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特级教师丁有宽说,我谈两个观点: 一、“爱心为根,科研为本”。作为一个真正献身教育事业的人,必须具有爱心。所谓爱心,就是爱中国共产党、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尤其偏爱差生。搞科研的人必须具备“爱心”这一根本的素质。否  相似文献   

2.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一首《爱的奉献》响彻中华大地,激励无数充满爱心的人,将各自的爱洒向那些需要爱的人.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必须用自己诚挚的爱,教育、感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具有爱心,以爱凝聚集体.  相似文献   

3.
一、感情上倾注“爱心”要想受人爱,必须先爱人。人都是有感情的,班主任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感情上应充满“爱心”,要多“投资”,不要吝惜,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班主任的爱。同时,要尽量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以爱心暖人心,以真心换诚心。这样让学生在学校如同在家一样,能够安安心心地学习,从而也能够热心服务于班集体,全班就会产生一股合力、凝聚力,班级工作就会“一顺百顺,一通百通”。二、日常学习、生活多“关心”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诸如感冒之类的小问题。作为班主任,也要将学生的这些小事情挂在心头,当好学生的“…  相似文献   

4.
索有福 《青海教育》2014,(11):14-14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优秀的班主任要善于将爱心贯穿于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一、爱是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责任体现在对学生的真情和爱心的感化。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平等地爱所有学生,要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班里的学生情况都不一样,对那些特殊家庭的学生,班主任要付出更多的爱心与耐心,在生活上多帮助他们,在学习上多和他们交流,使他们安心在校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5.
吴朝军 《教书育人》2000,(19):42-43
作为班主任,无论是利用符合语言逻辑。明白透彻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还是利用具有示范作用的身体力行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得用好“心”,以心育人。 一、爱心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是说人总是有感情的。作为班主任,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如果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成功的教育。也只有当你具有爱心,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之中,学生才能放松紧张情绪,消除师生之间的隔阂,心悦诚服地接受你的教育,从而使班主任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爱心必须至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诚对待学生,多为学生设身处…  相似文献   

6.
要做一个好教师,首先应当是一个有魅力的教师。教师每天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忙忙碌碌,默默无闻,何处体现其魅力呢?答案就在教师这一份神圣的职责中。
  一、爱能产生巨大的教育魅力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对于一名教师来说,爱是事业成功的必由之路,因为教育本身就应该是温馨的,教育本身就应该洋溢着浓浓的爱意。这种爱应该是有使命感、有责任感的爱。教师要把爱注入到整个教育的全过程,所有教育都应该是爱心教育。爱心教育是给学生真情的母爱,是用友情去弥补亲情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鼓励去驱逐畏缩,用爱心去抚慰创伤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智慧撞击学生思维波澜的教育;爱心教育是用回避保护学生自尊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承认差异、开发潜能的教育,是走进学生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教师成为学生朋友、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爱心教育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的教育。爱心教育是具有学生的利益高于一切,学生的需求先于一切,学生的困难急于一切的服务意识和行为的教育。教师的职业本身就意味着“无私与奉献”,所以选择了教育职业就注定了与“奉献”牵手;加入了教师的队伍就意味着与“无私”齐驱。所以教师最大的魅力就是“无私奉献”的爱。  相似文献   

7.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爱即师魂。教师是否有爱心,这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关键因素,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作为一位教师,教授学生知识,更要付出爱心,关爱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8.
陈艳美 《辅导员》2011,(24):34-34
中华民族历来都把“爱心”作为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种文明.追而求之歌而颂之。可是如今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孩子在无意识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只知道在别人那里获得爱.向别人索取爱却舍不得向他人、向社会奉献自己的爱。长此以往.必将导致道德的滑坡。因此.爱心教育必须从小抓起。犹如建筑大厦之前夯实地基。所以.加强对学生爱心教育已刻不容缓,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觉重任在肩。  相似文献   

9.
要当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要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就要让学生懂得“爱”,学会“爱”,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就要让学生认识诚信、学会诚信,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就要让学生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做一个会生活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有一颗纯真美好的心灵,做一个有爱心、有尊严的人;使他们看清前方的路,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努力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10.
1.换位思考——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假如”班主任应以“爱”字为中心,经常设想“假如我是学生”、“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作教师的一般都有一颗爱心,都很爱学生,但施爱的方式和手段不同,带来的教育效果会截然不同。作为班主任,应少把“爱”字挂在嘴  相似文献   

11.
“爱”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它的外延很广。从大的方面讲,可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爱科学等;从小的方面谈,可以爱学校、爱家庭、爱自己身边的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就提倡“仁者爱人”,“仁”就是人,“仁心”就是“人心”,就是仁爱之心,爱人之心。富有“爱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爱心”是传统美德的基础,更是我们做好德育工作的基础,但丁说的“爱是美德的种子”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没有爱心,就无以谈忠,无以谈孝;一个人没有爱心,就无以谈责任,…  相似文献   

12.
做好一名教师 ,首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格调高远 ,富有爱心。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其实质是对学生充满爱心 ,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 ;孟子说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人生一大乐事 ,其爱生之情溢于言表 ;陶行知说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 :“教育的一切出发点是爱” ;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董事长高震东先生说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 ,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古今中外的这些教育家都认为 ,教师最核心的道德就是爱学生。真正的好教师一见到学生 ,就由衷地高兴 ,一想到学生 ,责任感就自然升腾。…  相似文献   

13.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责任即是爱心,爱心的体现即是教育。爱不但是治愈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药物,爱也能改变并调适人的心态,并能扩展人的包容力。爱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件事——做人和处世的“敲门砖”。教师是“爱”的化身和象征,只要能使教育有效,进而收获有效教育的理念、行为、语言、情感、方法、方式,无论它有多少,也都是“真爱”,否则,便是“假爱”。即使是“爱”也只能算作溺爱、偏爱、错爱。  相似文献   

14.
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 ,是一项既平凡又值得探讨的工作。每位班主任老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都曾经过从不断探索到日臻娴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艰辛的、痛苦的。教育离不开爱 ,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教师 ,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 ,其神圣职责并不在于只是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 ,而更在于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教育。这种教育首先决定于对学生的爱 ,教育工作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稚嫩的心 ,用“心”教育学生 ,送给学生爱心、信心与耐心。一、爱心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著名教育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 :“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的最微妙…  相似文献   

15.
爱是人的天性“爱”与“被爱”,如同饮食起居一样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中小学时期的儿童,初次离开父母、家庭,离开熟悉的环境,无论是生活上还是精神上,都渴望得到关怀爱护。这是爱心培植的依据。爱学生要以热爱教育为前提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不屑一顾,则不能指望去爱学生。古往今来,从《礼记·学记》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到如今妇孺皆知的“科教兴国”,对于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可谓不深。无论别人怎么说,作为教育工作者自身务必坚信,教育是神圣的,教师肩负的是历史使命,这一点是无论“大款”还是“大腕”都做不到的。“爱…  相似文献   

16.
耿风英 《陕西教育》2008,(12):39-39
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怎样培养真正的人》中写道:“一个人只有在他去爱人们的时候才能成为人。如果孩子不善于去爱,他就不可能生活,不可能真正地在道德上得到发展,也就不可能逐渐地进入公民生活的大世界。”具有“爱心”是“做人”的最基本的要求。“爱心”是人类教育一个永恒的主题。可学生却恰恰缺少爱心,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心,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是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应当把自己的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爱心才能教育好学生。作为教师,只有热爱学生,特别是尊重、爱护、信任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来自教师的温暖和呵护,教育才富有实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补充城市劳动力 ,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 ,近几年 ,我们招收了大批农村初中毕业生进入技校。为了培养和教育“农转非”学生健康成长 ,作为班主任 ,除了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之外 ,更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这种爱心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 ,具体体现在育人的公正、真诚、宽容和关心四个方面。一、公正一个班集体就是一个大家庭 ,班主任就像“一家之长” ,在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对他们充满爱 ,无私无偏 ,一视同仁 ,让他们每个人都沐浴到爱的阳光 ,感受到班主任所给予的温暖。“农转非”班级管理工作繁多 ,如班团干部的选配 ,学生住宿的…  相似文献   

19.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人说过:“热爱一个学生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则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这应该成为每个教师的座右铭。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他们时刻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所以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然而由于现实中存在着太多的功利因素,教师对学生的爱也随之变了“味”。一位高中学生曾这样抱怨:“数学老师经常要求数学不好的同学课后到他家里补课,按‘约定俗成’,一节课收费80元”。这样的举动让人心寒。谁能相信这样的老师对学生会有爱心…  相似文献   

20.
张春晖 《教师》2010,(6):113-113
教育和爱心两个词往往联系在一起,“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但教育绝不是“一爱了之”那么简单.教育之爱要遵循科学,科学之爱才能将爱心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