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读议课文 ,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中 ,懂得母爱的伟大。2 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给课文分段的方法。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4、5、6自然段。教学重点 :继续学习先找出重点段再分段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老麻雀保护小麻雀的句子。一、整体感知、质疑 :1 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自由读课文 ,说说故事发生在哪儿?课文提到几只麻雀?讲了一件什么事?(简笔画 :林阴路板书 :猎狗 小麻雀 麻雀)2 明标 :这节课我们就要从这个故事中探讨它表达了什么感情 ;继续学习分段 ;有感情…  相似文献   

2.
王迪 《湖北教育》2003,(13):52-53
《麻雀》这篇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母爱。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读书,重点通过读议描写老麻雀、猎狗的语句,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内容,体会作者写作的妙处,  相似文献   

3.
<正>1.通过揭示中心思想来探究内隐之情。有不少课文的中心思想都是反映某种思想感情的,如《麻雀》一课,通过叙述老麻雀保护小麻雀奋不顾身的故事,表现了老麻雀无私忘我的母爱。教学时可以从直接揭示中心思想入手,返顾全文来体验这种情感。让学生熟读课文,分析中心思想,想想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老麻雀对小麻雀有怎  相似文献   

4.
《麻雀》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它描写了老麻雀面对猎狗这庞然大物,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讴歌了老麻雀对孩子无私的爱。教学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阅读想像,推测心理,感悟情感。  相似文献   

5.
《麻雀》(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片断: 在指导学生细读课文《麻雀》第4自然段时,首先,我要求学生划出描写老麻雀神态、动作的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用心体会。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扑”“像一块石头似的”“扎煞”“尖叫”体会出老麻雀爱子心切、救子心切、毫不犹豫、落地有声、非常勇敢、顽强如石。最后,引导学生思考:读到这里,你想对老麻雀说点什么?  相似文献   

6.
屠格涅夫的这篇《麻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选读课文,通过对老麻雀神情动作的描写,把老麻雀伟大的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在选编时作了较大的改动,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我采用了(《麻雀》的其他版本。我选择的这一版本有两个生词,学生学起来难度适中,而一些描写老麻雀神情动作的词句非常精彩,便于教学时挖掘引导。  相似文献   

7.
《麻雀》(第八册)一课第四自然段,作者准确地运用动词,真实而形象地描写了措狗与老麻雀的不同动作,突出老麻雀在凶猛的庞然大物猎狗面前的果敢、勇气和胆量,歌颂了伟大而高尚的“母爱”。教师可这样引导学生学习这一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轻声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生:猎狗走近小麻雀,老麻省飞了下来。 师:课文中哪句话是写老座雀飞了下来的。  相似文献   

8.
屠格涅夫的这篇《麻雀》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选读课文,通过对老麻雀神情动作的描写,把老麻雀伟大的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在选编时作了较大的改动,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我采用了(《麻雀》的其他版本。我选择的这一版本有两个生词,学生学起来难度适中,而一些描写老麻雀神情动作的词句非常精彩,便于教学时挖掘引导。  相似文献   

9.
教法一江苏王晓春一、理清思路 ,直奔重点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写了哪几样动物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通读全文 ,理清思路。然后教师设问 :“这个故事中最扣人心弦 ,最惊心动魄的场面在哪儿?”引导学生直奔课文重点段(第4、5自然段)。二、质疑问难 ,探究感悟第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充分展示了老麻雀“勇敢”与“胆怯”相互交织的性格两重性。如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发现这种性格上的矛盾 ,然后结合语境去主动探究产生这种双重性格的根源 ,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环节把学生思维步步引向深入。1 …  相似文献   

10.
《麻雀》一课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教学时,要启发学生抓住动物的特点观察、体会,只有观察有序,才能写得有条理,只有观察得仔细,才能写得具体生动。通过下面板书引导,着重让学生理解课文是如何从动作、神态、声音等方面去刻画老麻雀的“勇敢”,小麻雀的“弱小”,体会老麻雀“奋不顾身”的原因——伟大的母爱。  相似文献   

11.
课文《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麻雀》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所作,是一篇文字优美的好教材。教学这篇文章,要以读代讲,指导学生理清文章条理,理解文章内容,最后通过感情朗读,激发学生的情感。 一、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胳脉 这篇课文共有7个自然段。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了什么气味。接着讲猎狗看见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正当猎狗张开大嘴准备吞噬小麻雀时,一只老麻雀从树枝上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最后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被“我”带走了。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特色 :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二、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第四至七自然段 ,并指导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教学要求 :1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体会老麻雀为了保护小麻雀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2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 ,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教学重点 :着重理解第四、五两个自然段 ,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奋不顾身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  相似文献   

13.
《麻雀》(第六册)一课通过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行为,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这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教学中的难点。特别是课文中“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一句中的“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学生难于理解。对这一难点如何处理? 一、从老麻雀的行动,理解母爱力量的强大。可从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的一连串突发性动作,设计提问:①老麻雀怎么会“突然”从一棵树上飞下来?为什么要写它“象一块石似的”落在猎狗而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通过朗读,感悟具体文字,感知并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和亡国之恨;披文入情,因文悟道,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悟文本的能力,陶冶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感悟课文,感知并体会肖邦的爱国之情、亡国之恨;培养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体悟文本的能力,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有指向地培养学生倾听、合作、交流等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麻雀》一课的难点是从对老麻雀救小麻雀的描写中,体会“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那是一种伟大的亲子之情!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力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重视阅读的指导和训练,  相似文献   

16.
《麻雀》一文记叙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伤害的故事。文中有些语句抒发了作者对老麻雀勇敢精神的赞赏敬佩的感情。但老麻雀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勇敢精神,对此,学生在理解上颇有困难。我针对这个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指导学生品词品句,理解作者是怎样写老麻雀的勇敢精神的。首先,我抓住“像石头似的”这一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老麻雀下落时的快速和突然,体会老麻雀的坚决和急切的心情。再是指导学生品析“呆立着不动”这个词语。联系上下文画出老麻雀落在猎狗面前的动作,从“蓬起、尖叫”这两个词体会老麻雀明知无望而又拼力一搏的心情。尽管它身体发抖,声音嘶哑,但它仍呆立  相似文献   

17.
《麻雀》(五年制语文第六册第7课,六年制语文第六册第28课),是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篇用之经久的传统教材。课文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故事的情节很简单。开头讲猎狗放慢脚步,好像闻到什么野物,接着讲看到了一只刚从巢里掉下来的小麻雀,猎狗刚张开嘴巴,突然,一只老麻雀飞下来,落在猎狗面前,绝望垃尖叫。老麻雀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小麻雀,猎狗慢慢地后退,被“我”带走了。故事不难理解,但学生最不明白的是:老麻雀为  相似文献   

18.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教材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14课《麻雀》 ,是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它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歌颂了热爱幼小者的高尚品质。如何把这篇传统课文讲出新意来呢?在教学中 ,我对学生进行“读课文、品词句、悟感情”的学法指导 ,以训练学生阅读技能。一、初读、整体感知课文 ,明确学习目标《麻雀》这篇课文构思新颖、结构紧密、形象鲜明 ,为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思路 ,用文中之情扣动学生心灵的琴弦 ,使之受到艺术感染。教师首先从“导读”部分入手 ,整体感知单元训练重点 ,明确…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意图: 《麻雀》写的是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地保护小麻雀的故事,赞扬了一种伟大的母爱力量。课文所在训练组的训练重点是“一要真实,二要具体”。教学时,第一课时侧重让学生理解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段、重点词句的精读细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的心灵产生震撼。第二课时,围绕训练重点揣摩重点词句,领悟表达方法,补充阅读资料,拓宽学生的视野。两课时走完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诵读的作用,突出理解和训练的重点,避免面面俱到,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20.
<正>【教学目标】1.正确读写并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扎煞、拯救、嘶哑"等词语。2.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母爱的崇高。【教学重、难点】体会猎狗行为的变化及原因,从而体会老麻雀对小麻雀伟大的爱。【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麻雀图片)说说麻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小、弱等)(出示猎狗图片)这是谁呢?它和狗有什么不同?(凶猛、可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