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大学教育应该以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总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抽象思维的机会,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以有“因果关系”思维训练法、“多角度”思维训练法、“抽象性”思维训练法、“生疑提问”思维训练法、“发散性启示”思维训练法、“聚合抽象”思维训练法和“集思广益”思维训练法等.  相似文献   

2.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应当加强对和谐思维方式的研究和应用,但首先要正确揭示“辩证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关系.不能把“和谐思维“与“辩证思维“对立起来;与“和谐思维“相对应的应当是“对立思维“、“斗争哲学“;但“对立思维“与“和谐思维“的对立并不简单地表现在“重视斗争“还是“重视同一“这个层面上,和谐思维决不是“和谐为主,斗争为辅“;对和谐思维的本质和特征,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发散性思维是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就必须从这三方面采取相应的方法. 一、培养“联想”习惯,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过程.学生具有善于“联想”的习惯,会为他们的思维加工提供丰富的“原料”,在思维的“量”上形成优势,思维活动会更加畅通无阻,机敏迅速.这种思维的流畅性正是他们发散性思维活动的起点.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强“联想”的训练. 1.遵循知识结构,进行“联想”训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新思维,就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即只要思维的结果具有创新性质,这种思维(过程)就是创新思维.小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大多属“再发现“式的,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为此,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意识、方法和能力,关键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5.
思维教学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高阶思维培养是新时代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而“说数学”是将思维可视化的有力手段.以“说知识”“说过程”“说异见”和“说体会”为四大环节,从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四个维度总结了高阶思维的培养策略.结合“梯形中位线定理”的创新教学设计,具体分析如何发展学生策略型思维、创新型思维和批判型思维,以期为高阶思维融入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阅读”可促进直觉思维和直观想象,“思考”可促进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表达”可促进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它们既相互交叉,又相互促进,学生在“读思达”的交替使用中可以促进自己的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维品质是以数学概念为基础,通过数学命题和数学推理的形式揭示数学对象的结构和内在联系的认识过程.数学思维的品质是衡量数学思维质量高低的指标,是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学中可以通过“设置悬念“、“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善于联想“等方法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8.
姜旭 《文教资料》2013,(27):159-160
外语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用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思维模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完全外语思维能力条件有限,母语思维根深蒂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外语学习.本文把“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联系起来,通过对“外语思维”与“母语思维”的互构式研究,寻找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思维导图将思维可视化的理论,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也对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思维导图即创造性地用文字、图形和符号等,将想法“画出来”,使想法“可视化”.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可以帮助我们将单纯的“教”转变为“教”与“学”并举,有利于优化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优化问题情境创设,促进知识意义建构,引导解题思维展开.  相似文献   

10.
发散思维和敛聚思维同属于创造性思维的范畴.思维方式就是观察、思考问题的角度、思路.成功的思考方式,就是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存储中快速有效地检索有用的信息,通过重组而形成新的方案从而解决问题.经由发散性思维表现于外的行为即代表个人的创造力.实践证明,思维方式是分析解决问题和科学创新的一把“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学教学的核心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思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思维”是人脑的一种高级的心理活动,“思维”不同于其他心理活动的本质在于“思维”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规律的反映[1].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几个方面.针对思维品质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数学核心素养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列举几例阐述思维品质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2.
思维导图是使师生教与学“可视化”的辅助工具,能够让数学知识结构化、精致化,能够延伸学生的思维触角,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触手可及、直观展现、有迹可循和集约勾连.运用“思维导图”,学生的数学学习将更具思维含量.  相似文献   

13.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尽管离不开一定的动作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辩证思维等,然而中心和重点还是逻辑思维.又鉴于小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新大纲提出了“初步的”培养要求.但是,我们以为,“初步”是对培养“程度”的限制,而不是对培养“难度”的修饰.无论是“初步的”还是“较强的”,其逻辑思维过程和结果理当是完整的、准确的,绝不允许是残缺的、谬误的.同时,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的教学也决不可偏废.确保完善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才能“丰满”和  相似文献   

14.
C语言课程设计与发展学生思维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C语言课程设计的核心是“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介绍了应该让学生掌握的“模块化思维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方法“的内容和这些思维方法的具体作法.  相似文献   

15.
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要求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这已是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因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思想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过程中思维活动的导航器,是思维的“软件”;数学方法是学生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的思维策略或模式,是思维的“硬件”.当学生拥有思维的“软”、“硬”两件时,便能在数学王国里自由遨游.据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具  相似文献   

16.
2017年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多处提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数学“构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构造”需要深度思考,属于数学高阶思维,构造法是高阶思维的重要表现,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培养高阶思维的载体.基于构造法培养高阶思维的主要路径有:“函数”的构造、“图形”的构造、“法则”的构造等,这些构造都可以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一、宗旨 “数学思维训练”是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思维规律和思维训练”的一个子课题。这个项目的实验宗旨是: 1.深刻研究数学与思维的关系,探索数学教学中的学生的思维规律,试图通过对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教学应注重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当前一些语文课重感悟和体验,对思维训练关注得不够.本文认为语文课堂要引入“智性”思考,择取“智性”的教学行为,追求“智性”的教学评价,让课堂思维真正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19.
双向思维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而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在数学教学中,双向思维比比皆是,运算与逆运算,定理与逆定理,分析与综合,以及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等.教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还能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互逆联想,并不断提出“相反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数学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数学教学要护“奇”存“趣”,激发创新思维;质疑问难,诱发创新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放飞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