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我国数学教育“国粹”的“双基”教学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跟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我国数学教育"国粹"的"双基"教学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跟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作为我国数学教育"国粹"的"双基"教学如何能够与时俱进地跟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步伐,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能力,是摆在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参加省内外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各种研讨会、交流活动和调研活动,发现高中数学的"双基"教学存在许多误区,现作以归纳、分析和反思,愿与同行共同磋商.  相似文献   

4.
“双基”与“双基教学”:认知的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打好基础,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训练,一直是中国数学教育的一个特点.近年来,随着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双基”与“双基教学”又表现出了新的关注.例如,这就构成了2 0 0 2年1 2月在苏州召开的数学教育高级研讨会的主题.一般地说,“中国数学教育传统的界定与发展”显然更应被看成课程改革顺利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1] ,从而,就“双基”与“双基教学”的问题而言,我们也就不应采取简单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而应从理论高度对各个相关问题做出深入分析,从而就能在课程改革中很好继承其中的优秀成分并切实…  相似文献   

5.
“数学教育高级研讨班”,于2002年12月5—8日在苏州大学举行.会议研讨的主题为:(1)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2)高师数学系本科生适用的“数学教育技术”课程大纲.会议对中国双基教学作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数学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它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保持正确的合理内核,扬弃不必要的繁琐记忆负担,增加新兴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新双基”.因此,进行大量的实际案例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双基”是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在新形势下,它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并保持合理的内核,形成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新双基”.为准确地把握数学教育中的“双基”,对数学“双基”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就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浙江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的几位同仁在导师张维忠教授的指导下,围绕“数学‘双基’中的形式化与非形式化”主题展开了一次深入讨论,以下是大家发言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数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实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教材编写中,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教学中,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懈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数学生活化”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8.
重视“双基”.一直是我国数学教育的立足之本和发展根基。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有这样的忧虑和担心:我们是不是正在丢掉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双基”优势?长此以往.我们的数学教育还能继续领先于世界吗?有人更是直白地说.新课程弱化了数学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只有淡化基础知识的教学,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对学生发展更有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近读文卫星老师的课例“抽象函数(高三复习课)”,给人的感觉是它重“双基”,又不是传统的“双基”教学;它以解题为主,又不是传统的解题教学.可以说,它超越了“双基”,也超越了解题,是数学“双基”教学和解题教学的新探索.特别是由这一课例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教育中.解题教学具有四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教育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教学更加科学化,也更加规范,那么作为我国国粹的“双基”数学教学怎么样才能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子,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呢?这一问题是数学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真文而坚定地向我们走来,数学教育发生了重大变化.新《数学课程标准》引领我们:数学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创设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解决一个个具体的生活问题,已经成为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一道亮丽的风景,“数学生活化”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七条建议,这也是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为使广大数学老师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更好地把握“标准”的理念和意图,确保课程改革顺利进行,本文从数学教学本质与数学教师的角色定位,作一些探讨,为进入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数学双基教学理论框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中国数学教育以“双基教学”为主要特征.中国双基数学教学,是关于如何在“双基”基础上谋求学生发展的教学理论.双基数学教学的理论特征有4个方面:记忆通向理解,速度赢得效率,严谨形成理性和重复依靠变式.中国的数学双基教学在纵向上分为3个层次:双基基桩建设,双基模块教学和双基平台教学.  相似文献   

14.
对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生活化”、“活动化”和“个性化”是当前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潮流,这是人们在处理数学教育中各种复杂关系的不同态度的反映.对数学课程、数学学习、数学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我国数学教育界存在许多共识,而且还有非常良好的改革基础.数学教育改革应当吸取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坚持“双基”不动摇,坚持数学学习的高标准,在数学教育已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处理好数学教育中的各种关系,做好科学论证和实验,要依靠全体数学教育作者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遥望远方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新一轮课改正稳步前进。改革是试金石,新的教育教学情境,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思想也在锻造和提炼。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路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嫗变,使得课程教材建设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给我们教学一线的老师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思想正经历着深刻的洗礼,我们的教学行为悄然发生着变化.另一方面,也发现,如今的课堂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真”与“不实”的现象: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数学现实,忽视了学生真实的对话情景,忽视了学生真实的操作探究……,这些严重地影响了小学教学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应该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遥望远方     
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新一轮课改正稳步前进。改革是试金石,新的教育教学情境,面临新的挑战,新的教育教学智慧和思想也在锻造和提炼。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路程。从“双基”目标到“三维”目标,再到现在的“核心素养”目标,语文课程目标的嫗变,使得课程教材建设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荡涤着传统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我们在为卓有实效的课堂教学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为存在诸如将“生活经验”等同“数学思考”;用“牵引演示”替代“自主探索”;将“优生主唱”视为“合作交流”等现象感到困惑。 有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发展性教育教学目标为引领,尊重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实现学生的真正发展的教学。突出表现为关注人的发展,促进数学学习,呼唤效益意识。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和长远的价值取向。为此,本期刊出一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专题文章,旨在提醒广大教师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改革新理念时,应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找准新理念与教学现实的衔接点,冷静地思考、科学地分析、合理地评判传统与现实的教育教学现象,用教育教学规律引领我们的教学行为,让数学课堂教学更扎实有效。  相似文献   

19.
教书育人是我们教师的基本职责.德育渗透是教书育人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优良教育传统.各科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数学教学也不例外.在新一轮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出了从“双基”到“四基”的目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与基本数学活动经验属于过程性目标,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是过程性目标落实的关键.然而,我们发现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产生了“偏见”,这是落实过程性目标的一个问题.为此,我们再次关注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数学教学偏见”,以期消除其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