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小兴安岭的美丽富饶,感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特有的美。  相似文献   

2.
张蕾 《江西教育》2004,(20):30-31
教材概述:(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三年级语文教材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围绕“美丽”“诱人”,按春夏秋冬顺序来写,字里行间流露了作者对小兴安岭热爱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是进行单元训练重点“用词准确”的一篇典型文章。  相似文献   

3.
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五册《美丽的小兴安岭》讲了小兴安岭四季不同的景色.先总的介绍了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渴洋,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接着围绕“美丽”这个中心,具体而有顺序地叙述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各季的景色特点.以己拙见,本课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抓句群分析抓句群分析,是学好这课的关键.《美丽的小兴安岭》共七个自然段.第一段是一个承接关系的句群,正好和段重合.中心意思是说小兴安岭树海面积之大.第二段是一个单句,它不是句群.其所以单独成段,是因为要强调小兴安岭的树海四季皆美.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标)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要求  相似文献   

5.
《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传统的经典名篇。文章辞藻华丽、意境优美.字里行间显现着小兴安岭的魅力和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在教学本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朗读,在读中感知美,在读中感悟美,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起他们对小兴安岭美的向往。  相似文献   

6.
本课是义务教育龙教版小学<小学信息技术>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3课旅游宣传单——插入艺术字.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现在不能去旅游了,教学内容以在预防甲型H1N1流感病毒知识电子小报中插入艺术字并美化.  相似文献   

7.
蒋守彬 《辽宁教育》2002,(7):113-11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认识‘千米""后,让学生亲自感知1千米有多长.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真正体验"1千米"有多长,使这个概念不再抽象、空洞;2.通过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他们的合作交往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品质;3.联系实际走进生活,培养他们的实际生活能力和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小兴安岭》(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六册)这篇短文,通过巧妙而又清晰的结构思路,运用形象而又准确的语言,描绘出色彩鲜明的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景图,表达了作者喜爱小兴安岭壮美景色的真挚情感。思路清。课文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为题目,高度概括了课文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安排得十分巧妙。开头交待了小兴安岭的树  相似文献   

9.
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认识10个生字;2.让学生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受到美的熏陶;3.能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4.在感受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 ,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 ,既是识字教学的重要途径 ,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如何抓好阅读教学呢 ?笔者采用“导”“学”“练”这一教学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导 :教给方法、揭示规律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 ,在思考中学习 ,变“学会”为“会学”。1.定向导 ,即教师根据教材特点 ,从整体入手 ,层层深入 ,精心设问 ,安排一条理解文章的思路 ,让学生沿着这条思路去学、去思考 ,从而避免了偏离学习重点的弊端。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 ,作者抓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特点 ,具体而有顺序…  相似文献   

11.
《美丽的小兴安岭》(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自然段:“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相似文献   

12.
刘艳 《教学与管理》2003,(11):74-75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三册第74页例1,算算填填,练习十八第1~8题. 教学目标:1.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编出7的乘法口诀,理解7的乘法口诀中相邻两句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运用口诀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13.
范曰清 《化学教学》2011,(6):35-36,80
本文是对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六单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围绕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一、谈话导入。了解位置1.祖国的东西南北处处有迷人的景色,上几节课.老师带大家欣赏了奔腾的长江.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游览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今天.让我们到繁华的大都市香港去自助游。(板书“香港”)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七册第92~93页,练习二十五1、2、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16.
教学理念《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  相似文献   

17.
以人教版教材选修3-2第1章第8节《电容器的电容》教学设计为例,阐述在借鉴美国TFU教学模式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沈立军 《辽宁教育》2004,(1):122-123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十册第30-32页,练习十七1、2、3题.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第69-71页的例题,"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相似文献   

20.
李树良 《辽宁教育》2004,(1):123-125
教学内容 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12册第2单元第1教时"复式统计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复式统计表的格式以及它的用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