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秒杀型 1.同一物种的两类细胞各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组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各种氨基酸含量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其原因是参与这两种蛋白质合成的( ).  相似文献   

2.
规律探索型问题也是归纳猜想型问题,其特点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或某一具体的问题情境,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究其中蕴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类型有“数列规律”、“计算规律”、“图形规律”与“动态规律”等题型,近年来关于数列与图形排列规律的中考题目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3.
探究性问题的解答过程是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深受命题者青睐.本文对规律探究型、条件探究型、结论探究型和存在性探究型四种探究性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信鸽往来     
问:我遇到这样一道难题:Heisasci-entist.A.ChinesefamousyoungB.youngfamousChineseC.famousyoungChineseD.Chineseyoungfa-mous所给答案是C。为什么要将famous排修饰同一个名词时,形容词先后顺序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可循吗?(重庆忠县中学谢立夏)名词前面有形容词作修饰语时,形容词的排列一般应遵循下面三条规则:一、名词前面有一个形容词和一个限定词作修饰语时,排列顺序为“限定词+形容词+名词”,例如:arainyday,theoldcountry,hisnewcoat。二、名词前面有限定词和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同一层次的形容词作修饰语时…  相似文献   

5.
世界十大人口大国据联合国人口司公布的数字,1992年时世界人口总数已达55亿,其中四分之三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苏联的解体和人口的减少,印尼和巴西增长速度快,使世界十大人口国家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现在的排列顺序为:1.中国,2.印度,3.美国,4....  相似文献   

6.
从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探索事物变化的规律,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试题在近年的中考以及化学竞赛中时有出现,现举数例加以说明。例1 (2001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试题)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排列顺序无任何规律的是)  相似文献   

7.
《太阳系》教学设计方案□沈阳市沈河区朝阳一校张春梅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认识太阳系的组成,记住九大行星的名称及排列顺序。2.形成太阳系的概念。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知识的兴趣。教学重点:九大行星的名称及其排列顺序。教学准...  相似文献   

8.
13.找朋友     
13.找朋友黄会新/(宜春市二小)袁军,刘惠兰(宜春市教研室)[活动要求]1.熟悉并掌握音序和部首查字法的一般规律,能够较熟练地查阅字典。2.能够按章序、部首的顺序给汉字归类、排列。[活动准备〕1.制成一面写有大写字母"G、Q、D、J、T",另一面写...  相似文献   

9.
新教材新教法山东平邑一中张德文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识编排,打破了传统教材力、光、热、电、磁的排列顺序,以学生接受能力为线索,由易到难,由简到繁.这样编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并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趣味性,降低了知识难度.教材中更加注意实验,既...  相似文献   

10.
金属活动性顺序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规律。学习时,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去认识它。一、牢记顺序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排列如下:KCaNaMgAlZnFeSnf,b(H)CuHgAgPtAn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要注意:1.金属活动性与排列位置的关系。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中就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发生反应时越剧烈.即反应速度越快。2应用范围。该顺序只适应于在水溶液中发生的置换反应,在其他情况时,则不适用。例否如.不能根据Fe刀。+3H;ededZ…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掌目的:1.通过复习和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计算。2.通过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分析、综合能力。3.结合有关内容,渗透事物之间相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掌重点、难点:20以内加法表的排列规律。教掌过程:一、回忆题目,揭示加法表1.教师启发学生回忆:在20以内的地位加法中,9加几的题目有哪些?要引导把9加几的题目全部都说出来,并且按顺序说。2.引导学生运用上述方法,分步回忆8加…  相似文献   

12.
<正>案例中的一一小朋友执着于排序,无论是按数字或字母顺序,还是按照颜色规律,他都会将物体排列整齐,这体现出一一超强的秩序感。所谓秩序感是生命体对于事物的空间布局、存在形式、归属或事件发生的顺序、和谐有序的要求。孩子借由秩序感感受安全感,失序会让他们感到焦虑、不安。因此,如何引导一一这样的“学霸型”孩子,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连环替代法的修正及数学推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连环替代法在经济分析中运用非常广泛,但它的一个明显缺陷是各因素的排列顺序事先设定,倘若改变一下顺序,各因素对指标的影响就会发生显著变化.在引进微分分析之后,就可以消除由于因素排列的不同所造成对指标的不同影响,使连环替代法在经济分析中更科学、更客观.  相似文献   

14.
刘顿 《初中生》2008,(11):16-17
探究规律型试题能够考查我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备受命题者青睐.下面以中考题为例,说明算术平方根探索规律型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5.
龚光明 《数学教学》2004,(12):23-25,50
数阵是由许多数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各种图形,一般都是由自然数组成.数阵问题,是一种古老而又有趣的数学问题.近年来,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了各种数阵题,如2003年全国高考数学卷(理工类)的压轴题和2004年的上海春季高考题。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什么问题的解决,从思维过程看,都有一个思维顺序问题.在解决各种化学问题时学生的思维按照一定的规律,沿着一定的顺序(如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强到弱、由近到远、由先到后、由易到难等),步步向前推进,可以使思维有条有理,解题步骤简洁严密,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7.
阅读部分     
1.分清自然段中有几句话,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懂得句与句之间是怎样联系起来的。2.掌握组句成段的一般规律,正确划分段内层次,归纳层意、段意。3.能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顺序合理的一段话。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并列关系的各项排列,其顺序一般是确定的。弄清楚它们的排列顺序,有助于把握句的语脉和准确地表情达意。它们究竟是依据哪些顺序进行排列的呢?主要有如下六咱顺序。  相似文献   

19.
车光华 《天中学刊》1997,12(5):68-71
对于排列、组合问题,学生初学时,常常感到困难.首先,由于这部分内容新概念较多,如元素、顺序、排列、排列的种数、组合、组合的种数等,正确理解、灵活运用这些概念都是比较困难的.其次,由于排列和组合方面的应用题的组成形式比较多,题目里的条件有时比较隐晦,且往往得数很大,又比较抽象,不便用直观的方法来检验.因此,学生在解答排列、组合问题时,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不知从何下手.本文简单介绍一些解(非重复的)排列、组合问题的方法.1直接法对于基本的排列和基本的组合(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可直接套用求排列组合种数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培养学生探究习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近年中考题中悄然兴起了条件探究、结论探究、存在性探究等类型的自立探究题。此类试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已知条件,总结归纳规律,从而得出答案。现举例加以分析。 一、数的大小规律探究 给出一组有规律变化的数,要求探究第n个数的值,通常方法是观察、比较、归纳。 例1 下列一组按规律排列的数为1,2,4,8,16…第2004个数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