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托尔斯泰长达60余年的创作生命中,深刻地反映着他的思想认识、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托尔斯泰晚年的世界观发生激变,从贵族地主的立场转变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成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千百万农民绝望和反抗的表现者”。他建立在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不以暴力抗恶”、“道德的自我完善”、“人类爱”的“托尔斯泰主义”思想体系也随之发展到了顶峰。《复活》是他世界观转变后创作的重要作品,是他晚年思想和艺术探索的结晶。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激变”,他从原来的贵族的“托尔斯泰主义”转变到农民的“托尔斯泰主义”立场上来了。在“新”的世界观指导下,作者进行了更加辉煌、更加艰巨的思想探索和总结,《复活》这部作品既体现着作者的“托尔斯泰主义”的主观说教,也反映着他的“清醒的现实主义”的艺术光辉。《复活》是“托尔斯泰主义”在思想艺术领域里处于复杂矛盾中的忠实记录,是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在俄国动荡不安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种积极性和弱点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的美学观如其世界观一样,是极其复杂的。19世纪80年代他站在俄国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以道德作为衡量和评价文艺作品的标准,审视了欧洲文学艺术领域及其历来被推崇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也包括他本人的创作,进行大量的否定。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告诫艺术家要“深入到一般人的生活中去”。托尔斯泰认为真正的艺术必须创新,创新主要是用新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中的新东西,和颓废派艺术家只是在形式上的标新立异有本质区别。托尔斯泰强调艺术必然具有感染力,并把感染力的大小归结为艺术家的真诚程度。作家强调“以情动人”是正确的,但这里过分强调感情有损于作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4.
[作者档案]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之一,在对全世界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的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高。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1840年进入喀山大学, 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后来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63-1869年他创作了  相似文献   

5.
“托尔斯泰主义”是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思想体系的核心,曾遭到列宁的严厉批评,今天重新对之加以认识,或许会有新的发现。“托尔斯泰主义”是托翁站在对人类终极问题思考的立场上,开出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托尔斯泰是真诚地相信这一点的,从他的学作品对人物心理的描写、对大场面的处理,对一系列忏悔的贵族形象的塑造上,我们都可以看到他的真诚。  相似文献   

6.
托尔斯泰的创作是俄国文学发展中的一个崭新的阶段,他以无与伦比的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示出了俄国社会生活的巨幅画卷,然而托尔斯泰最重要的革新还在于现实主义的心理描写.由于他的独到的探索和惊人的才能,人的心灵——这个隐秘的、深奥的又是无比广阔的世界,得到了真切细致的、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再现.本文以托尔斯泰的重要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为代表,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艺术的特点进行了简略的分析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俄国批判实现主义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道路是漫长而复杂的。他以一个贵族自由主义者的身份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而以一个警察专制制度,土地私有制度不调和的抨击者结束。他经历了从贵族立场转向宗法制农民,从不满实现转向愤怒地揭露,从对社会制度的小修小补转向彻底否定的重大变化。托尔斯泰的这种变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为这个社会条件所制约和决定。  相似文献   

8.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系列杰出作家的光辉代表,是矗立在世界文学高峰上的一座丰碑和作家们景仰、学习的榜样,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和“文学艺术中世界性的学校”。他长达约60年的创作生涯贯穿了俄国解放运动的三个时期。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俄国社会的变迁和革命的进程,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他的思想随着社会的巨变而发生变化,由具有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的进步青年发展成为宗法制农民的代表。他的矛盾和他生活的时代、环境密切相关,也和他独特的个性分不开。他的真诚、执著、勤奋造就了他的成功。托尔斯泰网站是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之一,它的建立将为人们了解和学习托尔斯泰提供一个园地。  相似文献   

9.
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伟大作家的创作标志着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的最高峰。他“不仅创作了俄国生活的无比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的第一等作品。”(见列宁《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高尔基对这位伟大的作家也有极高的评价:“伯爵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可以说是我们的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艺术创作,是俄罗斯文化的珍宝;他的文学遗产,具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认为俄国近代文学是中国作家的“导师和朋友”。考察中国现代作家,常常可以发现他们与某个俄国作家的某种联系。有的表现为对某个俄国作家的偏爱,并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艺术上接近之。如巴金选择了屠格涅夫,而茅盾则接受了托尔斯泰的影响。茅盾说:“我爱左拉,我亦爱托尔斯泰。……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时,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直到晚年他还明确地说:“我更喜欢托尔斯泰。”在他的创作生涯中,提到托尔斯泰的名字、作品、艺术经验等次数之多,也是罕见的。 本文所要研究的是,茅盾创作和托尔斯泰创作的联系:茅盾与托尔斯泰的创作的共同点表现在什么地方?茅盾在艺术上是如何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取托尔斯泰的经验的?茅盾在接受托尔斯泰的巨大影响时表现出一些什么特色?在这里有没有表现出茅盾的个性?  相似文献   

11.
在伟大而杰出的古典主义作家中,和农民关系最为密切的,要数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了。这个伟大的作家,从1856年写出《一个地主的早景》这一部“用庄稼汉的观点对待事物”(车尔尼雪夫斯基语)的小说起,对农民问题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在以后,特别是在他的晚年,更是和农民保持着频繁的联系和接触。而“描绘农民的生活和思想情绪、寻求改善农民生活处境的方法,是托尔斯泰全部创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托尔斯泰既通过文艺作品,也通过政论、散文等其它体裁的作品,揭露了沙皇政府的暴力机构和法律制度对农民的残酷虐待,描绘了俄国广大劳动人民在地主资产阶级社会里的悲惨命运,表达了俄国  相似文献   

12.
列夫·托尔斯泰漫长而多彩的创作道路的最后阶段,以长篇巨著《复活》的创作而闻名于世。在这部作品里,这位伟大俄国作家的批判现实主义达到了高峰。世界文学中很难找到另一部作品,能够如此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地主资产阶级社会的反人民本质。长篇小说《复活》是艺术家、思想家、政论家托尔斯泰多年活动的独特总结,是在他的世界观转变以后创作出来的一部作品。伟大作家世界观的转变发生在十九世纪七十  相似文献   

13.
正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揭露了沙皇专治政权和农奴制度的黑暗,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表达了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千百万农民群众的思想情绪。漫画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一○年十月二十八日(俄历,公历十一月十日)黎明前,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以八十二岁的高龄,毅然决然地抛弃了自己的家庭和庄园离家出走。由于一路上饱受风寒和辛苦,终于在十一月七日(俄历,公历二十日)清晨六时零五分,以肺炎和心脏衰弱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长逝。托尔斯泰逝世的噩耗立即传遍全世界,引起各国文艺界人士的震惊,因为他的逝世,不仅是俄国文学的一个重大的损失,同时也是全世界文学的一个重大的损失!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经给予托尔斯泰以很高的评价,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并且说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托尔斯泰逝世以后,列宁还又写了好几篇文章,其中指出:“列夫·托尔  相似文献   

15.
《复活》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活》是托尔斯泰晚年的一部被称作创作顶点的小说。作家对男主人公涅赫留朵夫人物形象的结构学把握,对其外部身体活动线索与心理运动轨迹合而为一,共同构成作品单一、厚重的叙事主线。作家在对这一叙事主线的技巧把握中,体现了对批判揭露俄国社会和宣扬“托尔斯泰主义”两大叙事主题的极力追求。  相似文献   

16.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列宁称他是伟大的艺术家,在半世纪以上的文学活动中创作了许多杰出的作品。深刻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成就。使托尔斯泰成为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17.
质朴、精炼、离奇、合理——读普希金的《黑桃皇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他的开创性和典范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普希金的小说创作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在普希金以前,俄国诗歌的创作还是取得一定成绩的,杰尔查文、茹可夫斯基都是普希金的先导;但在小说方面,普希金以前,几乎没有出现过值得他认真借鉴的作品。高尔基就十分公正的说过,俄国的小说创作是从普希金开始的,而整个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又以小说的成就最大。普希金的小说是光辉灿烂的十九世纪俄国小说创作的前驱,为后来的俄国小说家们树立了榜样。果戈里、托尔斯泰等小说巨匠对普希金小说的质朴、精炼,都是推崇备至的。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灵辩证法问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首先提出的。他在评论托尔斯泰的早期作品时指出:“托尔斯泰伯爵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本身,它的形式,它的规律,用特定的术语来说,就是心灵辩证法。”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次把托尔斯泰创作中的心理描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指出托尔斯泰的心理分析,完整地展示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已不再是一种附属的、零星的表现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不满足于人们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的交口赞誉。他深入一步,揭示  相似文献   

19.
秦丽 《初中生》2007,(7):27-29
列夫·托尔斯泰是闻名于世的大作家。他一生呕心沥血创作的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三颗熠熠闪光的明珠。列宁称赞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大步”;  相似文献   

20.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位举世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成绩卓著的艺术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俄国和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优良传统,并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列宁称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的艺术家”。托尔斯泰一开始步入文坛就抓住了沙皇俄国的基本矛盾——贵族地主和农民之间的矛盾,并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