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00名城市初中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城市初中教师工作倦怠状况,详细探讨了工作倦怠各维度与社会支持各来源和类型之间的具体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初中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较为严重;男、女教师的工作倦怠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教龄为1年的教师工作倦怠程度最轻,其次是教龄为6-10年的教师;普通校教师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程度比示范校教师严重,但个人效能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社会支持对提高教师个人效能感的作用最大;就降低教师工作倦怠程度来说,来源于校领导的支持最为有效,情感支持比实际支持的作用更大;同事支持反而增加了教师的情绪衰竭程度。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教师工作倦怠水平的现状,考察社会支持在教师人格特征与工作倦怠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中式工作倦怠量表、简式艾森克人格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对350名教师进行测试。结果(1)教师轻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38.6%,中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19.7%,高度工作倦怠的检出率为4.3%;(2)内外向对于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神经质对于耗竭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精神质对于人格解体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客观支持能够部分中介内外向、精神质和人格解体的关系,主观支持能够部分中介内外向和成就感降低的关系。结论:教师的工作倦怠问题比较严重,人格特征是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社会支持可以部分中介人格特征对于工作倦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使用MBI为工具,对210名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总体状况并不严重,情感衰竭和成就感高,去个性化程度低;工作6-10年是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最严重的时期;不同职称的教师不存在工作倦怠的显著差异,是否承担班主任工作也对工作倦怠没有显著的影响,女教师的情感衰竭和成就感显著高于男教师,一般小学的教师情感衰竭和去个性化程度显著高于重点小学的教师,但成就感不存在显著差异.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保障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
社会支持是影响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该文从社会支持的视角,分析影响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主观和客观因素,探讨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提出干预高校管理人员工作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地位的提高,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受到社会日益关注.本文从教师工作倦怠的研究历史、含义、研究方法、影响因素与模式四个方面总结了国外有关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的研究成果,以期对我国的教师工作倦怠研究能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
工作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且日益严重,表现为情绪衰竭、人性化和低成就感三个维度。根据对成人高校教师的研究发现,社会因素、组织因素和个体因素等都会引发工作倦怠现象的发生。为此,应积极地从规划教师职业生涯、科学设计工作内容、建立公正有效的教师评价体系、和谐人际关系及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等方面采取应时策略,以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警察工作倦怠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倦怠是现代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警察的工作倦怠及其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警察工作倦怠的特点圾其与不同类型社会支持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性警察比女性警察在情绪耗竭上更加严重;不同年龄段的警察主要在情绪耗竭和去人性化两个维度上存在差异。社会支持总体上与警察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表明主观支持能够很好地预测警察工作倦怠的各个维度,支持利用度能很好地预测情绪耗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两个维度。  相似文献   

8.
广播电视大学教师工作倦怠调查及与自评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广播电视大学教师的工作倦怠状况,本研究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电大教师工作倦怠总体状况良好;不同性别教师工作倦怠差异不大,专任教师的情绪衰竭显著低于行政干部,人格解体又显著高于行政干部。文章深入探讨了电大教师工作倦怠与自我评定健康之间的关联,结果发现电大教师的工作倦怠与自评健康各项均有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进一步比较发现,不同工作倦怠状态下电大教师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上均出现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工作倦怠是近几年国内心理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工作倦怠是一种包含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三个维度的综合症候群。由于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会影响自身的教学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所以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国内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实证研究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对教师工作倦怠影响因素的探索出现了思辨性虽强但实证性支持不足的状况。在Maslach和M.Leiter绘制的假设模型中,自我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教师在工作当中会随着问题的增多逐渐产生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导致教师出现抑郁、暴躁、工作倦怠等负面现象,对教师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因此,学校与教师自身必须要做出努力,积极地调整教师心理状态。本文对影响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教师工作倦怠与管理策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教师工作倦怠现象普遍存在,而且范围和强度呈增长趋势。工作倦怠的表现有三个方面,即情绪衰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倦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调适,将会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工作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过度应激反应,而是在较长时间内,对来自各个方面压力和事件所产生的累积的过度反应。总体上分析,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存在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和个人因素。教师工作倦怠的防治可以从学校组织管理和教师个人管理两个层面展开。学校应当采取科学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积极预防教师工作倦怠的产生。教师应当在意识到自身处于负性的情绪和倾向时,通过主观的调适,化解这种不良倾向,转而形成正向的工作动力。  相似文献   

12.
梅敏君 《教育探索》2006,(2):112-113
对36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工作倦怠状况测量,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总体水平处于中等倦怠状态,小学教师和高中教师的倦怠得分的平均数明显比初中教师要高,这与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较低,高中教师的升学压力较大有关。降低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措施:(1) 要帮助教师正确认识工作倦怠;(2) 社会对教师持合理期望;(3) 提高教师的待遇等。  相似文献   

13.
工作与组织特征、角色冲突与角色压力、控制感与学生问题、学校组织气氛以及教师个体的人格等因素都是影响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变量。针对教师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社会、学校与教师个体三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以缓解与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当前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对教师本人、学生和教育教学均产生负面影响.文章在介绍工作倦怠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中学政治教师工作倦怠的现状、成因及其影响,并试图探讨化解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两种方法,考察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影响因素,以及获得环境支持的愿望。问卷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环境""专业环境"。结构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乡村教师未来发展的规划和对社会支持的期待。选取了浙江、河南、河北等地区的小学乡村学校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获取有效问卷539份。调查结果表明:(1)职称、学校类型等因素对乡村小学教师专业环境和工作环境存在显著影响;(2)乡村教师认为自身的努力方向主要包括向名教师学习、积极参加培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加强实践锻炼、自我反思等;(3)乡村教师对社会支持的诉求主要包括名师下乡支教、提高工作待遇、提升教职工住宿条件、增加教师编制等。分析了改善乡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环境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乡村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师德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与教育体制、政策、投入和教师自身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改革教育体制、提高教师水平和社会的支持,来促进乡村教师素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工作量的大小、教师的控制感、教师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教师个体人格因素以及学校组织气氛和学生的纪律问题都是影响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不仅会影响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且还会影响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身心健康。社会、学校与教师个体三个方面应该联合起来共同努力,以缓解与减少教师工作倦怠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使用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对136位成人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成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问题。结果发现,成人高校教师工作倦怠高于普通高校教师;男教师工作倦怠水平高于女教师;31—40岁的教师,硕士学历教师,副教授职称教师工作倦怠最高,并据此提出一些预防及应对工作倦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支持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什么类型、什么来源的社会支持最为有效目前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有关研究的回顾。梳理出中学教师群体所面对的社会支持层次结构、不同社会支持因素对中学教师心理健康影响的有效性,以及社会支持作用机制与中学教师心理健康之间的作用,为促进中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师专业化及其发展,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建设工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创新教师管理体制、强化教师教学实践、鼓励教师教学科研、帮助教师完善反思,在不断创新实践中形塑教师专业技能。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应该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任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多助力支持,势必能够有效促进教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