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研团队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但团队运作并非一定就能带来较高创新绩效。在科研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和知识交流障碍对于团队的科技创新活动来说尤为重要。从知识管理和知识创造的视角,科研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知识共享和知识整合,对于科研活动的创新绩效影响和作用机理非常值得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相关变量测量量表的修订,选取北京、广州两地重点高校80支科研团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大样本数据,通过统计分析,揭示了科研团队成员学科背景特征、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交流共享和知识整合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明确了加强知识管理对于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制,从知识特性、知识共享个体、知识共享团队层面,分析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影响因素。以江苏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为例,通过来自江苏省级、校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成员的97份有效问卷,检验研究假设,识别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共享绩效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表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知识价值、社会资本、团队带头人显著影响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绩效。  相似文献   

3.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发现,团队层次因素(团队创新气氛和变革型领导)和个体层次因素(创新自我效能感)可能会同时影响高管团队成员的创新承诺;同时,利用我国东部沿海8省市2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调查数据,进一步验证个体及团队层次因素对高管团队成员创新承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变革型领导对高管团队成员创新承诺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团队创新气氛与高管团队成员创新承诺的关系并不显著。此外,探究高管团队创新承诺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高管团队创新承诺在团队创新气氛、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高管团队创新承诺是实现高团队创新绩效的一项重要驱动要素;高管团队创新承诺对变革型领导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起中介作用,而在团队创新气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并没有显示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4.
杨建超  尹洁  吴洁 《情报杂志》2012,31(8):182-187
增强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时于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促进组织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来自于江苏省高校科研创新团队成员的136份有效问卷调查,从知识特性、情境特征、知识源特征、知识接收者特征四个方面,实证研究了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关键影响因素.经过统计检验,验证了知识因果模糊性、学习文化、制度支持、知识源沟通编码能力、知识接收者沟通解码能力、吸收能力、团队规模、团队结构对于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绩效的显著性影响.通过识别关键影响因素,提供管理策略,以促进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  相似文献   

5.
彭伟  周晗鹭  符正平 《科研管理》2013,34(12):135-142
团队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但伪团队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如何提高团队创新绩效已成为实践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本文整合社会网络理论及知识管理理论,探讨团队内部社会网络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及层级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对60个企业R&D团队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团队内部友谊网络密度及咨询网络中心性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的影响,而团队成员内部知识整合正是这种影响的中介机制。  相似文献   

6.
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机理出发,运用实验研究方法对知识冲突与知识转移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对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的个体绩效、团队绩效、组织绩效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演进机制。结构型知识冲突和存量型知识冲突属于良性知识冲突,适度的良性冲突对提升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关系型知识冲突属于恶性知识冲突,对跨国公司母子公司知识转移绩效水平具有消极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42个学生团队进行情景模拟实验与问卷调查,研究团队成员人格特质组合与知识异质性这两类团队深层特质因素对过程满意以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剖析成员人格特质组合的水平与知识异质性两者对团队绩效的交互关系与调节作用。结果验证人格特质组合与知识异质性分别对创新团队绩效具有显著影响效果,同时本研究还发现神经TPE、严谨TPE以及神经TPD对知识异质性与创新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对有效整合组织成员特质以实现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很多企业都在使用知识管理系统进行新产品开发,知识团队成员接受并使用知识管理系统成为影响产品创新绩效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用户接受理论和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分析哪些因素影响知识团队成员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接受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前人研究,本文提出了知识团队成员知识管理系统接受及对NPD绩效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量表开发、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对概念模型中结构变量间的关系假设进行了验证和修正,提出最终的知识管理系统用户接受及其对NPD绩效影响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互惠关系和管理者支持对用户接受知识管理系统的行为有正向影响;组织奖励对用户接受知识管理系统的行为有负向影响;而知识团队成员使用知识管理系统的行为对新产品开发绩效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并对86个高校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个体层面验证了该模型。结果显示:领导能力、领导行为、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团队工作偏好、组织内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效果;团队互动和团队创新气氛的中介作用显著。提出了提高团队创新绩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团队层面的高校学科团队创新绩效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惠琴  张德 《科学学研究》2006,24(3):421-427
本文在个人深度访谈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构建了团队创新绩效决定因素模型,并对中国高校86个学科团队的66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从团队层面验证了这一模型。结果显示:魅力型领导能力和行为、团队工作偏好、组织内创新环境通过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成员创新能力对团队创新能力有直接显著影响;成员创新行为既对团队创新行为产生直接效果,又通过创新气氛对创新绩效产生间接效果。效果分析得出:成员创新能力、成员创新行为和团队创新气氛对团队创新绩效整体效果较高,领导能力和成员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气氛影响较高。因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需从提高领导和成员能力、改善成员行为以及营造团队气氛入手。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竞争时代,企业如何提高研发团队的创新绩效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议题。尽管部分理论研究者已经认识到知识转移在组织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检验这三者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迄今还不多见。知识转移渠道被认为是知识接受者与发送者之间进行转移的媒介与路径。本研究将组织结构、知识转移渠道、研发团队创新绩效整合在一个理论模型中对77家高新技术企业458个研发团队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转移渠道在集权程度、反馈速度与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之间具有部分中介效用;在部门整合能力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具有完全的中介效用。本研究在推进相关理论研究的同时,也为企业研发团队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团队断裂带是对团队成员多样化特征的动态聚合,需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机制来降低团队断裂带的负面影响,发挥其积极效应,进而提高团队创新绩效。通过将团队过程控制引入团队断裂带的研究,探索隐性知识转移和过程控制在团队断裂带和团队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作用机理。对88个高校科研团队进行实证检验表明: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具有负向影响;过程控制倒U型调节信息认知断裂带与团队创新绩效间的正向关系;隐性知识转移在社会分类断裂带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在信息认知断裂带和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3.
抗令创新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近年来日益受到关注。在分析抗令创新行为影响创新绩效机理的基础上,基于国内45个团队207位知识工作者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团队成员的抗令创新行为对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团队成员的建言行为和工作自主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团队成员的抗令创新行为能够提升团队的创新绩效,而且这一正向关系随着团队建言水平的提高而得到增强。此外,团队的工作自主性能够强化团队建言水平对抗令创新行为与团队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周密  赵西萍  司训练 《科学学研究》2009,27(9):1384-1392
 实现个人知识在研发团队内部的有效转移对组织的知识创造至关重要,而团队内社会网络又是影响团队内知识转移的重要渠道。研究考察了团队成员个人团队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和网络信任对团队内部知识转移成效的影响。研究认为团队成员个人在团队内的社会网络中心性对个人知识在团队内转移的成效以及个人团队内的网络信任均具有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团队成员的网络信任在网络中心性影响知识转移成效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对所提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旨在进一步剖析知识活动的规律,从而为企业有效的管理知识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研发团队目标设置、个体目标承诺与团队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研发团队为背景,研究团队目标设置与团队成员目标承诺、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发团队的目标设置不仅影响团队绩效,同时更透过研发人员目标承诺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团队绩效.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了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研发团队目标设置与团队绩效正相关,目标设置与目标承诺正相关,目标承诺与团队绩效正相关,目标明确度和目标设置过程中个体的参与度可以通过目标承诺影响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16.
从团队层次分析领导信任对知识员工行为及团队绩效的影响作用.对来自高科技组织59个知识工作团队共计426份上下级配对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知识工作团队领导的信任可以显著提升团队的有效性,包括团队成员知识分享等人际公民行为的增加以及团队绩效的提高;团队领导信任还可以通过增加团队人际公民行为,进而显著提高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17.
个人关联绩效与团队知识转移成效、团队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研发团队为背景,研究团队成员的个人关联绩效与团队知识转移成效、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研发团队成员的个人关联绩效不仅影响团队绩效,同时更透过知识转移成效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团队绩效。运用线性结构方程验证了各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实证结果为:研发团队的个人关联绩效与团队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人绩效与知识转移成效存在正相关关系,知识转移成效与团队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人关联绩效可以通过知识转移成效影响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既有研究在创新团队连接强度与创新绩效关系中忽略了团队外部连接的影响;基于冲突理论,管理学领域认为认知冲突在团队创新过程中属于建设性冲突、情感冲突属于破坏性冲突.明确创新团队内外部连接强度的划分标准,内部连接强度包括正式与非正式沟通程度等,外部连接强度指团队与包括竞争者、合作者、客户等外部组织之间的沟通频率;提出创新团队成员的情感冲突是由认知冲突转变而来的,源自个体的认知冲突及其背景不同.从冲突视角出发,并考虑中国人普遍具有的含蓄特性,以上海汽车集团等5家企业研发团队327名研发人员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创新团队内外部连接强度正向影响创新绩效;(2)知识创造正向影响创新绩效,且在连接强度与创新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认知冲突对连接强度与知识创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情感冲突在连接强度与知识创造路径上起正向调节作用.根据结论,创新团队的内外连接强度、情感冲突、知识创造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提出建议:研发团队内部应增强成员间联系,并加强团队整体与外部组织建立合作、相互学习、竞争等关系,以及重视鼓励通过碰撞来激发创新等,以促进组织创造新知识、提高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9.
曲刚  路鑫  王琦 《科研管理》2022,43(4):177-184
创新团队中,成员的交互记忆系统反映了团队成员基于对彼此掌握的知识的认知而形成的分工协作机制,对于团队的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而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关系与网络嵌入特征则是构成了影响交互记忆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探讨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团队绩效作用效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信任不对称对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机制,并考虑了以团队及成员的网络嵌入特征表现出的在其中的边界效应。本文选择某高校学生组成的移动应用软件项目设计团队开展实验研究。研究发现:首先,交互记忆系统对创新团队绩效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其作用机制可归纳为团队创造力提升、任务效率改善提高和成员满意度改善三条路径;其次,信任不对称不利于交互记忆系统的形成与发展。信任不对称会触发团队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不利于对彼此知识的识别、检索和协调,阻碍交互记忆系统的有效运行;再者,成员之间的社会网络具有显著的边界效应。网络中心性能够显著削弱信任不对称对交互记忆系统的抑制作用,但同时降低了交互记忆系统对团队绩效的积极贡献。本文研究结论不仅能够从交互记忆系统视角拓展了创新团队绩效驱动机制的相关研究,还有利于从网络嵌入视角揭示了交互记忆系统驱动创新团队绩效的边界条件,对于提升团队和企业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关于组织成员转移知识意向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经典的知识转移模型,从整体概念框架出发,探寻彩响组织成员知识转移行为的因素,提出了个体知识转移意向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提出的个体知识转移意向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内在激励、外在激励、组织承诺、人际关系、系统有用性、共享规范对成员知识转移意向有显著影响,而知识感知价值和互惠规范等因素与成员知识转移行为意向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