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再次向不良文风宣战了。文风折射党风政风,体现着党风政风的方方面面。然而不良文风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危害着党群关系。本文从改文风的方向、关键点及“多风结合”来阐述如何真正做到改进文风。  相似文献   

2.
一些论著认为,邓小平没有写过“纯粹的理论专著,而且《邓小平文选》中的文章大多数是谈话与对话,使用的语言也是普通语言”,因此,“论述精辟、文风朴实、口语表达、通俗易懂”,是邓小平理论独特的表述风格 (又称理论风格 )。笔者认为,这一界定不够严谨。本文试图提些初浅看法。   首先,“论述精辟、文风朴实”、“口语表达”是邓小平科学著作的表述风格,而不是邓小平理论的表述风格。其一,邓小平是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他的科学著作无疑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但邓小平理论又“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十四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例,探讨邓小平的文风特点:重点突出,旗帜鲜明,真诚坦率,平易近人,认为这种文风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神;同时分析了邓小平文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好的文风,是在同坏文风的对立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一九四二年,我们党在延安整风运动中,由于清祘了党八股,结果就使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获得了充实和普遍的发展。今天,我们要恢复被“四人邦”糟踏破坏的我们党的优良文风,就必须开展清祘邦八股的斗争。只有在和邦八股的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文风才有可能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文风是时代的产物。任何一种文风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沅和阶级根沅。一定的文风,是为一定的阶级和政治路线服务的。因此,被深深地烙上了一定阶级和一定政治路线的印记。邦八股是我国社会主义历史时期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中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它反映了这个历史时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的特点。邦八股最本质的特征是:玩弄马克思主义的词句,宣传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空喊“革命”的口号,为反革命阴谋活动大造舆论。邦八股的其他特征,都是由这一本质特征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风具有实事求是、内容深刻、简短精练、通俗易懂、灵活创新等特点。学习研究并继承和发扬邓小平优良文风,对于形成良好的党风、学风,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及社会科学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朴实平易明快简洁─—邓小平语言风格浅探邓东麟“风格即人”。如果说艺术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的体现,那么语言风格则是语言大师语言个性的体现。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邓小平继承和发扬了准确、鲜明、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文风,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语言风格.学习和研究邓...  相似文献   

7.
文风与政治     
自粉碎“四人帮”特别党的三中全会以来,林彪、“四人帮”用以制造反革命舆论的“帮八股”已被彻底批判,党的的优良文风正在逐步恢复.但是,也要看到社会上不良文风仍然存在,例如:层层讲“官话”、不联系实际的各种报告;内容公式化、雷同化或语言朦胧的文学作品;还有如吕叔湘先生所指出的“当前语文教学和报刊上存在的“讲华丽”、“喜用许多陈陈相因的套语来写文章”而不能用自己的话”来写的不良倾向,①等等.这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做了新的概括 ,提出“解放思想” ,并与“实事求是”一起构成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邓小平不仅阐述了“解放思想”的丰富内容 ,而且成功的运用了“解放思想” ,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世纪伟人邓小平的崇高人格和风范,不仅体现在他全部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同时也体现在他所有的文章、讲话里。本文着重从“文如其人”的角度,论述邓小平文章、讲话的人格风范和人格力量,从中可以深刻地体会并感受到他那“志高意远”的不懈追求、勇于捍卫真理的非凡勇气、谦虚律己的崇高美德以及极富人品特征的优良文风,并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和勇往直前的进取力量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精髓,学习中我们要紧紧把握住这一精髓,提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一、邓小平同志为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伟大贡献 邓小平同志一直坚信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他认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第三卷第10页),“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第三卷第382页)。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遭到破坏。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进行了拨乱反正,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归根到  相似文献   

1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开创党的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的伟大胜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初步成就。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拨乱反正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结合,恢复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指引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并将它同“与时俱进”相结合,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在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提出了“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这一思想路线必将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进一步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2.
巴·拉哈巴苏荣是蒙古国著名诗人,但我国对他的译介和研究工作才刚刚开始。他的诗歌创作具有求"真"的诗意理想,既包括诗人对自然本真的恋慕又包括诗人真挚深切的情感;其创作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体现在他对人生的超越性认识以及他对事物间界限的淡化和破除;诗人创作的语言极为精彩巧妙,是蒙古族传统修辞与现代性手法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3.
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党的思想作风建设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作风建设第一位的问题是搞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作风建设.实践"三个代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是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三个"解放出来",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是思想作风建设的基本任务.思想作风建设要落到实处,应该具有世界眼光,勇于理论创新,把提高党员干部的自身修养和改善外部环境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散文在中国现代散文中独具特色,究其原因在于其艺术创作与对童真的追求、对佛理与艺术的探求密不可分,其中又以"童心"为最根本之要素.丰子恺屡屡自称"儿童崇拜者"、"老儿童",因此应从童真之心入手分析其散文创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丰子恺对童真的向往深受佛禅追究本性本心的感染,继而与他作为"现代最象艺术家的艺术家"对艺术"真"的追求相契合,最终形成其散文真淳自然的艺术风格及真即善即美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6.
以丽为美是汉大赋最鲜明突出的文体风格 ,从侈靡的“丽以淫”到平实的“丽以则”,反映了汉赋由“辞人之赋”到“诗人之赋”的流别演变。这种一代文体和文风的变化 ,受当时儒家经学教化讽喻思想和尚智求实精神的影响甚大 ,是一个用功利态度和实践理性消解汉赋铺排夸饰的“侈丽”之美的过程 ,也是导致赋体文学衰落的一个思想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批评“两个凡是”,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的复出及其领导下的党的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提供了组织保证;邓小平“不搞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的务实态度和实践反馈法,为安徽农村改革的兴起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对于推进我国新时期“三个文明”的建设,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开创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新局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虚言其大略"是方苞古文的基本特征。无论叙述、议论,方苞舍弃甚多,追求"意在言外"的含蓄。此特征与传统古文的虚实详略手法有差异,是方苞人生经历和个性在文学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杂文"不是政治判决,而是别一样的"文学",作为文学家的鲁迅的一生就是"杂文的一生",其杂文的历史"过程"性折射了鲁迅本人的思想成型与丰富。行走于"杂文人生"中的鲁迅,同时又通过对"杂文"的写作实践不断体悟"文学"的意义,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观念。作为"杂文人生"的历史过程,鲁迅的文字从一般文明现象的批评发展而为整体制度的对抗,而在文字演变的背后,则是在现实社会各种阶层和群体中,不断寻求自我认同与差异甄别的思想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