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春松  李永顺 《阅读》2023,(15):7-10
“大情境”教学要把整个单元的小学语文课文(包括诗词和小古文)、阅读链接、口语交际、语文园地、习作等各方面材料进行有机梳理并整合,制订具体的单元目标和课时,以创设探究情境、整合教学情境、增设实践情境等各种方式展开教学,最终达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圆融共生。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中的一门基础课,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指引下,语文教学课堂呈现出多模式,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局限在教会学生基础的语文知识,而是把语文课堂作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一个生活的浓缩片段,一个理想展翅的天空。学生在多模式下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从被动学会向主动学习转变。一、情境式的语文教学模式情境教学通过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使以往简单的我教你听转变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模式。(1)激发情感。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殷切地期待学生,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是真正引导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闪光的金钥匙。只有在教学中真心真意地爱学生,才会给学生创造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良好成材环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语文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愉快学习,教师就会捕捉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多给学生鼓励,理解他们,公平地对待他们,平易诚心地与...  相似文献   

3.
张小华 《池州学院学报》2010,24(1):154-155,157
开发利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教学的“情”,主要着眼于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认知状态,着眼于为学生创设一种“非智力情境”。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指出的一样:“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但它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文,大多是名家名篇。“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写景”,“必豁人耳目”。做为“情文并茂”的课文,本身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大多独具真情美感。这里既有喜、怒、哀、乐、又有惧、爱、恶、欲;既有骨肉情、师生情、朋友情,又有爱国情,故乡情,阶级情感等,语文教师如何方能把课文的情,传递给学生,使之接受文中之情,化为自己之情呢?只有在作者的作品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情”的桥梁。才能沟通二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础上形成共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还必须进行情感的传授和教育。如果缺少了情感…  相似文献   

5.
秦观,北宋婉约词人的代表,他也被认为是能体现宋词“当行本色”的词手。秦观一生困苦不得志,时正值元祐党争,屡屡被贬。他独居幽馆,内心愁苦无法排遣,满腹伤心失意,只得借词作来抒发己情。晚唐花间词流于艳俗,往往辞胜于情;宋初虽对词有所开拓,却情胜于辞,而使词真正做到情辞兼称的便是秦观。  相似文献   

6.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合作—探究”式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学习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下语文教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自主学习为主;加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实践,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提出来的,其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质疑问难———探究领悟———拓展延伸”。这个教学模式体会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第一,它注意到了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强调的是从整体把握到局部探究;第二,它体现…  相似文献   

7.
《与朱元思书》是梁朝有名的文人吴均写给他的朋友朱元思述说行旅所见的信。此信真是:辞真意切,素淡无华,绝无时人雕砌词藻聱牙典涩之弊,做到“一扫六朝华美纤巧,浮艳造作的文风”。深受历代文人与读者的赞赏。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清新绮丽的山水小品,其显著的艺术表现特点是善于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并能寓情于叙。推究其作者写这封信的目的无疑是向朱元思介绍他在从富阳到桐庐的航程中所见到的富春江上的“奇山异水”,并抒发自己热爱故乡山川和企图归隐的情怀。为此,作者极力描写山之“奇”与水之  相似文献   

8.
浅谈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思维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演示实验 ,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 ,如何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优势 ,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是任课教师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此 ,我谈一点个人的体会和拙见。1 创境激思情境 ,是在具体场合下人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及其所造成的气氛的总和。情感是思考的内因 ;环境是思考的外因。“情”与“境”休戚相关、紧密相连。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一堂生动而成功的物理课 ,应建立在良好的情境之上。运用演示实验得天独厚的“再现”功能 ,可有效创设一个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课堂氛围。如用“试管煮鱼”、“怒发冲冠”、“十里长街”等有惊…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山西临县方言名词性詈辞进行分析,认为本方言的詈辞运用了隐喻认知模式,体现了“人是万物”的认知理念,存在“动物隐喻类、物品隐喻类、人格隐喻类、鬼神隐喻类”等一系列具有强烈隐喻色彩的詈辞,也运用了转喻认知模式,拥有丰富的转喻类詈辞。其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临县方言詈辞进行分析,揭示了临县方言詈辞蕴涵的事物评价的是非观念。  相似文献   

10.
“订单班”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尝试与实践,是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促进零距离就业的一种努力。如何培养“订单班”学生的职业能力,校企双方“合作育人”的功能至关重要。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洲际英才班”为例进行研究,探讨职业能力本位的真实情境、准真实情境、虚拟情境和工作过程化等情境化实训教学,希冀对提高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话式教学是在德国批判教育学理论和“交往教学论”思想影响下产生的。它是以师生平等互动为基础,以对文本的探究理解为前提,以沟通交流为实质性特点,以意义建构为目标,以情境—问题为基本结构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内容的熟悉程度、语文理解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语文教学手段的言语性,使得语文教学更适合于运用对话式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2.
蒋丽艳 《阅读》2023,(47):21-22
情境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着其独特价值与意义,一方面是基于情境创设教学法自身的特点,另一方面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相适应,通过情境选择、情境设计、情境运用,促进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关联,促进真实学习的经历,促进学科思维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学生获得发展的根本,创新又是其突出的时代内涵。黄陂路小学在“小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实践研究”中,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初步探索出“情境—问题解决—情境”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主体性发展。所谓“隋境—问题解决—情境”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为特征.以激发情趣为前提,以学生活动为核心,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4.
吴娟 《阅读》2023,(47):4-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情境”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此次在新课标中又有了全新的内涵,而且要求所创设的情境要具有真实性、实践性、驱动性。结合新课标要求,文章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为例,研读课标、指向教学、聚焦语用,基于生活创设情境,基于文本创设情境,基于目标创设情境,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各科都渗透着情感教育的内容,特别是语文教学,表现尤为突出。要想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情感教育这一中心环节,即以情育人。从教学实践看,说理远不如动情,要号召学生,激发学生“潜在的情,让教师的情与学生的情与教材相互沟通,互相碰撞,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培育学生先进的思想和美好的道德。”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校本培训是实现青年教师教学专业化的重要手段.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学科类型多、教学技能基础弱的特点,本着"学思践悟,重在实践"的培训理念,构建了多角度、多层面地方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互动实战式培训模式.模式设计了校情教育、综合素养、教学技能和课堂实践四个培训模块,建立了BCPE互动式的培训方法,为地方高校是教师培训工作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但是现行教材还存在课程设置不适应社会发展,学生不感兴趣等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其次从高职学生、语文教师、课程设置三个方面分析了高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时间,通过模拟社会活动创设情境,提高语文教师业务素质,优化教材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两者均离不开情感教育.阅读教学可从"朗读寄情""语言激情""想象生情""朗读出情"等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教学应从"抓热门话题""创设情境""作文批改"三个方面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大纲还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感情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和发展的,儿童自然也不会例外。我们在教学中应顺应这一规律,通过多种手段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中。我通常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学生“引入情境”。  相似文献   

20.
实现“两课”互动式教学中的四大共鸣效应———乐情、融情、冶情和导情效应,对于优化“两课”教学效果,提高“两课”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发挥乐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突破口;发挥融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关键;发挥冶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重点;发挥导情效应是优化“两课”教学效果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