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多次打破和创造跳高、中长跑世界纪录的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及王军霞等运动员训练特征和成功原因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我国50—90 年代男、女跳高和女子中长跑训练思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趋势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跳高发展史上的三次高潮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跳高发展史上曾经涌现过三次高潮,本文通过回顾从郑凤荣到朱建华,三人五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史实,分析三次高潮的产生、发展的原因、动力与背景,表明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是我国跳高运动不断前进的动力。20世纪50年代的"大运动量训练",60年代的"大强度训练",70~80年代的"以速度为先导,力求技术与力量的平衡",是不同历史阶段我国跳高发展史上的创新点。批判地学习和吸收国外经验,同时结合我国运动员的本身特点,形成适合我国的独特的训练体系和技术风格,是我国跳高登上世界顶峰的主要经验。在北京奥运会备战之时,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重振我国的跳高雄风。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跳高怎么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跳高曾经 3人 5次打破 3种跳高姿势的世界纪录 ,今日的现状却使国人大失所望 :在亚洲的大赛中 ,男女跳高冠军已难以见到中国运动员的身影。这明显的反差引起人们的思索 ,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  我国跳高运动员之所以能在 2 0世纪 5 0~ 80年代处于世界先进行列 ,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训练理论和方法是先进的 ,有创造性的 ,如郑凤荣的大运动量训练 ,就与当时的理论主张有矛盾 ,但教练和运动员 ,勇敢地尝试大运动量训练 ,结果产生了新中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六七十年代 ,国际田径界还在以全面训练为主的情况下 ,中国跳高教练和运动…  相似文献   

4.
抓住机遇再创我国跳高新辉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创造过世界女子跳高纪录的我国跳高名将郑凤荣,倡仪和着手筹建我国跳高培训中心。一批跳高专家1996年底云集北京,就如何提高我国跳高运动水平,纷纷出谋献策进行研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著名教练有:中国第一代的跳高名将郑凤荣;获得第一届全运会男子跳高冠军北京  相似文献   

5.
找一找跳高上不去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跳高运动有过辉煌的过去。 5 0年代 ,郑凤荣打破过世界纪录 ,而且带起了一大批运动员 ;6 0年代 ,我国进入世界跳高前 10名的运动员有 4人 ;70年代 ,倪志钦采用俯卧式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 ;80年代 ,朱建华采用背越式三破世界纪录。但是 ,进入 90年代后 ,我国跳高开始逐年走下坡路 ,我们的跳高不论是成功 ,还是失败 ,我认为有三个方面值得总结。1 领导真抓、实干  过去 ,国家田径队的领导整天和教练、运动员泡在一起 ,管理严格 ,大家想的就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前国家体委的领导说 :“成绩要上去 ,领导要下来。”当时 ,李梦华同志兼…  相似文献   

6.
对于有一定训练水平的省市级以上的优秀运动员来说,身体训练应侧重于专项素质还是全面的一般素质,这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从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三位优秀跳高选手的运动实践来看,他们经历了一个从侧重全面身体训练到侧重专项素质训练的过程。郑凤荣是1953年进入国家田径队的,直至1957年破世界纪录,她的素质训练一直以全面发展的身体训练为主。她用大量的单杠引体、肋木举腿、抛药球等练习发展腹部和上  相似文献   

7.
跳高是个技术比较复杂的田径项目,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只有通过合理而先进的技术才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作用。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的教练都非常重视技术训练,并且还都能根据运动员个人的特点和科学原理,在某些技术环节上作大胆的革新,积极地培养他们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郑凤荣在五十年代中期跳的是剪式。当时国外优秀运动员的剪式几乎都是斜角(40-50度)助跑起跳,并且在起跳时作屈腿摆动。而黄健教练根据郑凤荣素质全面、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强、柔韧性好的特点,采用与外国选手不同的直角(90度)助跑起跳,并且在起跳时,摆动腿作十分积极的大幅度  相似文献   

8.
1983年全国跳高训练工作会议上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跳高训练必须坚持走速度型的道路,以速度为中心,快速助跑与快速起跳相结合。取消传统的倒二步技术概念,改为倒二步用前脚掌过渡、后蹬结束后,积极折叠大小腿,加快摆动角速度,形成快速起跳。围绕这些技术,身体训练也要以快速为中心使之适应技术的要求。回顾我国跳高历史,五十年代的郑凤荣是突出了自己的特点,掌握了完善的剪式技术,和具有高水平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结果曾三次打破过世界纪录。七十年代倪志钦以精湛的俯卧式技术,坚持突出专项能力,破了世界纪录。八十年代,朱建华以特殊的助跑速度,罕见的摆腿组成的速度型的背越式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跳高运动员训练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跳高运动历史是辉煌的。曾经培养出打破跳高世界纪录的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见表1),同时造就了黄健,胡鸿飞两位杰出表回中国跳高运动员打破跳高世界纪录情况简介的跳高教练员,他们为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也因此三度脐身于世界跳高强国  相似文献   

10.
如何使我国跳高重振雄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男女跳高,是田径运动中最早闯入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从1957年到1983年的26年中,我国男女运动员就有3人5次刷新了男女跳高世界纪录,其中包括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倪志钦曾以2.29米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3位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于不同时期的训练特点、原则与外国同时期的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这3位优秀运动员之所以能获得训练竞赛的优异成绩主要取决于:科学的选材原则;科学化的早期训练特点;教练员使用创新的训练方法;建立有自己特色的训练理论体系。这些训练特点与原则方法对我国田径运动的训练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以期此研究结果对我国的跳高运动有积极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跳高训练中应重视的几项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文超 《中华武术》2004,(11):23-24
跳高作为竞赛项目起源于英国,开始动作技术比较简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跳高运动先后出现了跨越式、剪式、滚式、俯卧式和背越式等多种形式,但现在多以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主。1968年美国运动员福斯贝里首创背越式跳高新技术,以2.24米荣获第19届奥运会的跳高金牌,我国优秀女子跳高运动员郑凤荣在1957年曾以1.77米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我国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朱建华在1983年和1984年分别以2.37米、2.38米和2.39米的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 目前我国男女跳高成绩不甚理想,与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还有很大差距,本人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对于有一定训练基础的省、市级以上的运动员来说,如何处理运动量的数量与强度的关系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纵观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的训练,在这个问题上各有特点,并且呈现一种发展趋势。郑凤荣在五十年代的训练,数量很大,而强度一般。在破世界纪录前一年(1956年),她每周训练9次(不包括早操)全年训练总数达309次。当时在国际田坛,她的  相似文献   

14.
1957年郑凤荣以1.77m打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70年倪志钦以2.29m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3年朱建华以2.37m、238m.1984年以239m3次打破男子跳高世界纪录,他们均创造了我国田径运动跳高史上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15.
跳高运动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跳高项目历来称雄于亚洲,在新中国田径四十余年的发展史上,跳高一直是水平最高的项目之一。1957年11月17日巾帼英雄郑凤荣率先突破女子跳高世界纪录,六十年代涌现出倪志钦、吴浮山、旋晓梅等一批优秀选手,1970年倪志钦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八十年代郑达真、杨文琴、刘云鹏、蔡舒及金铃等屡创佳绩,特别是朱建华三破跳高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田径中的跳跃运动一直是我国的优势项目之一,其中男女跳高更是优势中的重点。人们不会忘记。我国第一个田径世界纪录就是1957年11月郑凤荣所创造的女子跳高纪录(1.77米)。在此以后的近10年过程中,我国田径运动员能进入世界前10名的人,几乎都是男女跳高运动员,例如:  相似文献   

17.
跳高在我国田径史上载有光辉的篇章,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定的优势。中国田径史上第一个世界纪录就是跳高——1957年郑凤荣“(?)”的一跳,宣布了中国体育运动春天的(?),1972年倪志钦刷新男子跳高记录;  相似文献   

18.
中国跳高:面临的问题与重振雄风的思考刘久鲁1957年,郑凤荣以1.77米的成绩创女子跳高世界纪录。1970年,倪志钦以2.29米的成绩刷新男子跳高世界纪录。1983年,朱建华以2.37米、2.38米、2.39米三次改写了男子跳高世界纪录,创造了我国跳...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的早期训练怎么练,这是近几年来体育科技人员和教练员悉心探索的一个重要问题。郑凤荣、倪志钦和朱建华在早期训练中的特点是,既练身体素质,又练专项技术,两者并举,“双管”齐下。朱建华从10岁开始就在胡鸿飞教练的指导下进行系统的训练。从10岁至16岁,他一面练身体素质,作全面发展,一面练跳高技术,两者同时并举,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年都有不同的要求:10至12岁,提高健康水平,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学习跳高基本技术;13至15岁,继续提高身体训练水平,同时掌握完整技术;16至17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专项素质,改进跳高技  相似文献   

20.
郑凤荣、倪志钦、朱建华的教练抓训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善于选材。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当时他们在选材工作中还缺少对运动员作各种测试的精密仪器,只能在训练和比赛实践中,凭教练员的经验、主观观察和马表、皮尺等简单的工具进行选拔。但是,由于这几位教练员不仅在思想上十分重视选材工作,而且掌握了科学的选材原则,所以仍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与同时期的外国优秀跳高选手比较,郑、倪、朱三位选手的条件都达到了世界一流选手的标准,教练员对他们的选材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