
《紫色》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展现了黑人女性从性别及种族的双重压迫中逐渐觉醒,追求自我价值及完美生活的过程。本文试从女性文学独特的服装及颜色入手深入解读这部长篇小说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