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根据相关理论和文献,从互联网技术采纳、有用性预期、传播渠道、信任、采纳意愿和采纳行为等 角度构建网上农业科技知识服务农户采纳行为的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的基础上,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 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上述理论模型进行验证。结论显示:互联网技术采纳、有用性预期等通过采纳意愿间接作用于 采纳行为;传播渠道以信任为中介变量对采纳意愿产生影响进而影响采纳行为。所以增强农户采纳意愿、提高农村互 联网普及率和加强农户对信息传播渠道的信任是提升互联网对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媒介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9年全国农户调查数据,文章分析农户付费信息服务采纳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采纳前,受教育程度、信息服务内容质量与有用性的认知、年人均纯收入、是否有村民微信群等变量对农户付费信息服务支付意愿与意愿支付金额均有显著正向影响;采纳中,除性别、年龄与手机信号评价,个人特征、服务认知、家庭特征、外部环境特征等变量会降低农户付费信息服务支付意愿与采纳行为"负一致"或"悖离"的发生,增大"正一致"的发生;采纳后,农户付费信息服务采纳行为能够对其农产品的电商参与、品牌打造、质量提升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艳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20):135-138
基于对相关信息技术采纳研究的回顾和总结,结合移动邮箱服务的特点,将技术接受模型与消费者行为过程结合起来,提出手机邮箱服务采纳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和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网络团购是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的产业形态,研究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对推动移动信息消费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概念模型,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的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信息人是移动网络团购APP信息采纳行为模型中的关键影响因素,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环境对移动团购APP信息采纳态度均产生正向影响,信息采纳态度对信息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本研究对更好地了解移动环境下用户信息消费行为并有针对性地开发APP软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对我国自1980年以来涉农信息服务政策核心话语体系构建及其演变进行研究、对话语形成的社会背景进行剖析、对话语实践进行统计与描述,以期为精准化涉农信息服务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定性分析方法,运用费尔克拉夫话语分析框架,从文本向度、话语实践向度、社会实践向度三3个向度对1980以来我国涉农信息服务政策文本及其核心话语的演变进行分析,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文本分析对象,对其进行话语提取、编码与归类。[结果/结论]1980年以来我国涉农信息服务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2-1986年,核心话语集中在有限的主体、对象、内容和较低的服务层次,基层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发展缓慢;第二阶段为2004年至今,涉农信息服务不局限于传统的农民、农业活动以及农村地域,对象呈现多样化,服务主体规模扩大,两者界限不鲜明,服务内容呈现制度化、规模化、个性化特征,涉农信息服务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两阶段各有其发展特点与特色,又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延伸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增强现实技术作为新兴信息技术具有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相关研究对于提升我国的增强现实产业发展和指导图情学科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计量和知识图谱的方法,对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国际研究进展进行起源和发展脉络分析和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并对未来图情领域在此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洞察和分析。[结果/结论]增强现实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其研究热点所涉及的信息行为包括信息采纳行为、信息接受行为和信息交互行为。增强现实环境下图情领域的研究未来可从用户基于不同场景的交互体验、增强现实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增强现实对图书阅读方式的革新3个领域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7.
试析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农户信息需求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信息化服务环境的营建,将对农户信息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城乡一体化以及农村改革对农村信息环境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农户信息需求的总体发展趋势,为制定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过程的信息系统采纳行为模型及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证实理论模型是信息技术采纳领域的两个重要行为模型,分别解释了信息系统采纳前和采纳后行为的影响因素。但是静态的行为模型不能说明信息系统采纳前后行为的动态连贯性。本文以技术接受模型和期望证实理论为基础,结合信息系统采纳前后行为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基于过程的信息系统采纳行为模型。研究通过方便抽样获得样本,以纵断面的数据为依据,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议的模型有较好的解释能力,为信息系统采纳行为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已有研究,从感知的有用性易用性、人口统计因素、感知风险,网络直接使用经验几个方面分析我国格尔木在职人员采纳网络购物这种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还针对地区差异增加了区域文化、快递服务两个因素,构建网络购物采纳意向影响因素的研究模型,并对结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的问题,对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与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推动农家书屋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升农家书屋的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效果。[方法/过程]通过对辽宁省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升级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框架,从硬件设备增置和软件环境搭建两方面入手,将物联网技术和海量信息资源引入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对传统的以纸质为主的农家书屋馆藏方式进行变革与创新。[结果/结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和与时俱进发展所必须的,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成功破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难题,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中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特点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是从国家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重视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中借鉴美国成功的经验来加快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以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带动整个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面向农村的政策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把农村政策信息服务工作做好,满足农民的政策信息需求,重点研究以下几种政策信息服务模式:①中央政府各级部门的"三农"政策信息服务;②农村组织的"三农"政策信息服务;③档案、公共图书馆系统的"三农"政策信息服务;④以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三农"政策信息服务;⑤基于人际网络的政策信息传播服务。  相似文献   

14.
刘丽 《图书馆论坛》2020,(1):117-125
文章采用田野调查法观察土地流转后农民生活及信息需求,选择区域进行问卷调查,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土地流转后农民经济较宽裕,精神却比较空虚。问卷定量化展现了农民在科技信息利用、信息需求类型、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获取渠道、休闲方式选择、信息获取程度等方面的内容。聚类分析形成了政策类信息需求及利用、生活类多样化信息需求及利用、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及利用、网络信息的需求及利用等4个类团。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对象的调整与兼顾、公共文化服务教育和精神扶贫功能的发挥、农民文化需求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唤醒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与服务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流程和基于网络进行数字化服务的方式进行了初步论述,提出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基于网络建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跨越式发展的较好选择。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6.
Public service availability and quality remain relatively low in the rural areas, particular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icroblog has been employed in the rural areas to enhance public services. We propose that by facilitating collaboration among public employees and enabling supervision of their services, microblog can help enhance the public service climate and improve public service performance in the rural areas. A research model is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importance of microblog affordance and public service capabilities based on the service climate theory. Through surveying the grassroots public employees in 382 villages, we find that the collaboration and supervision affordances of microblog are important in leading to better public service climate. While the collaboration affordance of microblog has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its supervision affordance effect is indirect through enhancing the content delivery and service fulfillment capacities. Furthermore, our additional analysis shows that public service climate can raise the service satisfaction of the rural citizen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microblog adoption enhances public service climate in the rural areas where less attention is given. A set of important recommendations are provided to public administrators on how they can more effectively leverage on the emerging microblog technology in the r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7.
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用户认知因素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除了效率、效益的提高之外,信息技术最重要的影响之一还体现在它对人类认知的内部机制乃至机体适应方面的作用,进而从根本上影响着人类认知活动及其理论规律的发展。本文分析信息技术对用户认知活动的影响。通过对交互式信息服务认知因素及认知心理因素的全方位扫描,提出了交互式信息服务的用户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探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中老年人向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子辈寻求事件相关信息的代际反哺行为及其形成过程,以期为农村地区的风险信息的传播构建新路径,同时亦为政府部门进行乡村治理提供可实践的思路。[方法/过程] 基于动机信息管理理论,重点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农村中老年人的不确定性差异、焦虑、结果预期和效能是否会影响他们的信息寻求行为。同时,在获得相关信息后,他们是否会表现出信息采纳和信息传递的行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期间,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研究假设的验证。[结果/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不确定性差异会引起农村中老年人的焦虑,进而影响其结果预期和效能,最后触发他们的信息寻求行为。他们亦会采纳和传递所获取的信息,以达到共同防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多语言信息服务质量已成为数字图书馆等科技信息服务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文章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多语言信息服务相关研究,然后具体从跨语言信息检索和机器翻译两个方面介绍了国家科技文献中心多语言信息服务研究成果在国家科技文献在线服务系统中的应用。将跨语言信息检索功能和文摘翻译服务功能引入数字图书馆在线查询系统,在国内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尚属探索性尝试,可以为进一步提高数字图书馆多语言信息服务质量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研究的不足,借鉴自然生态系统健康理论,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发展。[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研和专家访谈,结合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的健康特征,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ANP)对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进行估计。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活力是最关键的准则维度。运用ANP与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和权重估计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可以为完善科技信息服务功能、优化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结构提供指导与借鉴,促进科技信息服务生态系统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