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大问题,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也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证。我国是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而且有着数千年的农业文明的传承与积累。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并进而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历史表明:农村问题就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土地问题。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自然供给无弹性,因此它对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本课题所研究的农村土地配置方式是指农村土地的各项产权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农民冲破城乡二元化格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冲破城乡二元化格局,大规模离开土地外出务工,一方面极大的促进了输入地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改善了自己的生活水平,但另一方面却无疑对自己曾经赖以生存的农村和农业带来不利的影响:农民厌耕、弃耕思想严重,大片田地荒芜;农业出现萎缩,深开发后劲不足;新一代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农业后继乏人;大量土地被用于非农目的,农民正逐渐失去作为农民的资格等种种问题使农村、农业和农民置身于尴尬境地,农业前景堪忧。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发展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体,二元户籍制度改革是实现职业农民的关键.鼓励有志青年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培育大批爱农业的社会公民,加强其技术教育培训,使其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有序流转和土地股份信托公司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投入农村和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让农民切实共享现代经济的发展成果,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亚 《科教文汇》2008,(29):199-200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农村改革关注的焦点。在农户获得农地承包权和使用权之后,如何实现农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农业生产,并为无地农村人口或有志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户获得土地经营权提供途径和机会,应该成为农地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尤其在WTO框架下,应该进一步深化农业改革,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中的80%是农民,农民世代耕作,辛勤劳动,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党中央尤其重视农民问题,强调确保农民的利益和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在新形式下地位显的尤为重要.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土地问题却日益突出,土地承包纠纷案件出现较多增幅,已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波及农村社会的稳定,现对农村土地纠纷案件的特点、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作如下探析.  相似文献   

7.
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工作,事关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要把进一步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把妥善解决农村土地承包遗留问题,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作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从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工作做实抓细,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陈焰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2):76-77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业科普期刊面临读者群减少的影响,同时,城镇化也带来了农业和农村的新变化,国家的城乡统筹发展政策、农业土地面积减少、土地的相对集中经营、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的产生和返乡务农,都增加了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有利于农业科普期刊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有效地解决农村土地权属纠纷,化解农村的社会矛盾,依法确认农民土地归属权利,强化农民尤其是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助于在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农业现代化推进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农民利益。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过程,是进一步查清宗地的权属、面积、用途、空间位置及建立土地登记簿的过程;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将农民与土地物权紧密的联系起来,可进一步激发农民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土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和保障农民的土地物权,进而通过深化改革,还权赋能,最终形成产权明晰、权能明确、权益保障、流转顺畅、分配合理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为不动产统一登记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骆开莲 《今日科苑》2010,(12):130-130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缓解农村人多土地少矛盾,节省农村劳动力。本文就稻草覆盖免耕油菜行间套作免耕洋芋栽培技术、效益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总结,从而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1.
推动现阶段农村建设进步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集体土地确权。此项工作的开展是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的重中之重,对促进农村土地之间相互流动、推动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土地确权还能够使农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推动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工作中应用测绘综合技术能够很好的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整体面积、土地的好坏以及归属权等做出准备科学的统计,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国家摸清集体土地家底,成为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征地又称农民集体土地征用,是指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国家强制把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补偿的行为。"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地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核心。在征地过程中,如何维护农民的利益呢?这确实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土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正确认识土地流转问题,更好地指导当前的农业生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了影响农地流转的动力机制并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农业规模经营以及农民增收的影响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湖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困难,主要是农产品供给结构的变化适应不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土地经营规模小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固有障碍;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政府的政策失灵与寻租;农业科技投入推广应用不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等。明确了湖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取向,包括近、中、远期规划及区域规划;提出了湖北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村、农业及农民问题始终是影响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其核心问题是农村土地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征地改革、土地市场和宅基地等土地问题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6.
《华夏星火》2014,(1):46-56
前言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农村状况调查课题组于2013年1月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大型农村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含423个问题,1165个变量,内容涉及农村人口与就业、土地制度与土地流转、农业与非农业经营、农村居民收入/支出/财产、公共服务、乡村治理、农民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三农的各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土地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变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进一步发展了生产力,农产品产量、商品量、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迅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增加。剩余劳动力为寻求更加充分的就业机会,必然向农村以外转移。所以,劳务经济就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农地流转制度,打破体制障碍,健全法律法规,做到产权明晰,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顺畅、安全流转。  相似文献   

19.
《华夏星火》2008,(12):64-65
土地开发整理,是加强耕地保护、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活跃农村经济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各项制度的不断健全,经济强了,人民富了,实现了由农业哺育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的转变。各级政府已经开始把巩固长远经济发展的目光放在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上。  相似文献   

20.
姜松  王钊 《软科学》2012,26(9):75-79
运用"一圈两翼"截面数据,对重庆市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及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具有显著正向效应,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具有显著负向效应;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存在差异,转让、互换等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弹性最大,而除出租对农民增收具有正向效应外,其余土地流转形式对农民增收的效应均为负;土地流转及其各种形式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民增收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