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20世纪最后一个年终报道,《哈尔滨日报》准备推出“漫画九五”和“新千年·新亮点”两个专栏;报业集团所属《新晚报》同时为读者奉献“哈尔滨百年珍藏版”。 我们认为,总结、报道我市“九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是最符合2000年特色的年终报道,特殊之年应有特殊之举。因此,我们选择了《漫画九五》这一活泼的方式。《漫画九五》从贴近读者的角度,以较  相似文献   

2.
2005年2月23日《羊城晚报》刊发了《孙道临接受采访要收费》一文,称该报记者就“电影百年”多次致电孙道临要求采访他,遭遇孙道临提出“接受采访要收费”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报刊进入“厚报刊”时代以及读者对深度报道的看好,近年来,年终专稿风靡报刊。许多报刊未雨绸缪,从年初开始就为年终专稿埋下伏笔,留存珍贵资料。到了“收网期”,派出精兵强将进行专稿采写。在版面的编排上,也常常打破常规,隆重推出这一为读者精心烹制的“满汉全席。”尽管年终专稿是一种“怀旧”,但大家都希望这种“回眸”,能让读者产生“最是那回眸一笑,让我刻骨铭心”的感叹,为报刊在年末岁初,添上一道亮色。近几年,我在所供职的《衡阳晚报》进行了年终专稿探索,年终专稿情缘已经绵延8年之久。在策划的年终专稿中,有的成为读者争相传…  相似文献   

4.
余昌顺 《视听纵横》2004,(6):118-118
电视采访由于其依赖设备的程度较高,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与被采访对象进行触膝般的交谈。我们不是为交流而交流,需要用摄像机记录这种交流,并使这种交流符合“我们的要求”。庞大的采访设备是对“场景”的一种破坏,被采访对象面对它多少会产生拘谨,如何将这种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是我们电视记,尤其是社教节目的电视记需格外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在人物采访中这个问题显得特别突出,怎样才能使人物处于“自  相似文献   

5.
“普尔”,是英文音译词,原意是“合伙”的意思。“普尔”采访法,就是记者合伙进行采访。但它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集体采访方法不同。集体采访,是记者们合伙组成的写作班子,统一采访,统一写作,形成一篇文章。而“普尔”采访法,是记者们就某一事件或人物合伙分工协作所进行的采访。在采访过程  相似文献   

6.
关于付费采访必然性和规范性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2月下旬,《羊城晚报》为采写纪念中国电影百年的文章,向老电影人孙道临提出采访请求时.却遭遇了支付费用才接受采访的要求,这一事件随后被媒体曝光.使得在业界存在的付费采访问题再一次成为议论的焦点。其实,对付费采访现象我们并不陌生。2001年就传出了姜文以1万港元酬劳接受Tom-com网站的专访;2002年,F4到广州拍广告,公开标价“采访半小时付费5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青年记者》2007,(7):79-80
未来是难以预测的,但我们可以想象。在不可知面前,没有权威,有的只是集思广益。伟大公司的组织模式丁海英(美国史宾沙管理顾问公司董事)很多公司都梦想着做成“百年老店”,那么就让我们设想  相似文献   

8.
2012年3月31日、4月1日,我们一行三人,两次登门拜谒,采访了姚奠中先生和他的弟子李星元老师。今年是姚先生诞辰百年,在北京国家博物馆举办"薪火相传翰墨流光.章太炎、姚奠中师生书艺展"、在太原将举行庆祝活动。人生百年,历经风雨坎坷,  相似文献   

9.
为了引起美国国会对美国图书现状及美国文盲人数日益增多等情况的重视,美国国会图书馆在1984年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我们未来的图书》的报告。作者采访了书商、出版商、计算机专家、图书馆管理员、作家、科学家、教育工作者、学者和一些经验丰富的国会图书馆职员。并与“图书中心全国顾问委员会”和“未来图书顾问委员会”的一些专家们进行了讨论。其中谈到的几个问题,颇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在新闻界有这样的说法:“把偷拍进行到底!”“像间谍一样偷拍!”现在,偷拍有越演越烈之势,但外界对偷拍意见不一,有人欢迎,有人强烈反对。偷拍为什么会存在?它有什么独特的作用?到底有没有它生存的土壤?它存在的法律根据是什么……偷拍的未来出路何在?一般所说的采访是指显性采访(也称“明访”),与之相对的是隐性采访(也称“暗访”),两者都是采访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采访,广义的指不显示记者身份的采访;狭义的指在采访受到拒绝或估计会受到拒绝时,隐瞒记者的身份,以至伪装成其他身份进行的采访,采访的手段有观察、记录、拍摄、录音(包…  相似文献   

11.
采 访是什么?记者应该怎样采访?怎样 与采访对象交往?熊高著《采访行为学概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以人的“需要”为起点,结合中外百年间近百名新闻学者、知名记者的采访论述、采访范例和采访体会,分析二者之间的行为适宜与协调、矛盾与对抗,以及由行为视角透视采访方法与技巧、采访自由与控制等等。该书还从制约行为角度,第一次系统地将法学、伦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引人新闻采访学研究,从而使全书既有较浓厚的理论色彩,又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被中国记协副主席刘习良先生称为:这“是一部由中国记者撰写的书,是一…  相似文献   

12.
每到年终岁末,一些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职工总会聚集在一起,抒发之间友谊,倾诉工作之情。然而,又有一个话题总是绕不开,即年度考核中的评“优”问题。综合职工们的看法,总的印象是少数图书馆将年终考核看作是一般的例行公事,表现在对待年终考核工作的认识和态度的随意性上,尤其是在评“优”的环节。如有的“优”成为个人晋升职称的条件,有的“优”成为个别人搞好人际关系的手段,有的“优”成为照顾工资较低人员的工具,有的“优”成为大家轮流坐庄的潜规则。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图书馆年终考核实行这么多年以来,  相似文献   

13.
岁暮年终,回首2013。 这一年,是中国人梦想放飞的一年。神舟十号的成功发射将中国的太空新高度标记在浩渺宇宙问;“中国梦”不断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更加相信梦想的力量。  相似文献   

14.
新闻易碎,遽然过眼云烟。但是有些难度较大或者较为特别的报道在完结之后,总会让人有所思考回味,至少一时浮现几缕闪念。在近两年参与大河报采访中心所实施的诸多报道的组织中,生发了一些源于新闻实际操作过程、宥于能力未得彻悟的“思考碎片”,在此抛出引玉之砖,以期指教。惯例报道中的新元素有些报道属于应时必唱的“四季歌”,如年终新闻策划报道。老例如何翻新,确实值得考量。以往大河报在年终要例行策划“大河特别行动”,连续多年以后,又到了2004年的最后几天“策划倒计时”。当时开了几次选题会,说来说去跳不出以往各家媒体的老套,即记…  相似文献   

15.
真实动人心     
做记者6年了,我本来以为自己已经炼就一副“铁石心肠”,很少有让我感动和震撼的人和事,一切只是工作而已。但采访“山东好人”的经历改变了这些自以为“成熟”的想法,甚至改变了我的人生观。2005年11月初,《齐鲁晚报》要闻部酝酿在年终搞一次年度人物评选,但在名称上颇费一番踌  相似文献   

16.
2004年末,《新民晚报》根据上海市委要求和市委宣传部部署,通过“一个主题、两个结合、三条渠道”,即“执政风采”主题报道,文字与图片相结合,集体策划、记者采访、读者点题的渠道,适时推出了一批立意高远、视角独特、写作精巧、满含激情的重点稿件,把一篇篇重大题材的年终特稿  相似文献   

17.
周文骏教授是中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在全国图书馆界享有盛誉.1979年他发表《图书馆工作的传递作用、体系和发展》一文,提出了图书馆情报传递职能的新观点,作为“百年图书馆学经典文献”之一被收入中国图书馆学会主编的《百年文萃———空谷余音》中.1986年他出版了《文献交流引论》一书,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最重要文献”之一,所提出的“文献交流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对今天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仍然有重要意义.先生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任教多年,长时间内集系领导工作、教学、科研、著述于一身,是杰出的图书馆学教育家.此次访谈我们很想请先生谈谈他的求学经历、治学经验,但看到先生的亲笔回信我们调整了采访提纲,请先生主要谈谈退休后的生活状态,于是有了先生的《“碎片阅读”和“小微写作”》.看到先生的手稿,我们很感动,将其中两页扫描随文刊出,以飨广大关心周文骏先生的业界同仁.  相似文献   

18.
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记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常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了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  相似文献   

19.
从孙道临采访收费说起 2005年春节过后,中国各大媒体相继拉开了纪念“中国电影百年”活动的序幕,但活动刚开始就发生了一桩让不少国人颇感新奇的事情:2月23日《羊城晚报》的一篇文章称,在制作“走访老电影人”的系列专题的过程中,他们致电老艺术家孙道临,请求采访,却被告知必须付费才能接受采访。  相似文献   

20.
姜昕骅 《青年记者》2023,(23):35-37
青年群体特别是“Z世代”富有朝气、梦想,是未来的建设者和领导者。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构建好我们的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发出中国声音,推动海内外“Z世代”形成客观理性的中国观,让中国故事在海内外同频传播,引发共情共鸣,尤为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