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重要一步。如何才能创设好的情境,紧扣学生心弦,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呢?下面,让我们一同回顾并感悟几位名师的精彩导入。【片断一】特级教师钱金铎"面积意义和面积单位"新课精彩导入师:同学们好!刚刚见面就要请大家上课了,愿意吗?生:愿意。师:为什么说愿意呢?生1:老师给我们上课,能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54~5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一起去逛逛服装店,看看我们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好吗?师:(课件出示情境图)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从图中你都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生1:短袖衫32元,裤子45元,夹克衫65元。  相似文献   

3.
正辩课主题:中小学几何概念衔接教学课前看动画片《西游记》1分钟,让学生感受金箍棒的神奇:要怎么变就怎么变,想变多长就变多长。一、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三种线的特征1.在情境中认识特征师:金箍棒好神奇!请仔细观察,金箍棒是怎么变的?(课件演示变化情况一)生:向两边拉长。师:也可以说成向两端延伸。如果孙悟空不让它停下来,它会向两端——生:继续延伸。师:是的,也就是向两端无限延伸。请看,金箍棒现在开始向两端延伸、延伸,已经延伸出了屏幕,它还在延伸(教师手势作延伸状)。想象一下,现在延伸到哪里了?  相似文献   

4.
如果我问你,西瓜是什么形状?你一定觉得很奇怪,西瓜不是圆的难道是方的?告诉你,西瓜还真有方的。这是一节小学一年级的美术课,请看我们学生的表现——片段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让问题呈现在生活与谜语中。师:今天老师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看谁能猜对,有信心吗?请大家听好了——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庞。生(齐声):西瓜。师:你们了解西瓜吗?把你们知道的说给老师和小朋友们听一听,好吗?生:西瓜是圆圆的、大大的,也有的不是很圆。生:西瓜皮是绿色的,上面有黑色的花纹。生:有的瓜皮是青色的,还有深绿色的。师:你们还了解哪…  相似文献   

5.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数学课上我们已经学习了找规律、烙饼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和有趣的河内塔问题。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奇妙的数学王国,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好不好?生:好。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索师:(课件出示问题)请看大屏幕。  相似文献   

6.
案例描述师:小朋友在电视、电影中看到过一些放慢动作的镜头吗?生:看到过。师:请一个小朋友表演“起立”的慢动作。(生表演)师:什么感觉?生:很好玩。师:慢动作镜头可以让我们小朋友把动作看得更清楚。老师也来表演一个慢镜头,你们看看好玩不好玩,好吗?生:(个个很好奇)好!师:a—  相似文献   

7.
片断一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写课题:这儿真好(学词语略)师:你要想知道“这儿”有多好,有什么办法?生:打开书读一读,从课文中可以找到答案。师:读书是个好办法,可以使人聪明,让人明白很多事情,那就打开书读吧。(学生自由读课文)犤评:从课题入手,引入话题。师生间的轻松对话,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带进文本。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与文本对话的平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愿望,使学生愉快地进入了学习状态。犦师:同学们书读得真认真,谁说这儿真好?生:小鸡、小鹿、小象、小猴,它们说这儿真好。师:这么多小动物都说这儿真好,为什么?生l:这儿很漂亮,生2:…  相似文献   

8.
郭华勤 《湖北教育》2003,(15):15-16
片断一 情境活动 师:今天老师首先要请大家听一首歌曲——《三个和尚》,现在,我们一块儿来欣赏,好吗? 生(齐):好! 【评】学生饶有兴致地听熟悉而喜爱的歌曲,在品赏优美的旋律、有趣的动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为什么人多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产生问题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同学哑剧表演得特别好。谁来表演一个?师:大家边看表演边想想,他们的表演说明什么?(教师先请一学生表演之后,再请另一个学生表演。)师:谁来说说他们表演的哑剧是什么意思呢?生:生1好像挖到了金子,很高兴。生:生2可能在表演偷东西,我看  相似文献   

10.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上课之前,我想请大家配合老师做一件事,听好了!请闭上你大大的眼睛,用你聪明的脑袋,回忆第一次走进你脑海中的月亮,给了你什么样的印象?生1:圆的。生2:很亮。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喜欢什么样的运动啊?生:跑步、跳绳……师:我们学校开展了校园集体舞活动,请看屏幕,都有哪些项目啊?生:圆圈舞、交谊舞。师:圆圈舞几人一组?交谊舞又是几人一组呢?生:圆圈舞5人一组,交谊舞2人一组。师:不错,有5人一组的圆圈舞和2人一组的交谊舞。如果让你组织同学们参加圆圈舞,你认为安排多少人参加合适?生:15、20……(板书学生  相似文献   

12.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再过几天是什么节吗? 生:元旦,也就是新年。 师:我们要举行新年联欢会,还要把教室布置得非常漂亮,大家说好不好?请大家想一想,怎样布置?  相似文献   

13.
师:请看卡片(部分声母和韵母),谁能把它的音读准?其他小朋友当“小小正音员”,读得好,给他掌声;读得不对,要帮他纠正。(生指读——评价——正音)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拼音。(板书yw)师:请看这幅图(情境图),谁来说说你看懂了什么?生:我看懂了,乌鸦妈妈在喂虫子给孩子吃。生:我看懂了,妈妈在给孩子穿衣服。  相似文献   

14.
邹萍萍 《科学课》2008,(6):30-3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今天和我们一起上课的除了咱们同学还有一位朋友,想不想知道他是谁?生:想!师:请大家听好:人人都有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生:影子。  相似文献   

15.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天天在一起学习,大家都是好朋友,对不对啊?生:对。师:现在,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好不好?生:好。师:你们知道这位新朋友是谁吗?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放动画课件,并启发学生寻找线条。)生:线条。犤评析:教师教态和蔼,语言亲切,创设了一种愉快的情境,很快拉进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犦三、探讨感知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你能到前面把它们的样子画下来吗?(请两位同学到投影仪上画出几种线条)师:同学们画的线条真漂亮。你们知道吗?这位新朋友…  相似文献   

16.
刘玲 《贵州教育》2005,(19):31-32
一、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师: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到商店买过东西吗?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出示商店情境)。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买东西要付钱。生:我看到了售货员找回顾客的钱。……1)激发兴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钱呢?生:买东西。生:游玩的时候。生:报名的时候。2)导入新课。师: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生:叫人民币。师: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2.小组合作、获取知识1)认识各种面额的人民币。师:请每位小朋友拿出信封内的人民币,每个小组的小朋友轮流认一认,看谁认识的人民币最多。(学生互助认识人民币)生问:(…  相似文献   

17.
犤案例犦师:同学们,今天是姜壮壮的生日,他奶奶捎来了一个蛋糕,想让我们和姜壮壮一起分享他的快乐。你们有什么想法? 生(齐):好。谢谢姜壮壮。师(打开蛋糕盒故意问):好,那我们就准备吃,可以吗?(师环视全体学生) 生1:老师,今天既然是姜壮壮的生日,那就让我们为他唱一首《生日歌》再吃吧。师:好建议,让我们齐唱《生日歌》。(唱完后,师故意做要切蛋糕的样子) 生2:老师,等一下。我觉得吃蛋糕前还应该向姜壮壮说句祝福的话。师:好啊。那就请你带个头吧。生2:壮壮,祝你生日快乐。师:其他同学还有什么话要对姜壮壮说吗? 生3:壮壮,祝你学习进步。生4…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对排列、组合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渗透的教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老师想上街买些圣诞礼物,想请同学们做个参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那我们就出发吧!二、实践体验感受新知情境一:猜寄存柜子的号码录相:沃尔马超市寄存处。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我把物品存在几号柜子呢?提示:这个号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生1:12号。生2:21号。(师同时板书)生…  相似文献   

19.
秦勇 《陕西教育》2004,(5):34-34
师:同学们,力学部分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两章内容,现在我们来复习一下。我将做一些动作并且提出一些问题,请同学们回答对应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好吗? 生:(齐声)好! 师:(拿出一根弹簧,将其拉伸)这个物理现象是什么,说明什么物理原理? 生:弹簧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长,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相似文献   

20.
片断一:情境创设,引入分数师:同学们,喜欢野营吗?生:喜欢。师(:投影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正在进行野营时的情境)现在两个小朋友在野营,他们将要干什么呢?生:有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将要分东西。生:一个小朋友分得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师:他们的分法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呢?生:平均分。师:对,这两个小朋友采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分完了没有?生:没有,还有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半个。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生:就是两个小朋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也就是每人分得半个蛋糕。师:同学们所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