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E·多尔(WilliamE.Doll,Jr.)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引人注目,下面着重阐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一、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在其《后现代课程观》中描绘了一幅后现代主义以及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课程开发范式的图景。多尔首先从科学——神学——生态学而不是美学——文学——政治学的维度对现代范式封闭观的局限性进行了剖析:笛卡尔主义、牛顿主义、博比特模式、泰勒模…  相似文献   

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改革为人瞩目。本详述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建立的基础,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的影响以及他的后现代课程观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提出了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我们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课程语境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潮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课程理论,流派众多,其中以美国当代教育家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其课程设计的"4R"标准在我国影响最大.本文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视角审视我国语文课程的特点和语文课堂构建,以期得到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5.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汲取了多家思想的精华,并在批判传统的现代课程观方面有所超越。通过对具有典范性的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分析,可以认识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特征,为理解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和我国的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多尔以众多优秀学者的思想理论为基础,创造性的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以"4R"理论为核心,涵盖了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的知识观、课程观等.本文将对多尔的相关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旨在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提供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摘多尔,生于美国波士顿,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课程理论项目主任。他研究的主要领域是课程理论、后现代主义、课程设计、教师教育等等。《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尔教授的第一本专业代表著作。在此书,他提出了后现代课程理论,试图构建一种新的知识观、课程观与师生观。知识观现代主义的知识观把知识看做是对现实的客观反映,认为要正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或事物之间的本来联系,并要求是可证实的或可证伪的,这种知识是封闭的、稳定的。而多尔的后现代知识观则相反,他把知识…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课程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后现代课程观,而这种课程观尤其以小威廉姆E.多尔为代表。文章旨在探讨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启示意义,这种启示意义表现在:"平等中的首席"与新型平等对话师生关系的建构,耗散结构理论与开放性教学模式的建构,课程设计的4R标准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的建构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应用写作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论是众多后现代课程理论中比较突出的一个,他为后现代课程理论提出了丰富性、回归性、关系性、严密性的标准.在高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应用写作这门课可以从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师角色的转换、以及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从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中获得众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课程观是在对前现代课程观的追溯和现代主义课程观的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当我们深入这一理论领域便可感受到,从这种看待世界与教育的方式中,能够产生一种对未来世界和未来教育充满激情的、富有积极意义的探索和创造。特别是美国课程理论家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充满着创新性、发展性的活力。对之加以解读和分析,有助于我们建立课程新视野,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课程改革和发展。一、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与现代课程设计所遵循的泰勒原理不同,多尔提出了设计后现代课程的“四R”标准——一种形成…  相似文献   

11.
多尔后现代课程观质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后现代课程观引发了关于课程问题的世界性讨论,引起了当代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的巨大变化,并给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但是,作为一种正在发展中的具有强烈批判性和反传统色彩的理论框架,它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文章试从教育目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对其予以质疑,并阐明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邓炜 《怀化学院学报》2009,28(12):139-140
以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为基础,探讨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改革的积极意义,并对之不足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关理念缺乏很好的理解,必定会阻碍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进程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落实。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为我们带来了改革的理念,从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教学中利用学生的自组织、树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多元的评价观三方面谈校本课程开发,给广大教师以启示。  相似文献   

14.
多尔的"4R"理论是指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严密性。"4R"理论引导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是后现代思维下的教学形态。它提倡教学的创新性、非中心性、民主性和多元性,关注生成性教学目标、发展性教学观念、互动性教学过程和科学性教学评价,对中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智慧、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改革发挥着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基础和课程标准对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进行分析阐释,探讨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之间的关联性,汲取多尔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想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课程目标上要体现生成性,在课程内容上要力求丰富性与开放性,在课程实施上要注重对话性,在课程评价上要兼具动态与多元性。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课程观强调在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中重建师生关系,开放性和互动性、多元性和差异性、反对权威和去中心化是后现代课程观的基本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催化传统教师角色由“权威者”转变为“平等中的首席”,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课程“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后现代课程观拓展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角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课程是网络教育的基本单元和载体,相对于文本课程,它是以网络为媒介、具有能构建多媒体化的、有计划地达成某种预期结果的经验活动。而后现代课程观作为一种迷人和富有魅力的新型课程观,其倡导的多元与开放等理念与网络课程这一新型课程模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那么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网络课程中隐含的意义与价值则是探索的方向。以后现代课程观的几个核心观点为切入点,挖掘出后现代课程观对当今网络课程的适切性价值,旨在寻找后现代课程观中积极意义的因素,提倡以一种开放的、多层次的观点来对待当今的网络课程,为我国网络课程建设与实践提供借鉴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批判性的特点。在大学英语分组教学中,引入后现代课程观理论,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课程观对高校心理辅导课程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具体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面都可以借鉴后现代课程观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