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玮 《天津教育》2006,(7):31-32
有人说,班主任很难当好心理辅导员。因为班主任要代表学校对学生进行管理,严格的管理使班主任往往更看重于对学生错误行为的纠正,而难以顾及对学生心灵的关爱。但在实验中学,学校积极倡导每位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心理辅导的理念和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关爱;要用心灵的对话取代空洞的说教,要帮助学生从被监督和遭批评的被动状态中走出来,从他律走向自律。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刘玮老师借助心理美文将比喻的方法运用于班集体管理中,诠释了班主任和心理辅导员角色融于一身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角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要角色。我国当代学生新的个性特点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班主任加强心理辅导员角色意识与能力,即多从心理角度认识了解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教育学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等,以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班主任比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医生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具有更大的优势。班主任可以与学生一起生活,朝夕相处。观察方便;班主任有管理学生的权力,可以通过管理影响学生;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创造为一个心理氛围良好的小社会:班主任可以与学生家长、社会沟通;班主任可以根据学校活动的规律,预防学生的心理应激反应失当;班主任可以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紧急干预。  相似文献   

4.
席建雄 《天津教育》2023,(13):149-150
<正>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会随着成长有较大的情绪变化,导致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可能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健康发展。心理健康辅导作为初中教育的核心内容,需要班主任加以高度重视,并围绕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深入研究,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辅导需求以及情绪变化展开高质量的心理辅导工作,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围绕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展开相关阐述。一、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展开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作为班主任,能否敏锐地了解学生的言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黄谋青 《教书育人》2005,(11):62-62
第一堂:心理课。班主任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在充满阳光、人文关怀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建立“悄悄话信箱”,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架起心灵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只有认真揣摩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心理,才能把学生工作做深、做透、做好。因此,班主任要学习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用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艺术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师生间的和谐关系是形成好的班集体的重要因素。为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调节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一般说来,班主任总是与学生有感情距离。班主任要想得到学生的信任,除严格要求学生外,还必须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教师与学生谈心时,态度和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严格的纪律约束在亲切的谈话中让学生接受,并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既是指点迷津的老师,又是亲密的朋友。这样,班主任缩短了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缩短与后进生的思想感情距离。后进生大致有二大类。一类是成绩差,表现还可以;另一类是成绩…  相似文献   

9.
高校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障碍,主要是因为班主任与学生间的情感沟通欠缺。班主任不了解学生的现实需求和优势需求、不顾及学生心理感受的枯燥说教和唠唠叨叨、居高临下的权威思想和强迫思想、教育的主观化和定性化倾向、角色固着和角色错位倾向等造成与学生沟通困难;学生的自闭、自卑、逆反和自傲等心理倾向,而不愿或不敢与班主任沟通。对此,班主任应有强烈的责任心,真正从关心和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注重多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并注重沟通交流的策略方能实现教育之目的。  相似文献   

10.
游景如 《教师》2008,(18):17-17
班主任难免有时遭受学生的语言攻击。班主任自身的心理调适,直接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本文用一个真实的案例.阐述和分析班主任在遭学生骂后进行自身心理调适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11.
威信,从个性的角度分析,是指班主任在与学生交往中,影响与改变学生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教育、组织和指导,是否具有威信或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也直接影响学生对班主任形象的认同心理。笔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体验出班主任威信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一个班主任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于班主任对其学生是否具有影响力,班主任的影响力,就是班主任有效地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能力,班主任的影响力,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品德,素质,知识,能力,地位,权力等。  相似文献   

13.
张丽 《云南教育》2001,(23):13-14
班主任的教育权威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它对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是深刻的。班主任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学生心理效应,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一、班主任权威与学生心理反响管理心理学认为,权威对人的影响表现为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两个方面。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组织、奖励、惩罚等权力具有强制性,是以外力的形式来发挥作用的。在班主任权力的作用下,教育对象的心理和行为,表现为被动、服从。因此,在许多情况下,班主任的权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有限的。而威信作为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14.
武俊青 《学子》2014,(9):14-14
心理健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名班主任,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并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对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日常的实践经验,对班主任维护心理健康提出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表情的心理效能。班主任亲切、真诚的表情,不仅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对立情绪,而且会使学生感到班主任对他的关怀和爱护,从而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保证谈话的顺利进行并收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班主任要根据不同情况,恰当地表达自己的喜、忧、哀、乐。距离的心理效能。在与学生个别谈话时,师生要尽量坐得近一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和尊重,而且有利于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细微的反映,准确地捕捉到学生流露出的思想,从而有的放矢地调整自己谈话的角度、内容和方式等,有效地提高谈话的效…  相似文献   

16.
许发胜 《中学文科》2006,(10):89-89
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因此,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心理人格教育。 1.尽快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师生间“零距离”的交流 作为班主任,每当接受新的班级时都应对学生情况作一个详细的调查,这是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要有意识地通过各个环节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在心中建立完备的学生档案。还要抓住各种机会贴近学生,互相交流,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脾气、个性并在生活上引导他们。不仅如此,师生还应敞开心扉,逐渐减少师生间心理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批语、面谈等方式,明白地告诉学生自己的想法,从而营造师生“零距离”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胡佳 《现代教育科学》2007,(5):52-53,77
班级管理首要责任人的班主任,应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利用心理效应进行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18.
白永强 《教师》2010,(11):115-115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引路人,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要用自己的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实现学生管理的优质化,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严峻课题,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高尚品格,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者。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交往最长、最了解学生心理的人,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个性,对做好班级工作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不同个性心理的学生,班主任应认真研究,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做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许不是班主任的主要任务,然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会对教育工作成败起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