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实施《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关键和核心。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科学实施,有利于《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完善和创新体育课程与教学方法。因此,在体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对《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实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符合学生的知识技能形成规律,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探讨研究性学习在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意义、实施及评价对“健康第一”思想指导下的新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1年和201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知识体系初步形成.这一体系与世界其他施行同类型课程的国家相比,较为一致.从理论预设层面来看,该内容体系有其合理性;但是在现实运行层面,从综合课程的"无边界"包容到体育课程的"学科性"危机来看,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有待商榷;而从"拼盘式"综合课程到"一体化"综合课程发展来看,健康教育内容与体育课程内容的整合程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反映社会的变革与需求,从现代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就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必须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确保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课程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有利于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基于《新西兰课程》的概况深入分析新西兰健康与体育课程,从注重学科融合的培养理念构建横纵立体贯通的核心素养培养体系,细化学生核心素养学科目标,推动课程落实“主动健康”学习理念,以及在学校、家庭、社区的真实场景下学习和运用体劳技能等,围绕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4个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实施进行解析,从课程体系、实践培养、评价机制等方面对我国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课程的实施对模块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模块评价"的有效实施是新课程条件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课程教学实施的基本保证。运用文献资料等方法,以新的评价理念为依据,针对普通高中学生体育学业评价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单一模块学业评价的实施为切入点,探讨新课程下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学业评价实施中的操作问题,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改革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日本保健体育课程目标改革背景特点进行研究,阐述其现状,发现其特点,以图为我国正在进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中国体育与健康教育目标是依据<国家基础教育指导纲要>制定的,体现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特色;日本保健体育目标是依据"临时教育审议会"提出的咨询报告前提下制定的,体现出自我学习、终身体育、自我身心锻炼、理解安全与健康和自主的健康生活的目标特色.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经验的总结,重新审视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教育目标,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学生身心健康为最终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既有利于高职学生尽快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知识,掌握运动的基本技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把体育课程资源作为系统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和结构,了解体育课程资源各个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把握体育课程资源的本质和开发与利用的规律.本文本着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有利于构建体育课程内容、有利于体育课程的有效实施的原则,将体育课程资源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从而阐释体育课程资源系统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10.
为了有效地推进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认为:在"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我国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课程目标力求全面,难以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时安排上不利于完成"每天锻炼1h"的任务、课程内容上难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课程开发上没有发挥"校本优势"、课程结构上不利于学生"体育锻炼效果的形成"、课程资源配置上不能保障学生"多元化的体育学习需要"、课程评价上不利于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方面的困惑,同时从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配置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思大学体育课程设置改进策略。对推动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以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继上期《国外"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专题》,本刊又推出以季浏教授牵头的3篇文章,分别针对曰本、美国和英国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某一方面,给予深入的研究。《日本基础教育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评述》在深入分析日本2008版体育科《学习指导要领》的指导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要求的基础上,提出了曰本此项改革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思考;《美国国家体育课程标准的历史流变与特点分析》对美国近二十年来三个不同版本(1995年版、2004年版和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导下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分析,从体育教学发展规律角度提出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三层次"与体育课程实施的"二阶段"观点,为树立健康的体育教学观及促进体育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对"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资料法对"升格型"高职院校体育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法规,提出以"健康第一"、"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有重点改善体育教学设施和条件,更新和完善教学目标与内容,认真开展课程评估等设想。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三十年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经历了回归与恢复、探索与转型、深化与完善三个阶段.研究认为,其成就:确立了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核心价值;实现了高校体育"生物体育观"向"三维体育观"的目标转换;保障了学生平等享有体育教育的权利;增强了体育课程吸引力;实现了评价目标的本质回归和方法的科学合理.其问题:大学生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趋势未能得到扭转;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被动体育与主动体育的关系还有待理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现代教育观念的快速更新未能同步跟进;学生体质健康与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未得到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几个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体育新<课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性研究:体育课程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造成了对象不清,范畴不明;体育课程目标设置重复和空泛,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体育新<课标>中缺失了国家课程内容,失去了必修课程的基本性质和国家对这门课程规范和质量的掌控;体育新<课标>中的评价与目标和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体育新<课标>把"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显得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多元化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过反复的调查和对文献资料的分析,初步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系统结构,它包含6个组成部分,即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方法和课程评价,其结构可用"三棱体"来表示.初步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式的多元化,要以单元为基础,构建模块组合;以<标准>为母体,构建子项模式;以<标准>为依据,完善结构体系;以模式为中介,超越课程模式.希望这些观点与思考能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阳光体育运动”解析及高校实施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全面落实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倡导的"阳光体育运动"在高校的开展与实施,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在全面解读活动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活动开展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制约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体制内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将"阳光体育运动"的主导思想纳入到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中,树立融教学、锻炼(训练)、竞赛于一体的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建立了选项分层教学的高校体育课程模式;进一步加大了体育课程资源在健康、娱乐、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开发;将课内外一体化、突出学生主体参与的活动课程体系,作为全体学生参与和实践"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并把强调体质健康和体育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评价体系的双要素,以强化其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检验、反馈与激励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体育课程应准确把握自身的内在特征,以体育锻炼为载体、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为内涵,积极构建"三位一体,育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其中,"三位一体"即课堂(体育公共课与选项课)、体育竞技代表队、体育协会(社团)教育阵地的有机统一;"育人为本"即"健康教育、技能教育、人文教育"育人宗旨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职体育课程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实验进行分析和总结,为此项新型体育课程的普及提供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方案渗透和开展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对地方体育与健康课程和地域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阐释地域文化、地域体育文化特色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关系的分析,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内容如何反映地域体育文化特色,及其遵循的科学法则和基本原则,以期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地域体育文化的融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