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墨西哥裔女性作家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代表作。这部女性发展小说描写了墨西哥裔美国女性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境况。作者以一种儿童的"沉默"来反映自己生活周遭的性别歧视现象,并表达了摆脱传统西裔女性悲剧命运的决心。  相似文献   

2.
乔治·斯坦纳是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家与翻译理论家,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其著作《语言与沉默》字字珠玑,观点尖锐而深刻,论述了语言中的翻译问题、语言的逃离问题和经典问题,沉默中语言的沉默、主体的沉默等.在《语言与沉默》的背后更有另一种语言与沉默,以及斯坦纳在沉默中的语言.我们看到另一种对语言、文学、沉默、人性的新的诠释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语用学中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和Levinson对"话轮沉默"的分类标准,对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代表作<纯真年代>中主要人物之间"话轮沉默"的第三类"沉默单独充当话轮"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包括话轮沉默的认知语境,信息意图和交际意图,以及语境效果三方面,并且认为关联性不仅能够让文学作品中听话人能够了解对方沉默的交际意图,而且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读者通过分析人物的沉默现象还能够挖掘人物的心理,理解作者想向读者传递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4.
《一小时的故事》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同时也被学界视为女性主义文学的名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女主人公马兰德夫人一个小时之内的情感变化及其女权意识觉醒的过程,反映了作为一个沉默的反叛者追求自由之路的坎坷和艰辛,旨在揭露19世纪末美国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压迫与束缚。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基督教文学在经历萌芽、发展过程后,已在近代日本文坛中占一席之地,并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远藤周作的代表作《沉默》可以说是其中的一枝奇葩,因作品的主题具有广泛的普遍性而得到世人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6.
李霜 《海外英语》2015,(3):173-174,176
威廉·戈尔丁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丰富的内涵感动了无数读者,期中以代表作《蝇王》传颂度最广。《蝇王》中男童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性沦丧骇人听闻,引起人们对人性探讨。大多解析从伦理学或是寓言内涵着手,鲜少有人解释书中女性的缺失,书中另外一个重要现象"荒岛"的内涵意义更是少有人问津。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集体沉默和荒岛的意象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揭露二元论下男性如何将女性和自然他者化并置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7.
威廉·戈尔丁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其作品以丰富的内涵感动了无数读者,期中以代表作《蝇王》传颂度最广。《蝇王》中男童身上展现出来的人性沦丧骇人听闻,引起人们对人性探讨。大多解析从伦理学或是寓言内涵着手,鲜少有人解释书中女性的缺失,书中另外一个重要现象“荒岛”的内涵意义更是少有人问津。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小说中女性集体沉默和荒岛的意象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揭露二元论下男性如何将女性和自然他者化并置到自己的统治之下。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堂教学讲究师生互动,电大《开放英语》教学由于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出现课堂沉默的现象。本文从主客观因素出发探究如何解决沉默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沉默"是"被人看不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在美国"非本土"的女作家的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美籍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灶神之妻》两部作品中,沉默主题背后所掩藏的是两性之间、种族之间及文化之间的矛盾。它表明女性仅仅依靠打破沉默、敞开心扉,通过交流来消除误解和矛盾是有局限性的,还需要建立女性主体,树立自我与他者之间相互主体性的观念。女性需要了解和认识自己以达到与男人、白人及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之间的平等的、成功的沟通。  相似文献   

10.
吴慧琦  徐婷 《海外英语》2014,(18):261-262,283
无声语言—沉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对沉默意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人类交际的顺利进行。该文以经典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会话沉默为语料,展示出会话沉默的三个以话轮为基点的分类,着重借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沉默做出正确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11.
无声语言-沉默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对沉默意义的准确理解有助于人类交际的顺利进行。该文以经典美剧《绝望主妇》中的会话沉默为语料,展示出会话沉默的三个以话轮为基点的分类,着重借用语用学中的关联理论进行分析,以期对沉默做出正确的“有声解读”。  相似文献   

12.
<正>有人视沉默为一种修身之道,惬意地游走于天地之间,无须言辞的点缀;有人视沉默为一种兔脱之术,狡黠地周旋在人群中,明哲保身;有人视沉默为一种战斗方式,以不妥协的姿态,保有自己最后的赤诚。生活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沉默"?本期《蓝色书屋》的两位作者,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带你思考并走进"沉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可贵的沉默》第六册人教版一篇精读课文的课堂教学做了描述,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的女性主义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斯顿的代表作<她们的眼睛望着上帝>,被冷落了几十年后才从尘封中脱出,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女性文学和20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从这部小说的女主人公贾妮的出身、三次婚姻和结局中,我们可以看出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从而把握该作品的女性主义主题,理解它在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后殖民女性主义关注的是父权制对妇女的统治及西方霸权主义对第三世界妇女的统治的问题。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处女作《喜福会》,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全景式地展现了华裔女性的命运演化史,沉默和打破沉默是其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它以四对美籍华裔母女为叙述中枢,探索了华裔女性受到霸权文化、殖民话语的双重边缘化,沦为主流社会外的"他者",失去声音的问题,揭示了华裔女性沉默的根源,呼吁寻找非殖民化出路、解放女性,使女性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体现了作者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6.
江文  刘健 《现代教育论丛》2008,(2):45-47,96
管理学界逐渐重视对员工的组织沉默现象的研究.本文通过调查小学教师对组织中沉默和附和现象的原因判断,对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的组织沉默现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沉默,无声语言的主要表达形式,已经吸引了很多人对之进行研究和探索。沉默被认为是语言的缺失,它可以表达多种含义,或肯定或否定。有时沉默所表达的意义会胜过言语的意义。作为通用的语言现象,沉默在交际会话中的功能是不能被忽视的。沉默有三种分类,这三种分类在电影《傲慢与偏见》中都有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勃朗特姐妹的代表作《简·爱》和《呼啸山庄》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分析,旨在揭示其中所流露出的处于萌芽期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从而解读19世纪女性小说中女性解放、回归自然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森林的沉默》是吴兴华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其内在蕴涵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和充分的阐释空间,一直以来存在诸多争议,成为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晦涩难懂而颇具歧义性的诗例,对之进行内部、细部的教学分析显得尤为必要。具体而言,从此诗所受影响的外部视角,从诗的结构、内涵、意象等方面对此诗进行文本细读,从诗的形式、技法、文本互释等角度阐释此诗的特征,都是对此诗进行教学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沉默啊沉默,你是一首博大精深的哲理诗,流传千古,任人解读。沉默如诗,谁人能解? 沉默是无声的,是一种缄口不语阒然静寂的状态,可是智者却从中听到美妙天籁,老子说"大音希声",自居易说"此时无声胜有声",鲁迅说"于无声处听惊雷"。沉默是无形的,是一种不可捉摸难以言说的心境,可是诗人却从中看到五光十色,千形万象。龚光亚这样写他的《沉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