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谢敏强  滕韧 《中学文科》2007,(10):123-123
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有“诗佛”之美誉。在《辋川集》中,王维将他的性格、心境和当时所处的特殊环境,综合地反映于20首五言绝句之中,赋予了这20首绝句强大的生命力。也体现出王维诗歌中处理情景关系的独特方式和方法,表达出典隋感经历的不同阶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从王维的山水诗入手,深入阐述了王维诗在空明寂静的意境中流露出的清净虚空的心境,在优美的自然风光中体现的情致理趣与超乎物外的情感流露,从而达到宗教体验与审美体验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3.
诗禅合一--试论王维诗歌的静境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有佛教的禅趣,诗人特别爱描写那清寂空灵的山水田园,刻画恬静安宁的心境,这同他所信奉的佛教禅宗思想有一定的联系。王维以禅宗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恬静的心境,进而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诗中,构设了一种“诗禅合一”的静境美。  相似文献   

4.
夏目漱石一生写有二百多首汉诗。他的汉诗受到许多中国古代诗人的影响,其中王维是对他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在王维和夏目漱石的诗中,“白云”的意象都很多,本文就试图从“白云”这个意象出发,来探讨夏目漱石对王维的接受。在王维的诗中“白云”是隐居生活的象征,进而也是一种宁静心境的象征,同样在夏目漱石的汉诗中,也有很多“白云”的意象,而且其中很多汉诗的意境与句法都与王维的诗相似,以此来表现一种宁静的心境或者对宁静心境的向往。  相似文献   

5.
道家思想对王维的诗歌创作有较深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营建了适宜的创作心境、促成了两种范型的审美思维以及使他以仙境化的笔法描绘现实中的景象等。其中所说的两种范型的审美思维,即指理想化的审美思维和"以明"的观照方式。  相似文献   

6.
牛效国 《考试周刊》2012,(37):40-40
王维的诗歌,恬淡幽美,走进王维的诗歌,就如同走进了山水田园,感受到的是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泥土、清香的花味和繁忙而并不单调的生活,还有恬淡、闲适的心境。有情有义、有理想还有一种满足感。  相似文献   

7.
《辋川集》是王维山水诗的代表之一,它所展现的,除了明显的禅宗思想、部分佛禅化的道家精神及其艺术趣尚外,儒家理义也犹如暗涌隐现其中。推而言之,王维对“三教”精神的兼容并蓄,促使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在其笔下获得了总结和提升;体现了盛唐诗人理想的精神面貌;也成就了王维“天下宗”的盛名。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王维诗歌在颜色运用方面的特点进行了总结:以青、白二色为主,形成其诗歌画面的主色调,然亦不废他色,从而使其诗歌画卷丰富多彩.通过运用色彩,折射出王维心境,宁静淡泊之中有欢快喜悦.本文结合其诗歌,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维的山水诗,不仅做到形神兼备,而且在审美情趣上也打上了禅宗的烙印,显现出冲淡的意绪、空寂的意境、无我的境界和活泼泼的生命精神。而王维的精妙之处在于他能以心境来净化环境,他笔下的山水是经过禅心净化和观照的本真自在。  相似文献   

10.
王维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受禅宗思想的影响,王维对自然景物和人生保持着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并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山水田园诗的创造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园诗,描写的对象,始终是能够表现他内心平静以及能够给他内心带来平静的事物.在意境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善于描写闲适无我的境界,善于营造空寂清妙的氛围,表现了他对空寂清妙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1.
王维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受禅宗思想的影响,王维对自然景物和人生保持着一种任运自在的恬淡心境,并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山水田园诗的创造中,因而他的山水田园诗,描写的对象,始终是能够表现他内心平静以及能够给他内心带来平静的事物。在意境上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色,善于描写闲适无我的境界,善于营造空寂清妙的氛围,表现了他对空寂清妙之美的追求。  相似文献   

12.
王维在诗歌创作中不但对自然景物的色彩本身进行细致的描摹,而且完成对包括色彩在内的绘画艺术资源的整合,使诗歌成为绘画的升华。王维诗歌中的色彩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传达出诗人的审美感受,情感体验,渲染出特定的情感氛围。这源于王维广泛的艺术才能、深厚的艺术修养、平和的心境、细腻敏锐的直觉感受。同时,王维一生大部分时间亦仕亦隐,在自然山水、乡村田园中寻求心灵自由,弥补人生自由的缺失,实现对现实人生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王维山水田园诗最为突出的特色,可以说达到了"诗情"与"画意"高度统一的境界。诗人王维对自然有着独特的感受,在他的笔下,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充满了灵性,意境优美,画面和谐,色彩鲜明,语言精确,总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感叹自然界的美好,自然生命的永恒,也会不自觉地领悟诗人那恬淡的心境,可以说,他的每一首田园诗都是一幅让人心旷神怡的优美画面,更加让我们震撼的是,王维的诗中很少看到人的直接活动,却又处处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影子和灵魂,他的诗寂静空灵,意境淡远,诗人与物融合在一起,原来,诗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可以说,诗人王维的山水田园诗真正体现了"物我合一"的"无我"境界。  相似文献   

14.
通过诗人独特的心境改造,自然界中的云在王维山水诗中成为诗人禅思饰理籍以外化的一种对象物,它显示出了诗人那种空灵澹泊,任运无心的禅悟意蕴。  相似文献   

15.
孟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人又称“孟襄阳”,为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凡论唐人山水诗,王维与孟浩然并称。但二人的心境与情调却有所不同。王维少年得志,一生出仕入仕,几经周折,于世情之变体味颇深,此情发之于诗,则往往意趣清远,无迹可寻。孟浩然则不然,中年始动功名之念,入京失意,浪隐襄阳,诗中显示寂寞忧愁的心境,于清旷冲淡的诗风中折射出出世与入世的矛盾。  相似文献   

16.
将王维的适意诗分为体现其自适情怀的自适诗与表现其忘适境界的忘适诗两大类。指出王维的自适诗表现了诗人的山水田园之乐,其忘适诗体现了物我交融、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认为王维的适意诗不仅印证了中国古代休闲理念中的和谐观,而且对当代休闲生活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维作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的教育、官场的失意以及情感的失落,使他的一生都与佛教,尤其是其重要流派禅宗关系甚密。王维诗风清新自然,有一种空明之趣与空静之美,而他在诗歌中所表现出的心境与诗境,由于受到禅宗思想的浸染,具有深厚的禅宗底蕴,从而呈现出与他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使至塞上》是诗人王维奉命慰问边疆将士途中经今宁夏所作的纪行诗。对诗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赏析和解读层出不穷。以师生对话的形式讲解监察御史王维当年"使至塞上"的心境,感受诗中传达的情境,以及作者的孤独、寂寞、悲伤在大漠雄浑景色中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与豁达坦然。  相似文献   

19.
[赏析] 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诗人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也最能代表他晚年的心境——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  相似文献   

20.
王维的田园诗有不少描绘乡土的笔墨,建构了一个独特的乡土世界。为进一步理解王维一生的心态,感受田园诗独特的文学魅力,本文对其田园诗乡土想象的主要内容、成因、基本特质及审美意蕴进行了探讨。总的来看,王维田园诗的乡土想象涉及乡土环境、乡土人物等诸方面图景,色彩鲜明,内涵丰富,体现了王维诗歌宁静空明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