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房陵文化汇聚在医药里,浸泡在药酒里,流淌在山歌中,浓缩在婚丧嫁娶的习俗里。房陵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壤是周莹散文创作的源泉,喝着房陵文化乳汁成长的房陵忠诚女儿周莹,用《指尖上跳跃的青春》这首歌,歌唱着她对这块土地最深沉最朴实的爱。《指尖上跳跃的青春》生动再现地是房陵人日常生活与情感的画卷,是房陵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三国时期孟达的有关史料分析,得出孟达背负的"反复""无信义"罪名不仅不能成立,而且他还是一位少见的治世强军能臣,他对三国时期的上庸、房陵以及西城一带广大地区的社会发展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房陵是我国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历史最长久的流放地。而且被流放到这里的帝王、高官、文人人数最多。品级最高。这种状态的生成。首先是因为流放者的身份的特殊性,同时,房陵的特殊地理条件符合了宋代以前流放的各项需求。  相似文献   

4.
房县是《诗经》的产生地,是《诗经》整理者”诗祖”尹吉甫的故里。《诗经》中的一些诗歌采自古房陵一带,从周、召二风的语词看,其诗歌多出自包括房陵在内的江汉地区,也有周公、召公治下的洛阳民歌。《诗经》中的动物有103种,植物有158种。拥有如此丰富的《诗经》文化资源,房县完全可以大手笔地书写《诗经》产业开发篇章,可以以《诗经》中的动植物为主要载体,进行相关方面的产业开发。  相似文献   

5.
房县古称房陵,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房陵锣鼓歌以饱含《诗经》韵味的雅俗交融和风格样式的多姿多彩引人入胜;深含其中的上古歌谣活化石基因,戏谑对歌的有趣习俗,以及秦音楚声错杂的绚丽色彩使它更显珍奇。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经济背景下的产权酒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厦门第一家"产权酒店"的出现入手,讨论在新经济大背景下,产权酒店在中国投资和消费的可行性,对其本土化运作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7.
“防渚”、“锡穴”是湖北十堰地区春秋时期的两个重要地名。古今说经之家虽多有论断,但仍有分歧和疑义,故从实补笔,认为:“锡穴”在今郧县五峰一带;“防渚”非“房陵”,而在汉水河谷的丹江口到郧县这段水路途中。  相似文献   

8.
在上海外滩标志性建筑———震旦国际大厦中,云集着四家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如今的"震旦系"已经成为上海基金圈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抬头不见低头见"令四家公司在投资风格、企业管理、营销策划等诸多方面表现出相似性,尤其是"交叉持股"现象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审计署网站6月24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显示,对工商银行等8家银行和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等3家金融机构的审计结果表明,信贷投放和业务创新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有的企业通过贷款"空转"套利,抽查25家黄金加工企业2012年以来虚构贸易背景,进行跨境、跨币种循环滚动贷款累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情况分析,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定义了上市公司股票间"相似程度"的一种度量,基于该度量提出了一种新的层次聚类算法对样本股票进行聚类,然后通过聚类结果来分析投资价值确定投资品种或范围. 最后,选取上证30指数27家上市公司股票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聚类方法对指导证券投资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张良故事从《史记·留侯世家》开始一直流传于世,张良故事中的侠主题主要表现为在博浪沙狙击秦始皇事,在《史记》《汉书》正史里表现为复仇、游侠的形态,形成了固有的侠风色彩。随着历史潮流的变迁和文学的发展,不同时期张良故事的侠主题受到当时社会、政治、思想的影响,而展示了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3.
秦始皇会稽刻石中提出了"夫为寄豭,杀之无罪",许多学者都把它作为秦严惩奸罪的证据,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种种迹象表明,"夫为寄豭,杀之无罪"应与秦始皇的幼年经历及晚年的心理状态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4.
"数石"是汉代好酒量的标志,但当时的酒精含量不高,因此汉代饮酒者的酒量与今人相仿;酺最初是一种族群祭祀活动,在战国时期,演变为国家组织的宴饮庆祝活动,群聚宴饮是庆祝活动的主要项目,到了秦汉,并非所有的吉瑞之事都要行酺,酺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的举措,"酺"含义的变化反映了民间群聚宴饮的扩展。因聚众饮酒不仅耗费务农者的时间和钱物,还有可能引发人际纠纷,故有汉律禁止"无故群聚饮酒",但随着国家禁令出现了松弛,不得"无故饮酒"成为一纸空文。  相似文献   

15.
三苏父子提出的"不能不为之为工"的写作思想,目的是革除北宋初年"贵华贱实"的绮丽文风。它的提出,最为重要的是道出了"不能不为之"时写出来的文章价值:它是作者心灵积郁的抒发,往往闪现出某种思想的光辉。而作者要想写出"不能不为之"的作品,就必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文章还以巴金、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创作实践为例,论证了"不能不为之为工"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造字法的理论,以徐铉校订版的《说文解字》中的"视"为研究对象。根据汉字的共时和历时材料,通过对"视"及构成"视"的部件的分析,指出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视,从见示,神至切"的不足,"视"应该从见,从示,应归为会意字。  相似文献   

17.
苏轼大量以游戏之笔入词,被誉为“为游戏之圣”。其游戏之作共四十一首,占全部作品的九分之一强。苏轼的戏作在当时影响了很多词人,对徽宗时期的御用文人及词作的影响最为明显。苏轼虽然以游戏作词,但决不小看词;相反,这种游戏化的创作方式,引导词体摆脱音乐的束缚,使欣赏者的重心由音乐转向文本自身,从而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从词体演进和词史发展的高度来审视这种创作和这些作品,其意义是不容小觑的。  相似文献   

18.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摩罗诗力说》为代表的鲁迅早年文章,既是他启蒙思想的发端,也成为日后新文化运动的基础。《摩罗诗力说》呈现出鲁迅早期的宗教观,以"摩罗"精神抵抗统治者的权威,以"反抗之音"挑战"不撄人心",这些宗教内容同时构成了鲁迅早期启蒙思想的重要资源,也是其"立人"学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还与启蒙形成了某种张力关系,敞露出鲁迅早期思想的紧张和矛盾。  相似文献   

20.
宋仁宗嘉佑八年(1063)苏轼奉凤翔太守陈希亮之命作《凌虚台记》,虽为记凌虚台的建造而作,但苏轼却联系到古往今来的废兴成毁的历史,告诫人们人事万物的变化无常,不能稍有所得就“夸世而自足”。通过考证文中所涉及的“陈公”其人其事,凌虚台的建造及发展状况来进一步了解苏轼所写《凌虚台》的目的及意义并不只是为讽刺太守所作,而在于苏轼在文中所揭示的规律,以及对后人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