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由基于主体的沟通网络、基于信息的业务流程和基于反馈的监控体系三个部分构成,在危机管理中可以充分动员民众力量,合理引导社会舆情,有效辅助危机决策,积极改善政府形象.由于公共危机本身的特征,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具有联动性、应急性与复杂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公共危机的爆发愈加频繁,对于政府危机信息沟通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随着媒介环境的迅疾改变,媒介融合也带来了生产、生活的深刻变化。而在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府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在阐明新媒体时代政府做好公共危机信息沟通重要性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媒介融合视域下政府进行危机信息沟通的变化,并分别从理念、技术和实践三个层面深入探究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做好公共危机信息沟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公共危机事件中进行恰当的政府形象管理.在当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话语考察出发.探讨政府与媒体、公众的对话误区,分析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形象的传播原则,进而提出政府形象塑型传播和矫型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将有关信息传递给公众,同时也能够对政府进行信息反馈,帮助政府更好地对事件进行干预。本文先对公共危机管理以及新闻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简析,然后就公共危机管理中新闻媒体的具体应用做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是公共危机决策的基础与前提。运用交叉影响分析方法,揭示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要素之间存在的层级结构及其影响力与依赖度差异,以此建立和完善公共危机预防管理机制、公共危机信息监测与预警机制、公共危机信息沟通机制、公共危机系统联动机制和公共危机知识管理机制,以解决公共危机决策过程中的信息问题,提高各级政府组织信息管理能力、改进危机决策质量。  相似文献   

6.
程璇  崔旭 《图书馆学刊》2012,(9):4-5,97
突发事件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由三大因素构成,即突发事件中信息沟通的主体、突发事件信息管理系统、突发事件信息监督反馈系统,要促使在突发事件信息沟通中这三大主要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进行有效的运转,我们有必要通过一定的路径来构建并完善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机制,科学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7.
汪媛媛 《新闻世界》2012,(1):124-125
近些年来,我国频频发生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表现备受公众关注。一方面,政府发言人理性的发言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有效处理了公共危机事件;另一方面其处理方法的不当,会给政府危机处理带来负面效应。本文以近年来一些资料和文献关于政府发言人在危机公关中对政府形象的影响的研究为对象,进行分析整理,对其主体概念和研究范围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不仅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会阻碍社会的良好发展,更会严重冲击政府的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影响政府良好形象的塑造.这就要求政府能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去管理公共危机,把危机损害降到最低,满足社会公众的利益需求,转危机为机遇,在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中修复、提升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9.
李雁英  朱芳  张迈 《图书情报工作》2012,(Z1):217-219,226
介绍公共危机的概念以及信息管理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指出我国目前在危机信息预警、信息公开、信息沟通与共享以及信息管理能力评估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公共危机中的信息管理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浅谈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传媒角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已进入公共危机频发期,危机爆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于公共危机而言,作出关键决策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是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角,而作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的媒体也在公共危机管理的不同阶段分别扮演预警者、社会稳定剂、反思者等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收集、处理、沟通及反馈机制进行深入剖析,然后采用云计算作为技术支撑,构建面向政府危机决策的预警、应对、恢复三阶段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模式,详细分析每个阶段信息管理模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魏志鹏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21):146-148
沙勇忠教授的《公共危机信息管理》是我国第一部以公共危机信息管理命名的学术专著。该书提出了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理论框架,从学科交叉视角对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重要分主题和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该书前期研究资料基础扎实,并注重应用研究和最佳实践,是信息管理应用研究和公共危机管理交叉研究的重要理论成果,对推动公共危机信息管理这一富于生命力的管理新领域的发展具有拓新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公共危机网络传播与现实危机发展的互动机理,提出将公共危机网络传播形态作为危机预警的对象,建立基于多层次网络信息挖掘、大聚合信息关联分析和“传播形态-危机情境”比对的网络信息预警模式,推动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由“事件驱动”向“风险驱动”的转型。  相似文献   

14.
网络舆情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润喜  陈强  赵峰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15-119
网络舆情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需要,并对其具有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网络舆情能够提高公民参与积极性,促进服务型行政文化的形成,提高政府的行政回应性,促进政府信息公开,推动行政问责制的完善以及强化政府公共性等方面。在服务型政府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网络舆情的作用,科学制定网络舆情管理的顶层设计,增强政府合理利用网络舆情的能力,建立面向公众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strategy in enhancing its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wo types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bridging and buffering),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relational improvement, reputational improvement, and conflict avoidance have been tested to suggest how an organization’s overall strategic orientation may help its ability to weather a crisis. A survey of communication managers was conducted in South Korea with 105 responses, representing 105 organizations. Results revealed that organizations which are predisposed toward adopting the bridging strategy as their main communication strategy also report better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y in public management, and as a result, experience positive relational and reputational outcom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针对当前我国多媒体网络舆情响应问题,梳理并提出以危机风险分型为基础的政府组织响应路径整合匹配、响应工作流程模型构建机理,以期为管理决策者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网络舆情危机精准响应效力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对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危机动力要素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取出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的基础系数,并以多元结构网络舆情信息的多媒体传播路径为视角提取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叠加系数,再逐一提取各风险分型下网络舆情危机响应的工作要点。[结果/结论]根据主体结构要素、媒体效力要素、客体属性要素危机作用形态的排序组合,在其关系节点上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等级基数。根据本体成分分化后对舆情危机的不同影响效果,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加成系数。建立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风险分型模型,将舆情危机风险解构为等级系数和加成系数。从而更为准确地描述舆情危机的表征,有利于判断舆情危机的未来发展态势,提高与既往舆情危机案例匹配的速度与精准度。  相似文献   

17.
指出不同的舆情信息工作理念产生了参差不齐的传播效果。以雅安地震为例,选取两家政务微博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的政务微博在舆情信息发布和传播上因信息内容、传播语境和文本形式的不同,展现出“塑造仪式”和“服务受众”两种舆情信息工作理念。最后提出政务微博应当围绕受众需求改进舆情信息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分析公共信息沟通障碍机理,提出消除沟通障碍的对策。认为只有最终消除公共管理中已存在的主观沟通障碍、客观沟通障碍和管理沟通障碍,方能有效避免公共信息危机的发生,减少政府决策失误,增强政府的控制力、决策力和适应力,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9.
以2003年SARS疫情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两个案例的对比分析,导出情报能力和政府危机公关效果的关系问题,解释危机中的信息分布原理、政府危机公关对情报需求的内涵及各阶段的情报需求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情报功能在政府危机公关各阶段的融合与实现过程。研究认为,在政府危机公关的过程中,情报发挥着重要作用,情报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可以为政府危机公关提供重要的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