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考查学生文科各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考试既反映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表现注重学生思考、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为了体现这一命题原则和思想,近几年的文科综合试卷普遍采用“专题命题模式”。为了提高高考复习备考效率,弄清专题命题模式的结构特点和解答思路很有必要。一、专题命题模式的特点所谓“专题命题模式”,就是围绕某一主题或几个相关专题,提供背景材料,然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要求考生分别或综合运用政治、历史、地理三学科知识…  相似文献   

2.
新的“3+综合”考试,其命题的指导思想和能力测试模式与传统的高考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迎战新高考,探究地理教学策略,成为地理教师新的使命。一、研究《考试说明》,把握能力测试要求现在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模式是:主题-问题-求解,即围绕某一主题或几个相关专题,提供背景材料,然后多角度、多层面提出问题,要求分别或综合运用政史地三科知识来解决问题,其核心是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考试说明》规定了如下的地理高考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全国高校招生由“3 2”的模式逐步向“3 X”或“3 X 1”方案过渡,新的高考方案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的题目。这就要求我们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认为新高考模式下的物理教学应强化和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育在发展 ,高考在改革 ,命题在创新 ,高考地理复习也必须更新理念 ,以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去迎接挑战。 2 0 0 0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试题 ,展示在考生面前的是 :以“专题式背景材料”为切入口 ,大跨度、多角度地加以设问 ,着力于考查学生的学科知识重组、整合能力。“专题式研究性”复习将成为新的高考复习形式的最佳选择。一、专题复习设计的原则高考地理“专题式研究性”复习设计 ,必须以高考地理命题原则和地理学科的特点为准则。据权威部门透露 :2 0 0 1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命题原则总体上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  相似文献   

5.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高考命题着眼素质,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理在书中,是不是说答案一定从教材中照搬而来呢?不是。只能说,教材知识是答案的根基,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表述的重新排列组合和变通。也就是说,答案从迁移中来。下面以’98高考题为例,谈谈高考对迁移能力的要求及教学中如何培养迁移能力的问题。一、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高考命题对迁移能力的基本要求,无非是要考生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实现正迁移,克服负迁移,使学习所得的概念、原理和知识在解答试题的过程中得到正确的再现或合理的运用,取得较好的迁移效果。  相似文献   

6.
“题在书外,理在书中”,这是高考命题着眼素质、考查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理在书中,是不是说答案一定从教材中照搬而来呢?不是。只能说,教材知识是答案的根基,更多的是对教材知识表述的重新排列组合和变通。也就是说,答案从迁移中来,只是“根在墙内”。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7.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实施以来,人们一直在认真探求全国性统一考试的规律,为素质好的考生提供充分展示其才华的空间。从2005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看,命题者力求在命题思路、考核能力、控制区分度等方面作了大胆的、有益的探索,突出思维能力的考核是今年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一大亮点。一、围绕热点创设情境依托热点一直是文综高考命题的重要方法,这无疑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往,一部分教师和考生在复习迎考方法上存在着误区,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科学性被扭曲了,学生依靠大量的背诵或“题海战术”,教师则归纳出“模式”,让学生去…  相似文献   

8.
所谓课内外一体整合,专题读写,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一组课内外的相关的章,通过说写等形式,自主获取信息,并自主分析、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提高语能力和创新素质的读写训练形式。我们把这组相关章叫做“模块”,把要解决的问题叫做“专题”。阅读“模块”,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是解决“专题”的基础,解决“专题”是对“模块”阅读的检验,是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高考命题从“以知识立意”的传统命题思想转变到“以能力立意”的新型命题思想后,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现正逐步走向成熟、成型.笔者认为高考对三角函数的题型考查最能体现这一立意,即由原先比较笼统  相似文献   

10.
自2000年高考采用综合能力测试以来,至今已是第六年,文综试卷的命题意图和思路已经相当明确和成熟,文综试卷已经形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模式。2005年高考的文综试卷,可以用“平稳、平和”来概括其特点,在考试的主旨、内容、题型、难度等各个方面都保持稳定。1.命题的主旨仍然是关注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尽管考试热点有易被猜题的缺陷,但每年高考仍然都离不开它。这是由高考“综合能力测试”的宗旨所决定的。今年文综试卷涉及的热点一是我国的石油能源问题,二是海啸问题,三是万隆会议50周年问题,四是中美关系问题。涉及的现实生活问题一是我国人…  相似文献   

11.
以时政背景或通过创设情景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高考文综试卷的主流。文综政治试题将凸显时政和社会生活热点,体现高考命题"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指导思想,与新课程标准紧密结合。这对备考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启示我们在复习中要注意以情景设置问题,锻炼学生对材料的审读与归纳能力,并通过习题来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考“3 X”模式的全面推开 ,高考命题的综合化趋势日益加强 ,除学科内综合外 ,还要不断加强跨学科综合内容的比例。就综合文科而言 ,即要加强历史政治地理三科综合命题 ,以便考查学生综合运用三科基础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综合试卷命题看 ,文科综合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从教材三科内容交叉处或交汇处命题 ,或从政治、历史、地理的角度切入题目 ,由此及彼将三科内容融会贯通 ,浑然一体。学生不将三科知识综合调动就不能完全准确地解答题目。因此 ,在高三总复习的最后阶段中加强对历史、政治、地理三科交叉内容的教…  相似文献   

13.
浅谈"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亦称为集群式模块课程,简称为“KH模式”。这一课程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摸索,已逐渐趋于完善,如何重新选择和构建课程模式,通过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教育目标,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江河 《中国考试》2000,(11):12-13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深入学习全教会精神,学习江泽民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其《对“3 X”高考改革中注重能力和素质考查的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高考或任何一项考试应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考查,命题指导思想与观念以及命题理论与技术方式的改革,都应为更好地考查能力和素质而服务”,并提出了“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如何理解“以能力立意命题方式”呢?以下仅谈一下笔者个人的看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引起更多的人对“能力”和“素质”更多更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高考命题强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但能力离不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高考生物试题通过考查具体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来区分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考题的“审读”是一种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其基础是在“读”。就是通过细心阅读试题的文字、图示、图表,并经过加工整理,从题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判断试题的类型、确定答题的中心和选择答题的材料。在应试中常有因读题不慎或不清而导致错误解答的情况,所以让…  相似文献   

16.
一、文科综合科目试题的命题模式1 998年、1 999年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的《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综合能力测试题》(以下简称“保送生测试题”)中 ,尽管绝大多数试题采用“文理综合”形式 ,但手法新颖 ,匠心独运 ,令人耳目一新 ,且试题本身呈现出多学科交叉渗透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文科综合科目试题的命题模式由此初见端倪。从试题设计命制的角度观之 ,命题模式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 )全综合类试题。即试题设计命制将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知识全方位地交叉渗透、综合在一道试题或一个题问之中 ,试题的切入点和题问不侧重、不倾…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全国文综测试卷坚持了“稳中有进,稳中有新”的命题宗旨,在命题立意、试卷风格、知识考查、答案设置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在选取材料、设置问题、关注热点、综合程度等方面形成新的特点,进一步完善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卷的特色。一、特色鲜明目标明确文科综合测试卷这几年形成的突出能力立意、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强调主干知识的考查、培养创新意识等方面的特色,在今年的文综卷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1.能力立意,符合宗旨。“能力立意”一直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一项重要原则。今年的文科综合测试卷更是围绕能力立意这个中心做文…  相似文献   

18.
有一道这样的试题——原命题:末位数字是数字或5的整数,能被5整除;它的否命题是( )。这道题简单似看,却颇有一定的深度,对初中学生来讲是要求较高的一道题。对这道题,考生的答案绝大多数是:末位数字不是0或5的整数,不能被5整除。连标准答案上也是如此回答的,很多老师也坚持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答案。可见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错误。问题主要就出在原命题题设中的“或”上。用字母来表示,其一般形式是:若A_1或A_2,则B。这里只要A_1、A_2中有一个成立,则B也成立。下面我们来证明“若(?)或(?),则(?)”不是原命题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点是考试内容的改革,主要有三句话:一是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二是命题范围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三是试题设计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这些命题的新思路,不仅在综合科目考试中要体现,而且在语、数、外等单科目考试中也要体现。如何正确理解上述三句话呢?首先,是命题的指导思想有根本的转变。传统的命题是“以知识立意”,说穿了是考查学生的死记硬背功夫和应试能力,本次改革确立“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更加注重考查考生今后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潜能,考查考生的基础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查对知识…  相似文献   

20.
以往每年高考过后,只要留心刊登于各家报刊语文老师们撰写的文章,其中一条重要内容,就是对命题方式、标准答案等的争鸣与反思,而且确也谈出不少真知灼见来。首先这里面存在着“见仁见智”的问题。命题者只是从自己角度出发,去设置题目和确定答案;而做题者站在不同角度,就极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来。孰是孰非?不好评说。不可否认,近年语文高考命题中确实出现一些“怪现象”,试题中测试语文水平的题目变少了,所谓标准化试题并不能考察学生阅读思维过程和语言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