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个繁荣的城市,必定是一个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城市的建设,同声相求:文化产业富含文化内涵,对应了文化城市建设的内在要求;文化产业能极大地释放城市的文化潜能;文化产业的发展能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在文化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其一,将文化创意融入城市规划中,城市规划中要贯注文化自觉意识;其二,加强文化产业的文化质感,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与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相辅相成;其三,重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的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2.
草原文化的产业化开发需要以内蒙古文化产业的成熟度为依托。将文化产业泛化,就是在文化产业的实践领域持泛文化产业论,就是不把文化产业的范畴局限在文化概念的精神指向上。我们应开放式地将内蒙古文化产业根据草原文化的体系相应地泛化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能为受众提供特殊的草原文化的享受,就可以视其为文化产业。既然文化产业泛化到了各种产业中,那原有产业的主体就应该承担起主体之职。泛化的文化产业的主体实现草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的具体方法是:从时尚维度挖掘潜在目标市场,重建供需价值链条,通过创意分解草原文化象征符号,再通过创意植入各种产业生产流程,再创草原文化生态系统,开创以草原文化开发为内容的内蒙古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体系。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不是要建立自身独占的区域,而应该是建立供需价值链条,让产业集群自然形成。  相似文献   

3.
文化资源产业开发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但是,文化资源优势并不能天然地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势,文化资源的多少并不代表文化产业效益的高低。因此,如何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培育文化产业,不仅是全面提升河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河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产业强省新跨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李白研究会和江油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5李白文化高端论坛",集中外70人位李白研究专家和学者,论文和发言约40篇,探讨了李白文化文旅融合与创新发展及李白文化相关的学术问题,展现了近期李白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5.
文化产业并非城市的专利,而是与新农村建设关系密切。苏北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大量有利条件,但是也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培养苏北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苏北农村文化资源,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苏北农村文化产业管理;从而真正地活化乡村资源,构建农村可持续文化动力,实现农村文化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河东文化历史悠久,汪洋浩瀚,对唐代李白诗歌的创作起到了一定的滋养作用。具体表现为李白诗文之中大量使用了河东人物与典实,李白也自觉地接受了先唐时期一些河东作家的文学传统与养料。  相似文献   

7.
构建基于文化特色的安徽文化产业发展人均指标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探求影响安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地区文化资源、政府文化投入等都会极大地影响安徽各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安徽三大文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应从自身的文化资源出发,实施五大战略,即文化特色战略、政府支持的投融资战略、地区合作战略、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战略及科学技术创新战略,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召,河南省提出了"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新乡市也相应地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文章从新乡市发展文化产业的形势、文化产业的定位、文化产业的战略性策略组合、文化产业的保障体系四个方面,对新乡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比较系统的新乡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
川渝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它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摸索。发展川渝文化产业,两地要加强沟通,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其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实现文化生产力的规模效益。川渝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必将拓展文化市场竞争力,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另外,川渝文化产业的优势互补、联合发展,还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与战国文化的契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李白的战国文化心态为研究对象,搜集整理李白诗文中所见的大量战国文化景观,来洞悉李白独特的人生追求及人格特征与战国文化之间的关系,力图从李白战国文化心态的角度,对李白精神内涵作出进一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
在李白故里江油市,李白文化在儒家庙宇、佛寺、道观等处都有影响痕迹。这是故里人们自古以来通过民俗信仰表达对诗仙李白的崇敬之情。这些寺庙观宇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和文化旅游价值。有关部门应对这些寺庙观宇进行保护与开发,并将其纳入李白文化旅游路线规划。这对江油市打造以李白文化为品牌的旅游城市,有着不能忽视的重要意义。这些寺庙观宇实际具有了从民俗学角度传承李白文化的功能。由此引发我们对当下江油市文化教育的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李白诗歌中出现了大量和紫有关的意象,这些意象不仅仅是简单的色彩描绘,而是诗人受唐代多元文化薰染下的产物。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意象,共同构成了李白诗歌中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即紫文化。发掘李白诗中这一独特的文化内涵,可为研究李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窗口。  相似文献   

13.
真放与旷达--李白苏轼人生态度和诗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和苏轼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最突出的是个性气质、人生态度等的不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诗风之异。同时从“士文化”的角度而言,李白、苏轼各自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是不同的士文化符号,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类型。李白和苏轼,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这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唯一的真放的李白和旷达的苏轼。  相似文献   

14.
文化产业是21世纪新兴朝阳产业,是企业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形式、新载体和新动力。开滦作为一个具有134年历史的百年老矿,积淀了典型、稀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代表性工业遗存,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争件和空间。  相似文献   

15.
名人故里旅游品牌冲突与对策——以李白故里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人故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品牌,具有丰富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围绕名人故里旅游品牌的争夺愈演愈烈。文章从旅游品牌的概念和意义出发,以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对李白故里的争夺为例,探讨了这一冲突的原因、影响和解决对策。在江油是李白故里,安陆是李白的重要足迹所在地,二者共享李白故里品牌的基础上,文章指出江油和安陆应围绕"李白文化"加强沟通与合作,依据自身的禀赋资源和客观条件,实行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共同开发"李白故里"这一文化旅游品牌,实现互利双赢。  相似文献   

16.
《李白资料汇编》的问世,为我们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提供了较为全面而珍贵的资料,然而仍有遗珠之憾。对其进行补遗,对于全面了解和研究李白在后世的接受与影响,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补遗,应注重以下几点:注重搜集后世化用杜甫寄赠李白诗句的资料,继续注重搜集与李白有关的文学或文化现象资料,注重搜集别集中诗文题目不含李白词语意象而诗文中却又涉及李白的资料。  相似文献   

17.
巴蜀古代神话传说,是巴蜀先民们最早的口头创作,显示了巴蜀人的文化特征。它们以文化积淀的方式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不仅给诗仙李白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且以它们朴实的道德观、价值观和独特的审美角度,唤起李白无限的暇思,构筑起李白瑰丽的浪漫诗境。  相似文献   

18.
杜甫对李白的叙写主要有三类,正是这三类描写,刻画了全方位的李白形象。在整个唐代,也只有杜甫这般细致描摹出了李白姿态,这最早同时也是最真实的描绘,于后人认识李白,具有非凡之意义。社甫对李白诗歌的推崇,也正是体现了南北文化合流在李白身上的体现,奏出了真正的盛唐之音。可以说,杜甫叙写李白,在树立了李白形象及诗坛地位的同时,也问接确立了李杜的并列地位。  相似文献   

19.
郭文景音乐创作的独特风格不仅是其个人艺术魅力的体现,也是巴蜀地域文化在他的作品中的再现。他在重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巧妙地将现代作曲技法和四川传统音乐相结合,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诠释了深刻的民族情感。在根据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同名诗谱写而成的合唱交响曲《蜀道难》中,郭文景运用中西合璧的创作理念,探索出了一条表现民族文化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20.
名人故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品牌,对地方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江油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和青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拥有李白故居、李白纪念馆等李白文化旅游资源。现阶段,江油的"李白故里"旅游品牌的潜在价值没有被发挥出来,市场体量非常有限,这也是我国名人故里旅游品牌开发面临的普遍困境。名人故里旅游品牌的开发应摒弃经济利益至上的短视行为,回归到名人故里的本质内涵,以本土文化为平台,从休闲旅游和公益旅游的市场定位着手,着力培育当地居民的名人文化特质和地方的名人文化氛围,在此基础上塑造与名人故里相得益彰、互相呼应的地方特色和品牌形象。最终,开发商、当地政府、游客以及当地人都会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