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美国“新经济”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应从中得到的五点启示,以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条件,抓住加入“WTO”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的浪潮扑面而来,新经济是什么?很难有人说得清楚,有些人把新经济等同于梦想家加资本家,有人谇为它就是商业机会。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有一种说法,他说,新经济是以科技为燃料,以进取精种和创新为动力的经济。可以肯定的是,新经济是以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经济带来了种种商业机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新经济”内涵的分析,揭示出新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传统产业的升级。新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传统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契机.传统产业的升级又为新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要的条件。新经济与传统产业升级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新闻阅评     
《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很讲辩证法 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3月19日刊登《新经济遭遇“春寒”》一文说:“过去一周,许多关注‘新经济’的人感受到了丝丝寒意。周一,视为‘新经济’象征的美国纳斯达克指数遭受重创,跌破2000点大关,周五以1890.74点的新低收盘。”“于是,有人以‘新经济’遭遇料峭‘春寒’来形容这一切。其实,这倒未必是件坏事。这至少能使我们一度跟着‘新经济’一起发热的头脑渐渐冷静下来,更科学辩证地看待‘新经济’与‘旧经济’。”“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在发达国家被视为‘旧经济’的夕阳产业,在我国恰恰是新兴…  相似文献   

5.
当纳斯达克指数的最低点轻松地击穿2000点──关键的股市心理支撑点,美国的新经济企业遍野哀鸿,就连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媒体公司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也未能幸免于难。作为网络经济景气风向标的纳斯达克指数,反映着资本对新经济的热衷程度,也反映着美国新经济的景气状况。纳斯达克指数如此狂泻,人们不禁要问,美国的新经济到底是怎么了?美国的“新经济”是不是空中楼阁?自从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美国政府明确地把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支柱之一,把经济利益放在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在此背景之下,美国产生了以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  相似文献   

6.
白云 《大观周刊》2012,(39):286-286,288
通过从“论粮食税”的写作背景及意义、内容及其启示的描述,对当时的俄国有了深刻认识。了解了为什么要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以及俄国如何从一个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的经济、文化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历程。  相似文献   

7.
自从去年NASDAQ“跳水”以来,对新经济的怀疑,甚至责难之声不绝于耳。尤其对于不计成本、不要利润的“快速烧钱”“争夺眼球”的竞争策略大加鞭挞,认为这是违反经济规律的“馊主意”,是互联网精英们“壮志未酬身先亡”的祸根。  相似文献   

8.
去年,新经济几乎成了国内风靡的话题,所以笔者也附庸风雅;它真的很象一瓶质量上乘的啤酒,当新经济是全球的宠儿时,所有的人都不断地摇晃它,期望一夜间从中摇出满地的黄金,结果摇出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泡沫……而当发现新经济有这样多的泡沫时,它一夜之间又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魔瓶。以至于恨不得将泡沫连同啤酒一同倒掉……于是有了纳斯达克上中国概念股的尴尬,有了“新经济泡沫的破裂”。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时期图书馆的现代化和网络信息发展,对图书馆是一个挑战,图书馆发展必须适应新经济时期要求,尽快使图书馆现代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经济指示器的NASDAQ指数经过调整、重组后的强劲反弹,向人们昭示互联网经济并不是一种泡沫经济,而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新经济,不适应这种“数字化生存”方式的传统产业将会被淘汰出局。我国出版业真正面临的危机不是进入WTO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日报4月30日题为《当今经济学研究的三个误区》一文说,“知识经济”或“知识经济时代”一说,源于1996年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的题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不久被我国科技界、新闻界某些人士提炼而成的。这种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并存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甚至“知识经济时代”的说法,在经济学意义上未必严肃。 文章说,“新经济”一说,最早见诸于美国1996年出版《商业周刊》所编发的一组文章。如果像美国某些政要们那样,将“新经济”拔高为一种类似工业革命那样具有深远意义、正在改变资本…  相似文献   

12.
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与社会革命党和孟什维克党既合作又斗争、同时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斗争中,萌发“国家垄断广告”、阻断资产阶级报刊财路的设想。1918-1920年,列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取消商品交换和实际上取消货币,商品广告在苏俄消失。1921年春以后,列宁承认犯了重大错误,取消“战时共产主义”,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他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天真的、错误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市场经济,一定程度恢复了商品生产和自由交换,苏俄的广告业获得了短暂的快速发展。这一时期,列宁对国家的整体经济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有一系列的创造性政策实践。1922年,他不惜违反党代表大会的议程规则,对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提出批评,并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这一禁令。列宁关于广告认识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史上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时期图书馆的发展和工作取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根据当前新经济时期的特点,对图书馆工作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做了概括。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图书馆的发展必须适应当前新经济时期形势的要求,尽快步入图书馆网络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将是21世纪的主导型经济形态,知识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对人的依赖性,以人为本。“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以及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本,是知识经济时代资本增值的重要因素。媒体产业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产业代表。现在,几乎所有的媒体也都深刻意识到了“人”在媒体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新闻与写作》2005,(1):15-15
《岭南视听研究》(双月刊)2004年第6期头务文章“数字电视是广电网络业务的主要新经济增长点”.就广电网络经营模式、网络业务经营现状以及数字收费电视成为广电业务主要新经济增长点的可能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于1990年代末提出了"数字资本主义"这个概念,作为对彼时战无不胜的所谓"新经济"(New Economy)概念的一种修正.我认为,即便政治经济学的研究重心逐步转向信息密集型产业,但资本仍然处于核心位置.其实,新经济并非崭新之物;今天,全世界并未实现经济的永久快速增长,相反,在75年间却首次陷入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的经济危机,后者的始作俑者是美国,亦是新经济的中心.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2003,(6):44-45
韩国-这个曾经被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击垮的国家又崛起了,它整顿金融系统、大力发展新经济的努力了驻得了成功。现在,这个国家在全球经济强国中列第11位。  相似文献   

18.
左洋 《新闻前哨》2010,(8):66-66
上海“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有五个副主题,分别是“城市多元化文化的融合”、“城市新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城市社区的重塑”和“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以这样一个跨地域、跨时间的“城市”概念为主题.在世界博览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19.
与处于经济衰退中的日本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正在“享受着均衡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化的进科中,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并将长久地持续下去,过去那种经济周期规律在美国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乐观看法。而另有一些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经济己产生严重的泡沫成分和崩溃隐患,目前的一些特征与本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20.
柳斌杰 《新闻界》2002,(2):26-27
何谓新经济?解释已有多种,堪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20世纪80年代,美国人保尔·罗默认为,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指出,新经济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以创新精神为动力的经济。近年来,有人将网络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称为新经济,也有人将高科技经济称为新经济,甚至还有人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称为新经济。虽然说法不一,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即强调科技含量和创新,强调人的创造性尤其是经营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强调资本经营与产业经营的结合。新经济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现在很多经济领域都可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