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教师的境界     
我曾经在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的一段文字:“一些神父总是有能力挽救各种各样的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总是努力地去发现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神性’。怀着这种对人的自信和阳光一样的心态,无论一个人是多么的堕落,他们总能看到他的优点。也许这个人已经声名狼藉,看似已不可救药,可神父们依然能在其内心深处看到他潜在的闪光点,给他希望和勇气,使他重新找回自尊和自信,燃起对新生活的渴望。这段话之所以能让我弥久难忘,就是因为这段话所折射出的神父们的职业境界深深地感动了我他们拯救一个人的灵魂的方式,不是用指责或讨伐,不是去让他看到自己是多…  相似文献   

2.
对于问题学生能否转化,我是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的,也就是相信问题学生能被转化的。而且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我们还必须抱有积极乐观的预期。"每一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曾经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让人心动的文字:"一些神父总是有能力挽救各种各样的人,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总是努力地去发现每个人身上存在的‘神性’。怀着这种对人的信心和阳  相似文献   

3.
自信是生活中的太阳。人在生活中缺少了自信如同缺少了太阳,一切都会黯然失色,自卑便趁机排斥了自信,占据了人类思想的主导地位。于是有的人便开始自卑起来,他用放大镜对准自己的缺点,而对自己的优点却熟视无睹,因为他拒绝看到自己闪光的地方。他走在大街上像泄了气的皮球,松松垮垮,双目无神,心灰意懒。纵使被置身于金碧辉煌的宫殿中,他也会躲在那无人注意的角落,把自己逼向孤寂,好像怎么活也没劲,明天就是世界末日。他像一片乌云,走到哪里就会把沮丧和无望带到哪里。他总是坐在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心灵监狱里。人在生活中有了自信,就有了一轮…  相似文献   

4.
1625年,西班牙耶稣会士拉斯·科尔特斯神父搭乘商船从菲律宾驶往澳门,途经广东省潮州府海岸遇难沉船。拉斯·科尔特斯神父等一些生还者被中国当局做为“海盗”而俘获,广东省的潮州、广州和肇庆府等当局先后审讯了这批人。经过在澳门的耶稣会士们的多方“营救”,他们终于于1626年返回马尼拉。拉斯·科尔特斯神父在他于广东海岸滞留的近一年期间,留下了一部《中国游记》。  相似文献   

5.
<正>很小的时候读过《悲惨世界》,或许是简版吧。但总之,那时的我,丝毫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本无趣的书会是世界名著。唯一能记起的情节便是刚出狱的冉阿让借住在神父家里,夜里他心生歹念,想要杀了神父,却在看到神父睡梦中安详的面容时,不忍下手,只偷走了两只银烛台。第二天,警察抓住了他,把他带到神父面前,而神父却说:"这两只银烛台,是我送给他的,不是他偷的。"并对冉阿让说:"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做一个诚实的人用的。"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身边有些人总是那么顺利,成功的事业、美好的生活似乎总是唾手可得?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活总是充满了自信,“迷茫”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不可思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总是自责,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而一个人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关键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早日摆脱自卑,更可以逐渐走向自信。  相似文献   

8.
古丽芳 《江西教育》2004,(10):14-14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是:渴望被赏识。赏识,是指充分认识到人的积极因素,并加以肯定与赞赏。后进生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外表虽有一层硬壳内心却极弱.总是觉得比不上别人,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因此,看到他们身上的优点,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真诚的微笑,会让他们感到无限的温暖,使他们克服自卑,增强自信。赏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欧洲的神父到山东传教。他看到当地人民生活非常苦,动了恻隐之心,他苦思良策想改善教友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蒋星是个看起来挺讨人喜爱的孩子。我刚接手他们班的第一天,他就在办公室门口友善地打量着我,以后遇到我也总是甜甜地道声“老师好”。可办公室的同事一看到蒋星,就皱起眉头跟我讲他是如何如何“朽木不可雕”,提醒我要多“关注”他。  相似文献   

11.
[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4个手指,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地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都回绝了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的时候安迪按照电视台的意见戴着仿指手套,但是总是感到虚假和不自然。在正式主持节目时,安迪摘掉了手套,以最坦诚的心态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真诚、自信、充满魅力,他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观众来信不断,他们热情赞扬了安迪,对他面对缺陷的坦率给予…  相似文献   

12.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他应该充满自信心地去做.如果他没有自信心,那他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很小,这个道理中学生似乎明白无误.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很多中学生,他们总是抱怨说,他们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或者说,他们数学基础不太理想等.对于有些学生来说,这可能是对的.但是对许多其他学生来说,这只能表明他们已经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13.
"培养人就是培养人的自信,摧毁人就是摧毁人的自信".从这句话中教师可以体会到自信在教育中的作用.范德比尔特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通过实践,"多微笑、多交流、多夸奖、多展示、多示范、多掌声、多关心"这7个方面在挖掘学生自信,能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全面地、辩证地认识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最大的乐事     
《科学启蒙》2013,(8):56-56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杰尔舍利临终的时候,神父坐在他的床头,喋喋不休地对他大谈天国之乐。"对我来说,人生最大的赏心乐事,"杰尔舍利打断了神父的话,"莫过于能看到月球的背面了。"  相似文献   

15.
幽默之页     
陈继培 《科技文萃》2000,(12):174-175
"找到造成灾难的原因" 英国幽默大师肖伯纳遇见一位胖得像皮球似的神父,神父想让肖伯纳难堪,便对他说:"外国人看你这么干瘦,一定以为英国人都在饿肚皮."肖伯纳笑着回答:"外国人看到了你一定会找到造成灾难的原因."肖伯纳在处于困窘的情境下,竟用幽默缓解了僵局,且给以对方有力的还击.  相似文献   

16.
最近,在《读者》上偶读一篇名为《诺言》的文章。文章大致内容如下:教堂里丢失了圣子塑像,神父心急如焚,到处寻找。一日,神父看见一个家里很穷的五六岁男孩拉着一辆颜色鲜红的四轮儿童玩具马车,追上去本想对他说句“圣诞快乐”,并赞美一番他的玩具马车;可是,神父走近时发现马车里装着他苦苦寻觅多时的圣子塑像。神父气极了,厉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了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予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的第三组有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   另一位心理学家为了教会他的学生重视他人,信任他人,经常要求学生们站起来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某一个同学。这种练习不仅使全班学生感到愉快,而且使他们在人格上健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拥有了自信。   生活中也常常这样。有时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是通…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有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将他的学生分成了三组,对第一组表示信任并予赞美与鼓励;对第二组采取不管不问放任自流的态度;对第三组则不断给予批评。试验表明,被经常鼓励的第一组进步最快,总是挨批的第三组有些进步,而被漠视的第二组则在原地踏步。另一位心理学家为了教会他的学生重视他人,信任他人,经常要求学生们站起来在课堂上当着大家的面表扬某一个同学。这种练习不仅使全班学生感到愉快,而且使他们在人格上健康成长,其中最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拥有了自信。生活中也常常这样。有时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是通过别人或是…  相似文献   

19.
为什么身边有些人总是那么顺利,成功的事业、美好的生活似乎总是唾手可得?为什么有些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活总是充满了自信,“迷茫”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20.
贫穷神父     
圣母抱着圣子耶稣决定降临人间并参观一座修道院。所有的神父都深感自豪,他们排成一个长队,逐个来到圣母面前表示敬意。一位神父朗诵了动听的赞美诗,另一位展示了他为《圣经》绘制的彩画,第三位讲出了所有圣徒的名字。就这样,神父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向圣母和圣子表示了敬意。排在队伍最后的是该修道院最贫穷的一位神父,从来没有读过那个时代充满智慧的著作。他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在附近的一个老马戏团里工作,他们教给他的全部东西就是向空中抛球以及其他一些杂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