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报道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火箭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员第一次进入太空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开创了中国航天史上具有历史性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2003年10月15日,全国人民的目光都聚焦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中国载人飞船首次发射升空。16日清晨,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当身着蓝色宇航服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英姿勃发,带着出征太空后成功的喜悦自主出舱时,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沸腾了,13亿中国人民的情绪沸腾了。在举国上下共同欢庆的时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28研究所全体同志的心情更是无比激动,他们除了和全国  相似文献   

3.
《全国新书目》2008,(19):26-26
在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成功翱翔太空的两年后,又有两位航天员乘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上太空,三年之后又有三位航天员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并有一人实现太空行走。本书以我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为主线,全面介绍了相关知识和最新进展。本文系该书前言。"神箭"嘴飞,"神舟"远航。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从单人升空遨游,到双人五天联袂飞行,再到三人上天一人出舱太空行走,不断取得突破性成就,创造了一个一个新的纪录。中国连续三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成为屹立于世界高科技之林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4.
第十次升空     
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顺利着陆,结束了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神舟飞船的第十次升空,距离航天员杨利伟首飞太空正好十年。"十"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神舟十号自然被赋予了"十全十美"的美好期待,此次  相似文献   

5.
书市进入十一月,出现了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些书上架风风火火,甚至众望所归,销售却未见风云,书市出现了冷静期,在中国出版人的心中又一次出现了“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神舟”图书期待“冲天” 10月16日6时23分,杨利伟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内蒙着陆场成功着陆、神州沸腾举国欢庆之际,我们的出版人也没歇着,距离“神舟五号”成功着陆  相似文献   

6.
"天龙号"飞船的成功运行,迈出了美国航空商业计划的重要一步。这次商业飞船的成功飞行,将加速人类实现低价和快捷的载人航空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研制的"天龙号"飞船终于实现了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当国际空间站上  相似文献   

7.
张雷 《军事记者》2001,(3):42-42
公元2001年1月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相似文献   

8.
今年4月 12日,是加加林乘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40周年;是第1架航天飞机升空20周年;4月19日则为世界第1座空间站入轨30周年。因而2001年的4月,是载人航天的纪念月。 从1961年4月 12日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到今年4月12日止,人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已达40年。在这40年里,载人航天的发展是沿着载人飞船、试验性空间站、航天飞机到建造永久性空间站的道路前进的,其中载人飞船和航天飞机为来往于地面和太空的载人航天器,而空间站是不返回地面的航天母舰,它们均在科技、经济、社会、政治和军事等方…  相似文献   

9.
公元 2001年 1月 10日凌晨,中国载人航天第一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飞船发射场迎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史上的第二次发射:“神舟二号”飞船发射太空。   此次发射的“神舟二号”尽管没有载人,但飞船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是载人飞船应用系统第一次全系统执行在轨飞行试验任务,并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   发射时,“长征二号 F”喷出强烈火焰,向上攀升,我不停地按动快门。火光映红了整个夜空,箭体吐着火舌,穿云破雾,直上云霄。我追着火光拍摄,直至火光消失在茫茫天际。这时,时针指向北京时间 1月 10…  相似文献   

10.
孙崇峰 《中国广播》2004,(11):57-58
《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安全返回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这篇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及时播报了航天员杨利伟平安出舱的全过程,向听众报告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的喜讯。成功之处有四:  相似文献   

11.
进入金秋的这一周,全世界必然要将目光集中于中国。有两件大事在神州发生:10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太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升空。 所有炎黄子孙都会为此舒畅胸怀,振臂称庆! 短短几天内的几个大动作,将奠定今后中国巨人的新形象。 中国加入WTO、取得2008奥运会主办权,以及近年来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的高速度,使我们在世界上的形象一直在发生改变。中国迅速地在与世界接轨,参与世界的事务,世界发展的主流,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首次载人航天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舱内,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踏上了飞天之旅。载人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许成功返回地面,圆了中国人期待了千年之久的飞天梦。  相似文献   

13.
贾永 《中国记者》2012,(8):29-32
从2003年金秋杨利伟叩问苍穹,到2012年盛夏景海鹏、刘旺、刘洋进驻"天宫"——短短9年间,中国航天用4次载人飞行把一系列超越梦想的跨越写在茫茫太空。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报道也经历了传统时代、电视直播时代、网络时代、微博时代"四个阶段"。回顾这些过程,同样可以总结出载人航天报道的四次跨越。  相似文献   

14.
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的日子,人们被媒体上有关航天的报道包围着,各家媒体无不使出浑身解数,力图让自己的报道在这巨大的同题比武中胜出,但身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虽从电视、广播和报刊上看到了无数次的有关航天的报道,但印象中却还是一片浑沌,当然,也有清晰的,这就是——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了。  相似文献   

15.
速读     
《中国新闻周刊》2012,(23):12+14-15
焦点胡锦涛对话航天员6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与在太空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进行实时视频通话。这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工程以来,首次实现地面与太空在轨飞行器的双向视频通话。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6月16日顺利发射,并于24日在航天员的控制下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  相似文献   

16.
第一现场     
关键词 神舟五号 中国人实现飞天梦想的日子越来越近。9月16日,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表示,“神舟五号”载入太空船发射准备工作在非常顺利地进行。据报道,“神舟五号”发射已自这一天起进入了1个月的倒计时,“神舟五号”可能在10月载人发射: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继美、俄之后的第三个  相似文献   

17.
由任 《新闻三昧》2004,(1):31-31
《科学时报》12月9日载文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载人升入太空,同时搭载了番茄、茄子、辣椒、玉米、大白菜和报春花等30个品种的种子进行又一次太空育种试验,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太空育种热。目前,沈阳  相似文献   

18.
去年10月12日到17日,我国航天科学研究和探索领域再传振奋人心的喜讯,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驾驶神舟六号飞船,经过110多个小时、700余万公里的飞行,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是继两年前“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后的又一壮举。“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全体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骄傲和荣耀。”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再一次向世人昭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有志气、有信心、有能力攀登现代科技高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金秋10月,是收获的季节。2003年10 月15日,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独自一人进入太空,使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成为现实。 2005年10月12 日,神舟六号再探苍穹,实现了两人多天在轨运行计划,完成了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有人参与的空间实验活动。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举国关注,举世瞩目。为了宣传好这一历史性壮举,各大新闻媒体派出精兵强将,赶赴飞船发射区、落区和海上测控区,实地进行报道。作为解放军报派往一线的采访记者,我们见证了那个令人终生难忘的历史时刻,记录下了那个梦圆飞天的沸腾场面。(一)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集当今高科技为一体的最前沿、最复杂的工程,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尽管人类自加加林第一个走向太空之后,已经进行了200多次航天飞行,把900多人次送入太空,但真正有实力、靠自主发射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全世界只有美、俄两家。如今,中国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