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从邓小平南巡谈话到十四届三中全会前后,短短两年多,市场经济的话题打乱了新闻界以往循规蹈矩的思路,某些习以为常的办报观念和市场经济发生了冲突.新闻圈的多数人都深感新闻业走向市场的震撼,因为“公费办报、办广播电视”的思维模式陷入经费危机,正经受报刊市场、广告市场和其他经营举措的挑战.一些大报首脑和研究者提出豁然的见解:报业要走向市场.  相似文献   

2.
随着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我国新闻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十多个年头的新闻改革历程,也可以视为我国新闻业逐步走向市场的过程。当前,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树立正确的市场观,通过健康的市场行为,使新闻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摆在新闻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一、市场行为的三个发展阶段应该说最初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被动的行为,表现为新闻业(首先是报业)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被推入了受众市场。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报纸都是由国家拨款,公费订报,邮局发行,报社基本上只管办报,不讲经营,不计成本。随着经济改革的全面展开,80年代中后期,报业面临“三涨一减”的严峻局面。一是纸价上涨,用纸短缺,新闻纸价格1980年每吨730元,1985年涨到1100元,1988年高达2800元(目前已达3800  相似文献   

3.
徐晓清 《新闻世界》2014,(6):301-3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新闻业的产业属性确立起来,由此带来受众意识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影响,新闻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新闻媚俗、新闻侵权四种问题有增无减。市场驱动力在构建新闻专业主义的同时也对其起了消解作用,我国未来新闻业的发展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发挥市场驱动力的作用而尽量避免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新最媒体广告的经营与管理赵晨妤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在财政上对新闻媒体完全包干的做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许多新闻单位逐步走上了自收自支的道路。发展到今天。新闻业与广告业相互依存:新闻媒体成为广告发布的主要载体;广告为新闻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  相似文献   

5.
有偿新闻的病因与整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 《记者摇篮》2005,(5):19-19
“有偿新闻”是权力拥有者的腐败现象在新闻界的一种延伸。新闻腐败是行业腐败的一种具体表现。有偿新闻是一种变相的权钱交易,有偿新闻和新闻广告化,是新闻业走向市场后出现的突出问题。新闻从业者掌握着版面和节目时间,拥有一定的信息发布权。企业、单位要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知名度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就要借助传媒做宣传。它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花大价钱做广告宣传;二是用低于广告价位很多的钱款支付给有发稿权的新闻从业者。  相似文献   

6.
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曾带有浓厚计划经济印记的报纸,要走向市场,就得实现经营的市场化,办报思维的与时俱进以及办报理念的创新。《大庆油田报&;#183;都市生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才能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从而打开市场的大门,闯出市场化经营的新路。  相似文献   

7.
一张报纸,特别是一张曾带有浓厚计划经济印记的报纸,要走向市场,就得实现经营的市场化,办报思维的与时俱进以及办报理念的创新。《大庆油田报·都市生活》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更新观念,创新理念,才能不断提高办报质量,提高报纸的影响力,从而打开市场的大门,闯出市场化经营的新路。  相似文献   

8.
走向市场的中国报业沈莉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作为新闻业一部分的中国报业,不但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育,而且自身也要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走向市场,成为中国报业...  相似文献   

9.
浅析市场化竞争对娱乐新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颖敏 《新闻传播》2006,(3):50-51,5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下的办报模式,即国家出钱,报社办报,开始转向报社自己搞经营、自己挣钱办报。这就意昧着,报纸已经走向市场,而要走得远,报社各项经营活动也得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众所周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普遍法则,报社当然也不例外。激烈的竞争给报社带来了压力和动力。其动力表现为:促进报社办报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各项工作的改革,提高办报水平和管理水平,凭借实力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激烈的竞争也带来一系列负效应,比如报纸间非正当手段的恶性竞争,把报纸完全等同于商品,经济效益至上等等。这些负效应对娱乐新闻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一、发行在报刊媒体中的地位及我国自办发行的发展过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我们新闻传媒开始走向市场,逐步向文化产业转变。现在,我国新闻媒体不仅要重视新闻信息的社会效益,也开始注重新闻信息的经济效益。而作为我国新闻战线主力军的报刊媒体更是首当其冲,早早开始了自负盈亏。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报刊媒体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广告及发行收入,特别是广告收入。而要获得广告收入,发行量是关键。广告商要做广告,常常把目光对准发行量大的报纸上,以便把广告信息最大限度地传播给读者。报社能否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发行量。发行…  相似文献   

11.
经营报纸相对“办报”而言。计划经济时期报纸没有经营业务,新闻采编等编务就成为首要而惟一的任务,所以编委会、总编辑就成为报社的主要决策者,只为报纸的内容和政治导向负责,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已成为产业,“办报”仍是首要任务,但只“办报”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只“办报”报纸就难以生存和发展,于是经营报纸的理念应运而生。经营报纸,不仅要办好报,还要为报社资产的保值增值负责,还要注重经济效益,为报纸创造更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甚至还要能更多地为政府纳税,本文就从这一思路出发,对大连地区报纸的经营状态、潜力、问题、思路等做一粗浅的概要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区报业同全国一样,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办报和经营都有了迅速的发展。许多报纸决定扩版、增刊或出版新报纸,增加了信息量,强化了宣传的时效和力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以传递经济信息为主的广告迅速增加,许多报纸的广告收入和经济效益有较大幅度提高;打破行业界限,实现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经营规模由小到大,经营方式也有新的发展。这种发展趋势表明,我区报业已进入了一个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全面开发报业经济的新时期。我区报业当前的任务,就是要贯彻党的十四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旧的传统观念的束缚,正确认识当前报社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向社会,走向市场,开拓经营,开创报社经营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发展报业经济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思想报纸具有两重性,它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具有舆论宣传的功能;同时又是一种信息产业。报纸作为信息产业,要很好地加以发展,这是报业深化改  相似文献   

13.
王韬、梁启超和汪康年都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这三个人积极办报活动的影响下,近代新闻业呈现出勃勃生机。报章文风也为之一新。他们的办报活动,影响到几代人,直到今天对从事新闻工作的人,也并非没有参考价值。现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他们的办报活动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报纸被当作一种特殊的商品推向了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报业也逐渐形成为一种产业。既要办好报纸,又要搞活报业经营管理,办报和经营“两个轮子”以相同的力度一起转,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抓好报业经济,真正实现“两个轮子”一起转,应当正确处理办报与经营、主体经营与多种经营、编采人员与经营人员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报业集团的出现是中国报业甚至是中国新闻业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的出现当然并非偶然,是中国社会变革在新闻领域的表现,也是新闻行业对历史的一种回应。报业集团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报纸作为一种产业的经营运作方式。在现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报业集团产生并得以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从中国报业的市场化历程分析,更能清晰地认识报业集团对于中国新闻业发展与变革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宋江虹 《青年记者》2007,(14):101-102
当前,行政手段对于党报发行的干预正在逐渐淡化,报业竞争也在逼迫党报走向市场。而目前部分地市党报却一直游离于报业市场之外或在报业市场边缘徘徊,办报模式陈旧,新闻观念老化。为了生存,有的地市党报大行有偿新闻、创收新闻,放纵广告新闻、发行新闻,致使报纸权威性越来越弱化,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走向市场,按市场经济规律求生存和发展,完全靠国家补贴办刊已成为历史.科技期刊必须两个轮子一起转,既要考虑质量、更要重视经营.广告作为科技期刊经营的手段之一,受到普遍重视.那么,科技期刊如何承揽广告,如何从广告中获得最佳效益?<家庭健康>(原<医学科普>)杂志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广告从无到有,经营额逐步增加,至 2002年年经营额突破 100万大关,走出了一条比较成功的道路.科技期刊广告经营有自身的规律,很有学问,值得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一份报纸在出版运营过程中,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采编系统,属于意识形态,主要负责新闻的采写和报纸的编辑工作,要在高扬主旋律、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基础上,遵循新闻传播规律,确保社会效益,是报社的政治生命;另一部分是经营系统,属于经济基础,主要负责报纸的广告刊发、收订发行和印刷等工作,要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依法经营,  相似文献   

19.
新闻消费是信息经济学中信息消费的一个缩小的概念,指的是人们使用新闻产品或通过接受新闻产品满足一种精神需要的过程。我国新闻业的巨大变化,提出了这个研究新闻生产的新视角。长期新闻短缺是计划经济造成的,一旦转向市场经济,新闻业便获得了一种强大的经济推动力,很快使新闻生产与消费之间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平衡。仅这走出的第一步,就已经使人们意识到,在未来新闻业的发展中,新闻消费将不断把对新闻的需求再生产出来;新闻生产要有大发展,就必须有新的新闻消费需求。因而,新闻消费对新闻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如果从新闻消费看新闻生产,首先要承认新闻(包括新闻的载体报纸等等)是一种商品。1982—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报业经济的支柱,广告运作的成功与否对办报和发行乃至整个报业经营起着保障和推动作用。寻求高效发展,最大限度地争得广告份额,是报纸经营者必须研究的课题,也是报纸生存与发展关键之所在。 广告代理制是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产物;广告代理制是日趋激烈的报业竞争的需求;广告代理制也是广告业发展的历史走向所决定的。 广告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寄生产业,和国民经济增长水平以及市场经济发展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