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语言中象声词的产生是相当早的,而且极其丰富,用处较多。从语法方面来看,它可以做主语、谓语、定语、状语等各种句子成分;从修辞方面来看,它可以造成摹声、通感、对偶等多种修辞格式。象声词的修辞功能主要体现在摹声、传情、映衬环境和增强语言音乐美、形成感觉移借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照泉 《语文知识》2002,(3):16-17
摹声词主要是指摹拟声音的一类词,因此,摹声词又叫拟声词或象声词。不少大学现代汉语教材把该类词归入形容词的附类,原因是摹声词具有形容词的一些特征。从修辞上讲,摹声词应入流于修辞中摹状格的门下,能使语言表达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语用上而言,摹声词可用于摹拟各种各  相似文献   

3.
象声词,就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由于它“摹写听觉”,所以陈望道先生称它为“摹声格”。(《修辞学发凡》第95页)象声词究竟有哪些修辞作用呢?笔者以教学《小英雄雨来》为例,谈谈它的表意功能。  相似文献   

4.
摹声在幼儿文学作品中有独特的形式和修辞功能。从形式特点上讲,幼儿文学作品的摹声主要采用单音节A式、双音节AB式、三音节重叠AAA式,常与反复、曲释、谐音双关等辞格综合运用。从修辞功能上讲,摹声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吸引幼儿进入文学迷宫;可以增添作品的儿童情趣,帮助传达幼儿情感;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特征;可以渲染作品气氛,帮助激活幼儿游戏心理。  相似文献   

5.
摹拟人或事物声音的修辞手法,叫“摹声”。它是“摹绘”修辞格中的一个小类(其它还有“摹状、摹形、摹色”)。摹声的语言载体是拟声词(过去称“象声词”)。运用摹声手法,主要是为了使语言具体、生动、形象,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给读者以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实感。其修辞作用也是多方面的。一、渲染环境气氛①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眼珠已经不再动了。白桦树哗哗”地响,在扬科的头上不住地号叫。(《小音乐家扬科》)②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黑暗笼罩着大地。(《草地夜行》)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相似文献   

6.
采用定量分析方法,从词汇、句式、修辞三方面考察400条儿童图画书标题的语言特征,归纳出如下规律:1.词汇运用方面:动物词汇、身体词汇和第一人称代词"我"多成为标题的主体;2.句式选择方面:与成人文学作品不同,儿童图画书的标题多选择完整的句式入题;3.修辞方式运用方面:主要限于拟人、重叠和摹声这三种常用的修辞方式,其中,运用较普遍的是拟人,重叠和摹声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7.
莫言作为新时期先锋作家的代表之一,其小说语言独具个性,令人印象深刻。《檀香刑》是其苦心沥胆磨砺出的又一部语言特色浓郁的作品。其语言特色之一就是对摹状修辞的灵活创新使用,使读者获得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的阅读审美体验。莫言灵活使用摹声、摹色、摹态、摹味等摹状修辞,在营造氛围、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等方面彰显了其小说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摹声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技法。它是利用拟声词摹绘客观事物的音响,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真实性和感染力的表现技巧。成功的摹声,不仅能逼真地再现音响,使人如闻其声;而且能恰当地渲染气氛,使人如临其境。但正如它的名称所揭示的那样,摹声的表意功能往往是间接  相似文献   

9.
莫言的作品《檀香刑》里的“声音”独具特色,摹声词是小说的“声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摹声绘音,修辞效果十分明显。不同语言间的摹声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葛浩文在对《檀香刑》进行译介的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力求从拟声的角度去再现原文的风采,达到理想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10.
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拟声词虽然是摹仿自然的声音,但却有很大的主观性。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别,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模拟,这样的摹拟必会失真。因此,它和口技的声音摹仿有所不同。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厦门达达”团体在’85新潮美术运动期间的艺术活动,反思其艺术具有模仿性,观念与行为相矛盾,艺术语言泛化、缺乏文化内涵的弊端,以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厦门达达”艺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征,了解“厦门达达”团体及其成员对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影响与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模因论是解释语言和社会文化进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具有模仿性、复制性、传播性等特点。模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文化领域,语言是模因的物质载体。它们相互联系、共同生产着诸多的文化现象和大众流行语。因而,理解了模因论就能够对当代流行语进行清晰准确地解码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舞蹈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舞蹈教育科学化的重要性已愈来愈突显出来,成为舞蹈教育中难以回避的关键性问题。少儿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模仿性。因此,对少儿的教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少儿舞蹈注重教育的科学性更是舞蹈教育的重中之重。如何将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运用到少儿舞蹈的教学当中,是我们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应从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课堂教学方式三个方面着手,使少儿舞蹈的教学环节设计以及课程内容安排更加科学合理,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听说作为英语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在知识和信息的摄入及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本研究借助于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对英语听说课上师生之间的互动进行分析,就如何提高学生语言比率、增强师生互动提出建议.将弗兰德互动分析系统应用于听说课程还是一种尝试.研究目的在于引发教师对听说课教学的思考.其实践意义在于:使教师了解师生课堂语言比例构成,改进课堂教学,为学生开口说英语创造条件,在提高语言输入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相似文献   

15.
模糊语言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语言交际中的语言现象,是语言的基本特征。有时模糊语言可以比精确的表达更准确、更具有说服力,帮助说话者达到交际目的,因此受到了语言学家们的高度重视。文章试图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分析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特点,探索模糊语言的使用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周宇岚 《双语学习》2007,(11M):41-42
话语分析是被同一个语言交际圈中的成员所使用的语言检查手段。对外语老师来说,话语分析不仅仅是调查他们自己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是研究语言学习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一种工具。本文讨论了话语分析和第二语言教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指出语言学习者如何使用话语分析探究语言是什么的问题,以及如何应用话语分析在不同的语境中达成交际目的。本文还讨论了如何利用话语分析创建更准确的第二语言学习环境,从而鼓励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第二语言达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运用数据库技术对语文出版社的基础教育语文版教材用字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其统计内容包括课文使用的字量和字种,四个学段的汉字字量和字种,课后会写字和会用字等。统计结果表明:语文版教材课文数量比较多。学段的识字量和识字的字种数基本上都超过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规定的数量。课后会认与会写字的安排大致与之相契合。另外通过与《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相比较,发现教材编写还存在滞后性。期待语文版教材在修订中更多吸收数据统计的结果,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叙述语言,主要用来写人叙事,展开情节。同时,也可以用来抒情、写景、议论,以及发挥一些别的作用。古代小说评点者们对小说作品中的叙述语言多有论述,甚至有不少独到见解。对此,我们有必要进行综合探究。  相似文献   

19.
信息载体有两种,即自然信息载体和人工信息载体(符号);自然信息载体包括征候、植物信号和动物信号;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自然信息载体,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的理智加工而自然呈现的信息载体;它不是意义的载体,不具有意指功能。非语言符号是指主体特意制造和使用的能够独立表达一定信息的那些不属于语言符号的符号;根据其能指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人体声音能指类、体态表情能指类等十多个子类;较之语言符号,它具有能指形式的多样性、形象直观性和易解性、结构和组合规则的简单性、整体上的非任意性,以及能指与所指结合的对称性和欠强制性等特性;在交际中,具有替代功能和辅助功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课堂教学都是重视语法而忽视语用,这已成为学生口语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现在的语言教学越来越重视语用功能,为此蔓国的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会话的合作原则,Leech等则进一步发展,提出了会话的礼貌原则。通过对部分口语语篇的语用分析可以看出,礼貌原则已成为成功交际的一条准绳。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可以使学生回避不礼貌的话语,从而使交际更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