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教学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而课堂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落实学生的主体性。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的主人的明显标志。只有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自主参与了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体现。因此,学生能否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作为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呢?我认为创设教学情境是个好方法。对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很多教育家和有经验的教师都作过精辟的论述和有效的实践,杜威提出:“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因教材和学生而异创设实际的教学情境,精心安排教学活动,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是一种行之有  相似文献   

3.
“逻辑”是卫星电视函授高等师范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逻辑”作为一门科学虽说也以思维为研究对象,但它不同于其他研究思维的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它不是研究思维的一切方面,而是只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为人类提供认识事物、论证思想的工具,因此它具有“抽象深奥、枯燥乏味”的特点.在各类形式的考试特别是社会自学考试中,“逻辑”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在卫星电视函授教学中,如何切合实际、卓有成效地使学员在“逻辑”的学习中既能学到应有的知识,又能在考试中顺利过关,这是每一位中文专业的函授学员和“逻辑”教师共同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根据自己五年的“逻辑”教学体会,就如何提高“逻辑”的教学质量谈点自己不成熟的见解.一、理清线索,打实基础“逻辑”教材,内容分“判断”、“推理”、“逻辑规律”和“论证”五大块,外加“绪论”一部分;这几部分内容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我在讲授过程中,先按照“逻辑”以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一些简单的思维方法为研究对象这一定义把“逻辑”教学研究内容分为思维形式部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规律部分:包括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思维方法部分:包括定义、划分、实验和假说;以及对这部分综合运用的论证部分.这样先  相似文献   

4.
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学生的思维将发生很大的飞跃。而学生习惯于平面思维 ,这就要求教科书准确地阐述概念 ,引导学生顺利地达到由平面到空间的过渡。现行高中数学教材《立体几何》中 ,对空间图形的“截面”概念 ,有些解释不尽准确 ,这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如用平面截圆柱 ,得到的截痕在“侧面上”是“圆” ,在圆柱体上是“圆面” ,教材中都称为“圆” ,学生在认知上 ,造成了与平面几何中的“圆”混同的结果。初中平面几何教材中 ,对“多边形”、“圆”等几何图形有很明确的定义和解释。如用轨迹的观点解释“圆” ,定义为…  相似文献   

5.
将发散思维训练引入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线索进行教学活动,即“知识”随着“思维”的讲解而展开,“思维”随着“知识”的贯通而形成,“能力”随着“思维”的建立而培养,以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邬焜先生“信息本体论”规定的“间接存在(信息=不实在)”,是和“直接存在(物质=实在)”相对的一个范畴,间接存在(如水中月)≠直接存在(如月亮);并将信息(间接存在)分为客观信息(事物本体在水中的影像,如水中月)和主观信息(精神),得出所谓“信息是标志间接存在的哲学范畴”的定义,其推理本身就是违背逻辑常识的.“信息哲学”定义“信息思维”是关于“不实在、间接存在(信息场、中介粒子场)”的“思维”;而“物质思维”仅是一个毫无存在价值的摆设,因为“物质=客观实在=实在=直接存在”,即物质本体是没有可被认知的信息的.然而,邬先生采用的古今中外的范例,都是与“信息思维”的定义背道而驰的,统统都是关于“物质思维”或关于“实在的思维”,而不是关于“不实在的思维”;是关于“直接存在(物质)”的思维,而不是关于“间接存在(中介物)”的思维!传统哲学物质范畴的地位,被所谓“客观信息”冒名顶替了.  相似文献   

7.
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信息传递、反馈和调控,逐步逼近预期目标的过程.确保教学过程优化的关键是及时利用反馈信息,迅速调整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准确矫正,预防差生的出现或进行差生的转变,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这是大面积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一、准确“诊断”,及时反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前提条件就是要了解差生的差之所在.为此,借鉴中医学“望、闻、问、切”四诊法,了解诊断学生,及时准确反馈是有意义的.1.“望诊”.就是观察差生外部的神色,形态的异常变化,以此推断差之情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如下两种观察方法:静态观察.就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观察差生的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这样,差生的伪装较少.在这种自然的情境下观察其学习、纪  相似文献   

8.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告诫我们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这就是说学校的教育像“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一样,它可以培养人才,也可以扼杀人才。也许有人会问儿童有创造思维的能力吗?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层次不同而已。创造性思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经过长期思考,发现一种解决问题的新办法,这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在模仿或  相似文献   

9.
探究、研讨是兰本达“探究——研讨”教学法的基本教学活动形式。兰本达教授的“探究——研讨”法十分重视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她认为概念是思维的基本要素,概念既是来自感性认识,那就必须让学生接触客观事物,于是需要“探究”;感性认识又必须上升为理性知识,才能形成思想体系,就必须对探究中得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于是又有了“研讨”。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过程中被普遍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的空间观念是意象性的,是一种主,客观统一观察、认识、表现的方法。意象性空间感源于写意性艺术观,它通过意象观察与表现,激发观者创造性联想与想象思维而形成。意象观察法即散点透视的观察法,具体有:“远近法”、“三远法”、“七观法”、“以大观小”等。意象表现法有:在平面空间上以层次变化拓展空间深度、留白、经营位置等。要产生意象性空间感关键在根据画面需要,灵活运用各种空间观察与表现方法。创新要注意继承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数学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从思维的角度看,创造性思维不仅只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过程.它具有独立性、运动性、发散性与聚合性等品质.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上述品质,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粗浅的体会:(一)选择合适的教法,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创新而不是重复,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首先教师的教法要得当,教学方法一定要坚持启发式,不用注入式.由于启发式的核心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因此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愤”和“悱”的境界,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很重要.一次笔者讲完“两条曲线的交点”这一内容后,向学生提出:两条直线重合,则这两条直线有无数个交点,  相似文献   

12.
“慢教育”是针对当下幼儿园教学活动快节奏现象提出的新理念,旨在创设一个能够促使幼儿深入质疑、思考、探究的空间。基于“慢教育”视角,以见习者身份对安庆市两所幼儿园的艺术教学活动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非参与式观察研究发现,当下幼儿园艺术教学活动存在重形式轻过程的赶节奏现象。因此,建议幼儿园教师:应在艺术教学活动中通过介入的“慢”,落实幼儿创造主体地位;通过回应的“慢”,升华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通过活动节奏的“慢”,支持幼儿个性的实现;通过追求目标的“慢”,提升幼儿的艺术素养。  相似文献   

13.
先前议论了有形财产,接下来想再议议无形财产。 无形财产的概念和界定在我国法学研究中一直是一个较为模糊的问题,没有比较相对权威的定义。目前对无形财产的定义通常总结为三种:一种是指不具备一定形状,但占有一定空间或能为人们所支配的物,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电、热、声、光等能源以及空间等;第二种是特指知识产权,这主要是基于知识产品的非物质性而作出的界定;第三种是沿袭罗马法的模式,将有形物的所有权之外的任何权利称为“无形财产”,知识产权和用益物权一样仅是其中一种“无形财产”。不管法学研究中如何定义和界定无形财产,知识产权作为首要的无形财产是有共识的。  相似文献   

14.
素描代表着艺术家对造型的观察、造型的思考,对视觉信息的反应和处理的方式。所谓“观察”,其实质是一种思考的方式,是对自然物象的数率、构造、机能、明暗等造型现象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特定的素描教学正是在特定观察形式的传授和培养的过程中以特定的对待自然的态度、特定的造型思维方式影响着学生。特定的素描样式也正是以特定的观察、特定的造型思考导向不同的造型活动。这些都要求我们从视觉思维性质的角度去认识素描。  相似文献   

15.
一、合作教学的特征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1、合作教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  相似文献   

16.
体,身体、体己;验,检验、证实。体验,“以身体察”、“设身处地”地去“证实”,通俗言之,体验是在接触实物或实践活动中对其原貌的一种真切感受,体验具有个体性,是不能传授的,“不吃梨子不知梨子的滋味”。这种认知方式为非言语思维(非概念思维),它的本质是参与、情感。传统教学过分强调间接认识、言语思维、符号推理思维,淡化了体验。在强调教学中“增强学生体验、实践内容”的今天,笔者就体验性学习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必须结合实际 ,教给学生一些创造思维的方法 ,如发散思维、直觉思维、逆向思维 ,侧向思维等。这里略谈其中几种。1 开展发散思维训练 ,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某种问题时要沿着多种方向去思考 ,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 ,因而有可能提出非同一般的、有创造性的见解或方法。如学生在设计实验和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科技活动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手之前尽可能多设想一些方案 ,然后从中再筛选出一个最佳的方案 ,不要想到一种方案就马上动手制作 ,因为它不一定是新颖独特的。为便于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18.
在老庄道家思想视野中,“以物观之”以道、物相互割裂为前提,是一种隔绝天地万物玄同关系、滞留于世界表相的思维方式;“以道观之”则以道、物融贯合一为基点,是一种提升到大道高度看待宇宙世界和天地万物的道性思维方式。“以道观之”思维方式从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本体与表相、人性与物性四个向度超越了“以物观之”思维方式,它不仅奠定了中国哲学、美学、艺术、文学等学科领域思维方式的坚实思想基础,更将成为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哲学智慧资源。  相似文献   

19.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的定义、公式、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学生如何消化基础知识,掌握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进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但要靠“教”,更主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在学的过程中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一、重视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作用通过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教师应操纵或控制…  相似文献   

20.
远程教育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以学生和学生个别化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个性化、自主化、个别化和小组协作化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